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8月14日 · 单纯性低压升高的人,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 多数为体重超标的人 ,而且常常伴有血脂、血糖和血尿酸的异常。 其次与饮酒、熬夜、不健康的饮食、精神压力过大以及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有关 。 二、低压总降不下来要怎么办. 不少患者跟华子说,控制高压比较容易,但是低压太难降了。 尝试了多种降压药,低压总是“雷打不动”。 造成低压升高的原因是外周小动脉阻力增加, 而导致这一结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所以而解除外周小动脉的阻力,就需要多种方式“协同作战”。 1、减肥 :造成外周血管阻力增加的原因中,最常见的就是肥胖。 身体多余的脂肪会压迫小动脉,造成血流的阻力增加。 对于肥胖型的血压患者,减肥是最根本的治疗手 段。 体重每减轻5公斤,最多可以使低压降低3~4mmHg。

  2. 2020年10月26日 · 1、生活方式的改善 :如果低压升高的人,有上面原因中的第1条或是第2条,那么改善生活方式就可以使低压降低。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运动量 ,运动时小动脉为肌肉供血,会自然扩张,使外周阻力降低,低压下降。 而且运动可以增加人体内啡肽的生成,让人感到愉悦,可以缓解精神紧张,还有助于控制体重,减少外周小动脉阻力。 此外要规律作息,别熬夜,不要过量饮酒,也不要饮用过浓的咖啡和茶,饮食上要限盐,每天3~6克。 2、使用降压药物 :如果坚持3个月的健康生活方式,血压仍然控制不佳,或是原发性的血压,那么就需要尽早进行药物治疗,避免血压继续进展。 对于心率过快的低压升高,可以考虑使用“洛尔”类的降压药,减少交感神经兴奋,降低心率。

  3. 2018年12月28日 · 说得简单点就是在高血压病的早期中青年人交感神经处于过度激活状态这时就容易心跳加快周围血管收缩阻力),脾气急躁情绪不稳定血压及心率波动较大表现为工作紧张时出现明显的心动过速血压升高休息时即降到正常此外舒张期升高的患者往往表现为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男腰围大于90cm女性腰围大于80cm),多合并血脂血糖和尿酸等代谢指标升高。 总之,舒张压升高与吸烟、饮酒、熬夜、不健康的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肥胖、工作压力大以及交感神经兴奋有关。 单纯舒张期高血压需要治疗吗?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从65~75岁老年人高血压发病增长率仅15~18%,而从35~45岁的中青年人群中高血压发病增长率为62~74%。

  4. 2019年9月8日 · 华子告诉这个患者,如果他的血压是突然发觉升高;或是近期血压有剧烈的波动;或是服用了降压药物但效果不明显,就可能是其他疾病所导致的继发性的血压。 肾脏疾病,是引起血压升高的最常见原因。 比如说肾实质的病变以及肾血管的病变,都会导致肾素和血管紧张素大量生成,引起血压升高。 还有原发生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疾病也会导致血压升高。 这就需要逐步的排查,并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三、降压用药是个细致活. 无论是原发性的血压还是继发性的血压,都需要进行降压,而降压离不开降压药物。 从实际效果来看,单药降压的平均效果,只能降低高压10~15mmHg左右,低压能降低5~7mmHg左右。 所以大多数的血压患者,都需要两种或是三种的降压药才能把血压控制到正常范围 。

  5. 2018年3月1日 · 判断一个人血压是否正常,要通过这两个数值来界定。. 血压正常时,收缩压应处于90mmHg-40mmHg之间,舒张压处于60mmHg-90mmHg之间。. 但有些血压患者在测血压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高压过高,低压正常;或者高压正常,低压过高。. 这对血压患者又有 ...

  6. 2019年2月19日 · 1、高压: 我们平时所说的高压又称为收缩压,指的是心脏收缩泵血的时候,血液对动脉血管的最大压力。 人体动脉血管在弹性正常时可以正常扩张,心脏可以轻松将血液泵出,血压正常。 但由于年龄、遗传、饮食、肥胖等因素,动脉血管弹性会降低。 这时心脏为了可以正常泵出血液,就需要加大收缩力,这时收缩压就会上升了。 过高的血压会损伤血管内膜,导致血液中的脂质进入内膜中形成粥样硬化,而硬化的血管会进一步加重血压的升高。 所以说动脉硬化与血压互为因果,不加控制会形成恶性循环。 就会累及心、脑、肾、眼、血管等诸多器官发生问题。 2、低压: 我们平时说的低压又称为舒张压,指的是心脏在舒张期的时候,动脉血管对血液的最低压力。 在心脏收缩的时候,依靠心脏收缩的压力推动血液流动,大动脉扩张容纳血液。

  7. 2020年10月8日 · 其实用高压减去低压,所得到的 脉压差,更能代表高血压危险性的大小 。 正常人血压的脉压差在30~40mmHg之间,最低不低于20mmHg,最高不超过60mmHg。 如果脉压差小于20mmHg,意味着外周阻力很大,重要器官供血不足。 当脉压差大于60mmHg,则意味着出现了动脉硬化,脉压差越高代表血管越“硬”,也就越危险。 总结一下,无论高压升高或是低压升高,两者的危险程度是相同的,都需要积极进行控制。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