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6日 · 民政事務總署昨表示留意到有人在網上平台出售聲稱屬於該署系統內取得的市民資料,澄清沒有資料外泄,並已報警。 本報抽樣致電樣本名單上的事主,至少兩人確認資料正確。 有網絡保安專家認為民政總署應仔細調查,包括了解員工或供應商有否處理不當導致資料外泄。 萬項資料售7800元 虛幣交易. 有關暗網帖文於香港時間前日早上10時50分在黑客論壇網頁「BreachForums」發出,帳戶「mrwan」上載聲稱與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總署及邊境管制有關的香港居民外泄資料,並公開各100項樣本資料,「民政總署」名單包括電話、姓名、身分證號碼及住址,「邊境管制」名單則包括姓名、電話、電郵、回鄉證號碼等,相關內容只限持有論壇帳戶者登入後瀏覽。

    • 7月氣促昏迷 送廣華急救
    • 職員稱「無事嘅」
    • 家屬質疑行政混亂
    • 院方:依《安老院例》跟進
    • 子斥社署監管不力

    其子廖先生向本報表示,院舍原本環境及服務不錯,但近一兩年院舍更換管理層後開始變差,即使有好員工,每幾個月又換人。陳婆婆本身有高血壓、心房顫動及糖尿病等,但廖指其血糖處於邊緣水平,沒獲處方糖尿藥。今年7月26日凌晨5時許,他接獲院舍來電稱其母「唔醒」,院舍當時為陳婆婆供氧,並加大供氧量逾倍,她的不適仍未能紓緩,持續氣促、心跳及血糖低,最終被送往廣華醫院急救。昏迷期間,她心跳一度僅每分鐘30次,並持續抽筋,每次維持30至60秒。 廖引述廣華醫院醫生稱,一度懷疑兩度中風的母親再次中風,但腦掃描影像與早前沒明顯分別,驗尿發現其體內含未獲處方的糖尿藥,推斷其病情與服錯藥有關。廣華發言人證實,該病人體內含抗糖尿病藥,而據醫院紀錄,未曾為她處方該藥,病人處於輕度昏迷。

    廖先生說,除了看牙醫及因感冒看私家醫生各一次,母親在疫情下沒離開過院舍,私家醫生沒處方糖尿藥,家屬亦沒自行買藥。他質疑院舍職員派錯藥導致母親不省人事,但無法得知錯誤持續多久。他說去年中曾親手接過職員派發的藥杯,至母親服藥後才發現藥杯標籤的名字不符,職員事後稱「無嘢嘅,放心啦!我睇過啲嘢,無事嘅!」

    陳婆婆去年5月第二度中風後需坐輪椅,情况轉差,家屬在其單人房內安裝遙距攝錄機,以便照顧,結果攝獲鼠蹤。廖說,家屬去年4月已在房發現鼠糞、膠袋被咬穿等,即使家屬為陳婆婆換家具及清潔,至今年8月仍攝獲鼠蹤(詳見A2)。廖又質疑院舍行政混亂,於今年6月初獲通知該院遺失包括陳婆婆在內的院友身分證。 社署發言人證實,調查後已就派錯藥向院舍發警告信;牌照處去年9月知悉鼠患問題,其後多次突擊巡查,至今未徹底解決,但已見改善。另社署證實院舍6月報告遺失一批身分證。據本報了解,事件涉及約50名長者的身分證。

    松山府邸一度稱上述指控與院舍做法不相符,本報展示廣華醫院的回應及老鼠照片後,該院於上周五(18日)透過電郵回覆稱,就藥物事故,院舍任何事宜都依照社署《安老院條例》所訂實務守則的指引處理及跟進;至於鼠患問題,院舍指一直高度關注並着手處理,過去多月與政府部門及專業公司緊密合作。院舍並沒回應遺失身分證一事。

    廖先生近日探望母親,發現其手腳水腫嚴重,更因長期臥牀出現「手掌般大」的壓瘡,要動手術切除。他引述醫生指母親陷入「昏睡狀態」,令他心如刀割:「老人院做得不好就是虐待老人家,但這種虐待是很多人都看不到……(院舍)行政責任原來這麼兒戲,(追究)法律責任又要傾家蕩產。」他批評政府興建「大白象」工程,但高官看不到「眼前人」的苦况,社署監管制度亦看不到院舍實况。 廖說將申請法援並向院舍索償,「如我媽媽不好彩真的離世,(社會)才有迴響,是否要像幾年前(劍橋護老院)般,政府才醒覺、才釘牌?難道真的要發生到這麼悲慘嗎?」他期望透過母親的遭遇為社會爭取公義,「不求什麼結果,但我相信大眾念念不忘,終有迴響的一天」。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

