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5年6月20日 · 1、先從蔬菜開始吃. 首先攝取能夠幫助抑制血糖值急遽上升的蔬菜(包含菇類、海藻類)吧。 攝取量為2個拳頭,不然至少也需吃完1個拳頭的量。 ★積極地攝取大量蔬菜吧。 但是薯類(不包含蒟蒻)、水果等食物因含有較多的醣類,故於最後食用。 2、再接著吃 蛋白質 主菜. 吃完蔬菜之後,就要來享用肉類、海鮮類、 大豆類、大豆類加工製品、蛋類或是乳製品 等主菜囉。...

  3. 其實吃飯順序並沒有一個絕對且正確的答案依據每個人身體狀況的不同每個人適合的飲食方法就不一樣。 例如 水腫 情形非常嚴重的人,若總遵循「先喝湯再吃菜」,很可能因多數湯品的高含 鈉 量,加劇身體水腫情形,長期下來可能因體內的鈉過高,引起 ...

  4. 2023年11月20日 · 什麼是正確的進食順序首先是纖維其次是蛋白質和脂肪最後才是澱粉和糖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這種進食順序的效果足以媲美糖尿病藥物。 2016 年的一項驚人研究更加證實了這項結果兩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接受了為期八週的標準化飲食一組被要求按照正確的順序進食另一組則是隨心所欲吃東西。...

  5. 2023年11月17日 · 鄧雯心說正確的吃飯順序應該是」。 水可以讓你有飽足感提升代謝且確保喝水量是足夠肉則不單純指肉類是指所有的蛋白質包含蛋海鮮等等皆是接著是蔬菜類以及飯泛指所有的澱粉類含醣食物)。...

  6. 2023年5月2日 · 用餐順序這樣吃. 控制好每餐飯量,「進食順序也很重要建議順序湯→菜→肉澱粉 : ‧STEP1 餐前喝湯. 餐前喝湯的湯品以清淡湯為主,避免濃勾芡湯。 因為勾芡中含有大量澱粉,熱量密度高、易囤積,多吃無益。 ‧STEP2 再來吃菜. 建議每餐至少吃一碗菜(菜量比飯量多),因為蔬果豐富的膳食纖維跟植化素、營養素可以增加飽足感、幫助消化也墊個胃。...

  7. 2019年9月11日 · 2019-09-11. .文 / 林慧淳.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但是研究發現飲食順序是控制血糖的關鍵建議先吃蔬菜和蛋白質食物最後吃碳水化合物等主食就算吃一樣的東西也能更有飽足感。 關鍵在於血糖穩定。 因為空腹的時候吃飯、麵等精緻澱粉,血糖會快速升高,多餘的血糖就容易轉成脂肪堆積在體內,讓人發胖,而且身體會大量分泌胰島素,讓血糖急速下降,這一升一降的幅度太大,還可能加速血管硬化。 既然吃飯的順序已經往後挪了,那麼,該先吃青菜、還是先吃魚肉呢? 有些倡導生酮或低醣的人,擔心蔬菜屬於碳水化合物,因此不敢多吃。

  8. 2022年11月24日 · 康乃爾大學臨床醫學教授針對體重過重的第 2 型糖友進行飲食順序調整的研究比較先吃澱粉再吃蔬菜和蛋白質以及先吃蔬菜和蛋白質再吃澱粉兩種順序結果發現先吃蔬菜和蛋白質時血糖上升的幅度較平緩胰島素分泌較穩定不僅可以減少脂肪合成外餐後血糖也更加穩定。 此外,另一項研究也發現,在吃碳水化合物之前先吃蛋白質和脂肪,會促進腸泌素 GLP-1 的分泌。 腸泌素會刺激胰島素分泌以及抑制升糖素,並且延長胃消化時間,所以有助於降低餐後血糖;而在吃碳水化合物前先吃蔬菜,膳食纖維會增加食物團的黏稠度、延長消化時間,也有助於餐後血糖的穩定。 從這兩個研究中可以看出,「先吃蔬菜和蛋白質,最後吃碳水化合物」的順序,最能改善餐後血糖的波動,不管是不是糖友,都可以透過調整進食順序幫助血糖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