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Image courtesy of photophoto.cn

      圖片: photophoto.cn

      • 今年12月7日是24節氣中的「大雪」節氣,大雪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此時,天氣逐轉為寒冷,體感溫度明顯下降,這時,養生的重點就是「避免風寒邪氣的侵入,且需多保暖! 大雪養生必知2要點,留意頭足保暖、增加喝水量防 心血管疾病 「不傷陽氣」: 順應「冬藏」的原則,早睡晚起,早睡可以養人體的陽氣,很多人習慣早晨出去運動,但在這個時節,建議日出後再外出行動,甚至可以適當的曬太陽,讓精氣內聚以潤五臟,增強身體的免疫力。 對於高血壓、動脈硬化、過敏性鼻炎等疾病患者來說,要更加注意防寒保暖,記得戴上口罩、帽子及圍巾, ...
  1. 2021年12月6日 · 關於「大雪開運養生及禁忌,楊登嵙提醒以下5重點: 1.飲食注意:多喝水「吃黑」養好腎. 楊登嵙提到,孫真人《修養法》曰:「是月腎臟正旺,心肺衰微,宜增苦味,絕咸,補理肺胃,閉關靜攝,以迎初陽,使其長養,以全吾生。 」可以多食帶苦味的食物,如豬肝、雞肝、鴨肝、萵筍、芹菜、桔梗、西洋菜、牛蒡、枸杞、白果等。 另可適當吃些溫熱食物,以祛寒補氣血,如牛肉、花生、核桃、大棗、桂圓肉、羊乳等。 冬季室內氣候乾燥,應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生冷食物要少吃。 《陰陽應象大論》說冬天「在藏為腎,在色為黑」,冬天養腎正是時候,以黑色食物養腎,符合陰陽五行養生論。 比如黑豆、黑刺參、何首烏、黑芝麻、香菇等,都是不錯的養生食物。 看更多: 補冬先補腎!

  2. 2023年12月7日 · 大雪如何養生防病?宜早睡晚起? 如何避免在大雪時生病?註冊中醫師應雨靜指出,根據中醫養生的重點,大雪時節要注意「不傷陽氣、不損陰津」。她提出生活上的3大養生建議,以減低生病的機會。

  3. 2023年12月7日 · 大雪如何養生防病?宜早睡晚起?如何避免在大雪時生病?註冊中醫師應雨靜指出,根據中醫養生的重點,大雪時節要注意「不傷陽氣、不損陰津」。她提出生活上的3大養生建議,以減低生病的機會。大雪不傷陽氣、不損陰津3大養生習慣: 1.早睡晚起:

  4. 2022年12月6日 · 今年12/7是24節氣中,冬季的第三個節氣「大雪」,天氣會逐漸轉為寒冷,體感溫度明顯下降。 這時要養生,應避免風寒邪氣的侵入,且需多保暖。 睿鳴堂中醫診所中醫師康涵

  5. 2022年12月7日 · 何醫師介紹大家一款大雪期間適合的養生浸泡,可以用來泡腳都可以。 生薑艾葉泡腳 材料:生薑4-5片 艾葉10g 功效:溫陽散寒 時間:20分鐘 功效: 艾葉及生薑可以幫助溫陽散寒,對於感受風寒或陽虛人士引起的感冒,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6. 2021年12月10日 · 來到大雪這個節氣,中醫建議適量滋養,切忌亂補,宜用性味溫潤的補品為佳,以助陽氣生發。 「建議選擇生薑、洋葱、山藥、桂圓等性溫的食物,虛寒體質則可以熱補湯藥調身。 俗語謂:『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冬季的進補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畏寒的現象亦會得到改善,有助體內陽氣的生化。 易上火人士勿進補. 陳醫師提醒,若果平時就是陰虛、濕熱、痰濕體質,稍微進補就生內火的人,就不太適合再進補。 即進補後容易口舌乾燥、潰瘍、面部生痘等,就不建議再多進補。 大雪和小雪最大的不同在於大雪後溫度更低,因此讓身體溫熱的辛香料與燉湯更適合在此時進補。 此外,進入冬季後亦應遠離冰涼食品和寒性食材等。 外出做好保暖外,在家亦可以熱水浸泡雙腳。 (圖片:iStock)

  7. 2023年12月5日 · 大雪時醃製臘肉迎接過年,是長久以來的習俗,大雪時節除了可以多吃黑色食物外,還有哪些養生之道與禁忌? 如何保養以預防冬季造成的身體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