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一般事務所和住宅有什麼區別? 相關

    廣告
  2. 上個月有 超過 100 萬 名用戶曾瀏覽 agoda.com

    台北市酒店特惠,即上Agoda訂房。 我們全天候為你提供協助,出走都唔會注定一人!

    • 香港

      超值酒店,神秘優惠

      先訂後付,節省更多!

    • 折扣優惠

      計劃緊下次旅程?

      我們為你提供最抵優惠!

搜尋結果

  1. 2020年9月20日 · 香港公屋及居屋,英國也類似的公營房屋,並分多個類型,當中最常見就是Council House。 能在私人市場見到的都俗稱Ex-council House,都一定年期,但價錢會低於市價,如非當地人便很易誤以為是「筍盤」;由於Council House環境複雜,安全風險較高,日後出售房子也難好價,故投資者必須緊慎。 (六)鄉村屋(Cottage) 英國的鄉村屋Cottage,可小至只有兩三房間,也可大至擁有幾十間大房,並大都位處鄉郊,是鄰近森林、農場、湖泊、海濱等自然景觀的老房子,通常都歷史悠久。 這類Cottage除可自住,很多亦會改建成家庭旅館,在旅遊旺季時可當「B&B」出租。 但要留意是老房子維修費不便宜,如是政府保護建築,更不能隨意改動,當中利弊要考慮清楚。

  2. 2024年5月2日 · 本港公屋輪候時間長有團體發表香港房屋趨勢導航報告指預測未來5年私人住宅和公營房屋的年均落成量分別將達到19,100伙及35,000伙超過長遠房屋策略目標報告預計公屋綜合輪候時間將持續回落至4.5年惟若反覆出現落成延誤情況只能輕微下降至5.2年團體預計未來5年私人和公營房屋的落成量較過去5年分別上升14%和1.3倍公屋輪候時間亦持續回落有望由目前的5.8年下降至2026至2027年度的4.5年達成政府定下的目標。 不過,認為各界仍不能鬆懈,因假如過去反覆出現的落成延誤情況再度發生,公屋綜合輪候時間則只會輕微下降至5.2年。

  3. 2021年8月29日 · 市區重建局近年在九龍城開展多個重建項目,承諾給予相關業主「7年樓齡賠償」,以及3個月免租交吉期。. 由受影響居民及商戶組成的九龍城重建關注組,早前訪問44名受啟德道/沙浦道發展計劃影響的業主,發現逾40%受訪者新單位的樓齡超過31年,居住面積亦大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4年5月14日 · 17:40更新 17:08建立. Tweet. 香港住宅租賃市場出現轉型第一太平戴維斯最新發表的2024年5月香港住宅租賃市場報告指出預計本港今年的豪宅租戶結構將持續由外籍租戶轉為內地租戶同時外籍人士亦從美國及歐洲轉移至亞洲該報告顯示由於外籍人士回流速度緩慢及多家投資銀行裁員2024年第一季的豪宅租賃市場表現低迷進一步打擊市場情緒。 報告又指,在尋找香港新居所的外籍人士中,主要來自東南亞地區,預算大約在4萬至8萬港元之間。 而本地租戶和內地租戶在第一季較為活躍。 現有的本地租戶主要尋求住處轉租或降低租住條件以節省開支,惟目前並未有新的本地租戶需求。 另一方面,新來港的內地租戶,租金預算大約在4萬至5萬元之間,並鍾情於設有家具且位置便利、鄰近港鐵車站的新樓盤。

  6. 2024年4月27日 · 何永賢今日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今個星期已分別到長青邨及業旺邨視察當中長青邨共有逾1,400個住宅單位這些公屋單位由5月起便可以開始入伙比整個項目的預期完工日期早了9個月而業旺邨其中一座亦達成提前上樓」,最終也提早了5個月落成近700個單位。 何永賢又提到,比起劏房,搬到公屋後每月租金可以節省約3,000港元,提早落成的2,147個單位,粗略計算可以讓受惠市民合共節省4,900多萬港元租金,她希望這些資源能放回基層市民的口袋,讓他們投放在子女教育上,或用於醫療用途改善自己的健康。 2022年政府在《施政報告》提出落實「公屋提前上樓計劃」,以分階段建屋方式,加快落成部分公屋單位,於2023/24年開始的5年,有約1.2萬個單位可讓市民提早約3至18個月上樓。

  7. 2024年5月22日 ·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今日 (22日)書面回覆質詢表示,租戶由簽訂轉讓契據至交回公屋單位平均需時約70天,以及平均每年約1,360戶申請延期交回公屋單位。 梁文廣另關注房委會的翻新空置公屋單位成效指標。 何永賢表示,過去3年,翻新空置單位平均所需時間為45日,非常接近目標的44天,當中單位曾經最快在19天內完成翻新,但亦約1%單位超過100天才完成,其中最長時間的一宗個案為197天。 何解釋,房屋署已檢視個別需要較長時間完成翻新情況,發現在2023年公屋居民因購置資助房屋而騰出其公屋單位的個案較往年同期大幅增加,個別區域更錄得雙倍增長,由於空置單位數量在短時間內急劇增加,令個別區域翻新工程的工作量超出了該區域承建商的短期能力。

  8. 2021年6月7日 · 香港時間. 2021年06月07日 (一) 12:31. Tweet. 信諾集團調查結果顯示,去年10至12月期間,香港整體健康指標由56.8跌至56.7,低於全球平均水平的60.9,於11個受訪地區中排名較低,其中經濟財務問題仍為港人最大壓力來源。 是次調查為信諾「360°健康指數」年度調查的一部份,旨在了解連同香港在內共11個信諾環球市場地區,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健康所受到的影響。 雖然港人的「經濟」健康指數維持平穩,但僅15%受訪者表示信心維持目前的生活水平;12%香港受訪者表示足夠經濟能力應付自己或家人的醫療需要;11%受訪者表示足夠儲備作退休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