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6日 · 為推動市民回收,政府再出招,據了解環保署在香港至少兩個試點,開設「回收便利點」,全天候接收紙、罐、膠等8類可回收物,以簡約型格裝修招徠。 其中一個試點,在天后電氣道面積約1,000呎地舖,數日前開業,由政府付租,環保署稱月租上限達13萬元。 倘現時廢膠每公斤回收價約1元,意味每月要接收650萬個飲品膠樽,才夠交租。 「綠在天后」舖頭招牌僅一個綠色數字「6」,舖面外型似電訊商店。 店面設計簡約,入面僅擺放約10個回收桶、詢問櫃位及座椅;舖內又利用一大塊落地玻璃,分間小型工作室,內附圓枱、小櫈,由非牟利機構「121C回收社」營運。 由於舖位距離港鐵天后站出口,僅1分鐘路程,屬鬧市地段,環保署稱舖位面積約1,000呎,月租上限13萬元。

  2. 2024年5月6日 · 立法會議員江玉歡今日(6日)在社交平台表示,留意到皇后山街市至少有近三分一商鋪空置,亦有多個檔主向她反映檔位租金昂貴、收入不足以支付租金,將去.

  3. 2024年4月9日 · 市民消費模式改變,民建聯新界北立法會議員劉國勳指,北區及元朗一帶居民北上消費較之前便捷,令街市、食肆及小店經營困難。 以皇后山街市為例,現時60多個鋪位有近三分之一空置,有酒樓及商店代表透露,復活節假期.

  4. 2024年1月15日 · 社會上有不少人都需要依賴不同的醫療儀器,以幫助監察健康狀況、便利生活,例如糖尿病患者較多使用血糖計、聽障人士要使用助聽器、睡眠窒息症患者會使用呼吸機等。 消費者委員會(消委會)今日(15日)表示接獲不少有關醫療儀器的求助個案,當中涉及過期產品、保養服務及有關健康風險儀器組件的更換安排等不同範疇,金額由數十至數萬元不等。 最新影片: Sick問識答|哮喘發作難以呼吸 醫生拆解2大因素+3大症狀. 消委會發表報告,公開2023年有關市面上不同商品類型或服務的投訴數字,當中有關「醫療儀器」的投訴數字錄得74宗,相較於2021年的327宗及2022年的117宗,有明顯下降趨勢。 消委會同時分享3宗有關醫療儀器問題的求助個案: 個案一:商戶出售舊版及過期血糖機.

  5. 2023年12月28日 · 一段來自內地 抖音 女博主的訪問短片,受訪者為一名29歲的男子,現任職地盤工的他,透露自己日薪3,000元,與28歲擁大學學歷的妻子、兩名兒子同住月租$12,000,300呎2房1廳單位。 家中分隔簡單,主人房有一張雙人床供夫婦二人,另一間房有碌架床,長子則睡下格床,上格床留給偶爾來過夜的外母。 廚房後方就是洗手間,只能容納一人大小,他形容洗澡時要站近拉上浴簾馬桶旁邊沖花灑,感嘆:「香港地方寸土寸金,都是這麼小的了」。 一家4口每月開支4萬元. 作為家庭經濟支柱的新移民爸爸,婚後妻子負責在家中照顧2名兒子和打理家務。 他獨力負擔一家4口的開支,他透露每月開支大約需要4萬元,包括房租1.2萬元、日常膳食費1萬元,2名小孩每月各要花1萬元,再扣除平日上班支出和購買日常用品的開支等。

  6. 2021年7月11日 · 極度瀕危物種小葵花鳳頭鸚鵡現時全球總數量少於2,500隻,港大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研究部與鑑識保育實驗室研究人員近日應用一種穩定同位素標記技術,藉以分辦雀鳥是透過合法圈養繁殖方法還是非法從野外捕獲所得,更可區分市面上出售的小葵花鳳頭鸚鵡的合法性。 小葵花鳳頭鸚鵡來自印尼/東帝汶,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資料顯示,現時全球總數量少於2,500隻。 現時香港約有150至200隻野生小葵花鳳頭鸚鵡,佔全球一成。 它在2005年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全球現時禁止誘捕和進行野生小葵花鳳頭鸚鵡出入口貿易,但部分透過圈養繁殖取得品種依然可作合法交易。 惟單憑肉眼極難區分牠們是野生捕獲還是圈養繁殖,意味着不法商人有可能將非法捕獲的借合法圈養之名在寵物市場上出售。

  7. 2020年8月5日 · 盧冠廷跟太太居於西貢斬竹灣的三層邨屋,面積約2,100呎,於89年購入自住至今。 由於他患有化學敏感症,同時向來重視環保,因此就精心為家居設計成一所環保大屋。 大廳企滿十多人都不覺迫。 (影片截圖) 多年前他曾受訪已公開家中內貌,熱愛環保的盧冠廷,家有自製有機肥料筒,日常把剩菜倒入,每日搞動滾筒,隔兩月就有肥田料可作耕種。 三層大屋,地下為起居客廳。 (影片截圖) 患化學敏感症後專注環保. 另外,盧冠廷又用過瀘器來隔淨食水的氯及氟成份,以保身體健康。 同時他只穿不含農藥成份的有機綿衣服,家中睡房更曾有防幅射蚊帳,來隔開手提電話的幅射。 盧冠廷過去受訪曾展示過家中的太陽能發電板。 (影片截圖) 盧冠廷除在外國搜羅環保產品,2000年並開辦一間環保產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