  2. 2024年5月17日 · 陳凱港今(17日)在區域法院被判入獄6年半,同案商人囚5年。 被告為陳凱港(50歲)及前總督察、報稱商人汪浩毅(49歲),同被控於2019年5月至12月隱瞞陳凱港為警司並作虛假陳述,使東亞銀行有限公司及華僑永亨信用財務有限公司分別批出2146萬及480萬元貸款。 暫委法官王證瑜引述辯方求情和被告背景報告指陳凱港關心青年事務,有份創辦少年警訊領袖團先導計劃,計劃現時成為常規項目。 被告2011年起患抑鬱症,其後與妻子離婚,加上因本案承受巨大壓力,一度出現幻聽和有自殺念頭。 他2019年社會活動期間為警方待遇發聲,其家人因而遭排斥和「起底」。 被告被定罪後很大機會被銀行「收樓」和被解僱,失去近30年長俸和退休金。

  3. 2021年4月23日 · 「地球科學廳」分為四大主題展區,包括「我們的家」、「地球內部的力量」、「地球外圍的力量」,以及「蔚為奇觀的香港地質」。 香港科學館. 地址:九龍尖沙嘴東部科學館道二號. 入場費:常設展覽廳參觀者不另收費. 查詢電話:2732 3232. 科學館網址: hk.science.museum. 更多好去處: 80萬粒LEGO砌出東非大草原 3.5米高長頸鹿全場矚目【短片】 荃灣海濱長廊變身「癲噹村」任打卡 無欄杆海堤「零距離」賞海景【多圖】 香港樂高探索中心@K11 Musea. 合味道紀念館@中港城. 熱門HOTPICK:link.mingpao.com/67005.htm. 相關字詞﹕ 香港科學館 地球科學廳 熱門HOTPICK 颱風 編輯推介. 上 / 下一篇新聞.

  4. 2023年11月28日 · 警方又呼籲市民安裝具有容貌識別功能的智能閉路電視系統,將即時可疑活動影像迅速傳達予戶主。 而保安員於入黑時份亦需加強巡邏該類單位及屋苑附近山坡位置,以防賊人潛入犯案。 相關字詞﹕ 爆竊 編輯推介. 上 / 下一篇新聞.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將軍澳警區野外巡邏隊昨(27日)在碧水新村和竹角一帶展開打擊鄉郊爆竊行動,其間在山坡叢林中,一處非郊遊人士使用的山坡中,發現多條以絲帶作為標記的痕跡,相信有關絲帶為匪徒留下的標記路線,以便他們從山坡進入附近的屋苑爆竊,警員即時移除有關絲帶。

  5. 2023年2月23日 · 【明報專訊】今屆政府銳意「搶人才」,《財政預算案》重新推出來港投資移民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規定申請人在本港市場投放一定資產,但不包括買樓。 申請人通過審批後可來港居住和發展,詳情將於稍後公布。 財政司長陳茂波昨晚出席電視台聯播論壇時表示,申請資格將依循舊計劃,投資門檻則會較舊計劃1000萬元「大大加高」。 不過有學者及移民顧問憂慮,門檻太高將影響計劃吸引力。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6. 2024年3月11日 · 上周三當港府公布23條諮詢總結時,彭博社早上發布兩條新聞標題,指港府將會禁用Telegram、Signal兩個社交平台,立即引起政界熱烈討論。 律政司長林定國立即澄清政府絕沒此意。 馬時亨上周四接受訪問時說:「昨天(上周三)發生的事正反映開放的互聯網、資訊流通真的很重要。 」他相信政府亦完全明白。 稱海外法官可穩營商信心. 另外,文章亦談到海外法官對香港重要,馬認為「做生意的人對普通法制度一向很支持,所以法制對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商業中心是非常重要」。 他指出,幾年前兩名終審法院外籍非常任法官辭職,看來都是政治原因,但仍有10名海外法官出任非常任法官,「如果說他們所有人都辭職,我就會有些擔心,但我看不到這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