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冷熱水使用,宜注意溫度適當,避免對皮膚造成過度刺激。 鼓勵早期下床活動,促進血液循環,使傷口癒合較快。 飲食需均衡及熱量足夠,足夠的熱量、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可促進傷口癒合。 隨時觀察皮膚有無發紅、水泡等情形;若皮膚已產生水泡或有傷口、滲液及臭味時,請返院求醫。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9月22日 · 最早是由英國學者Whitlock於 2013提出壓瘡預防的組合式照護為SSKIN Bundle其名稱即由照護措施包含Surface減壓設備)、Skin inspection (皮膚檢查))、Keep moving (維持移動)、Incontinence(失禁護理)以及Nutrition(營養)等第一個英文母組合而成,以下就措施內容進行介紹: Surface(減壓設備): 長時間臥床或需久坐於輪椅上的個案,使用氣墊床、脂肪墊、水床或水墊等能使身體受壓骨突出處的壓力再分布,進而達到減壓的效果。 需要提醒的是市售常見的圓形氣圈,因為會造成組織壓力的不平均,不建議用來預防壓瘡。 Skin inspection (皮膚檢查):

  3. 2017年5月25日 · 壓瘡顧名思義就是壓力造成的傷口通常發生在骨頭凸起且長時間受到壓迫的地方進而導致組織血液循環受阻造成組織損傷較常見的傷口位於屁股 (薦骨)的位置而發生原因通常是因為長期臥床不動且較少翻身。 較常發生在年紀大、長期臥床、行動不便、住院或是在養護機構的人。 嚴重的壓瘡甚至可能導致傷口感染、致命的敗血症,不可輕忽。 如何評估壓瘡的傷口? 壓瘡傷口分級: 第一級皮膚表皮變紅 沒有明顯破皮。 第二級表皮缺損 (破皮)或是有水泡,沒有看到黃色的脂肪組織。 第三級皮膚全層缺損,可以看到黃色脂肪組織。 第四級傷口深可見肌肉、骨頭,可能會有焦痂、黑色壞死組織等。 傷口該如何照顧? 1. 盡量避免傷口長時間被壓迫,定時予以翻身協助。 2. 尋求醫師協助,進行清創以清除壞死組織。 3.

  4. 2020年8月26日 · 壓瘡照護前需了解壓瘡容易發生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身體壓力集中區域以下是常見的壓瘡發生部位: 肩膀和肩胛骨: 長期臥床照顧時能發現病患常常在肩膀和肩胛骨處承受持續的壓力尤其是當病患處於仰臥位時因此也增加了壓瘡發生的機率。 臀部和骨盆區域: 臀部和骨盆區域是壓瘡發生的常見部位尤其是當病患長時間坐著或臥在背部時。 踵部和足底: 當病患的腳長時間接觸床面時,特別是踵部和足底容易受到壓力和摩擦,增加了壓瘡的風險。 脊椎和尾骨區域: 當病患長時間仰臥時,脊椎和尾骨區域也容易受到壓力,導致壓瘡的發生。 肘部和膝蓋: 在長時間處於屈曲或撐著肘部和膝蓋的情況下,這些區域容易受到壓力和摩擦,增加了壓瘡的風險。

  5. 最常發生褥瘡的族群主要是因中風或其他原因導致癱瘓以致需長期臥床或由於關節退化需長期仰賴輪椅代步者因皮膚及關節處受壓迫過久而血液循環不良嚴重時就會形成褥瘡褥瘡也常被稱為壓瘡壓傷究竟壓瘡褥瘡是什麼? 有哪些原因容易造成壓瘡、褥瘡? 若依傷口嚴重程度,壓瘡、褥瘡可分為哪些等級? 讓三總整形外科主任 曾元生醫師帶您了解壓瘡、褥瘡的治療與照護方法。

    • 壓瘡的導因
    • 照護注意事項
    壓力:造成壓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持續的壓力,壓力會造成局部的缺血,引起周邊血管擴張反應。人體周邊小動脈壓是 32 mmHg,四肢的微血管靜脈壓是 12mmHg,當皮膚受到持續壓力 70 mmHg 達兩小時,就會出現不可逆的改變,而且皮膚若長期持續受到較低的壓力,所產生的傷害要大於高壓在短時間所造成的傷害。
    剪力:剪力是一種對於骨突處所產生的平行拉力。當剪力產生會造成表皮的牽扯,皮下組織和比較深層的血管也會受到牽扯,使得此處血循減少,依序造成肌肉層、皮下組織,最後是表皮的缺血反應。
    摩擦力:表皮的角質會因為摩擦脫去,造成表皮間起水泡和一些皮膚傷害。
    潮濕:潮濕會浸潤皮膚組織,造成局部皮膚水腫,使得上皮組織更容易受到損傷,而引起壓瘡的產生。
    原則上每 1-2 小時翻身改變臥姿(如:左、中、右側),並避免壓迫傷口處,但循環功能較差者,應勤翻身。每次翻身,可予骨突處背部按摩,觀察皮膚顏色及完整情形。
    長期臥床者建議使用氣墊床,但仍需按時翻身。若無氣墊床,則需選擇較柔軟床墊,禁止睡木板床。
    翻身調整病人位置時,須抬高病人身體勿以拉拖方式,減少皮膚的拉扯而導致破皮。
    避免將床頭抬高大於 30°,若需抬高病人,則以床單加墊,兩人共同抬高病人。
  6. 壓瘡惡化可分為四部曲:第一部會先看到患處皮膚出現不會消退的鮮紅色印記,在轉移位置後,紅印仍不消失;第二部患處會開始破損及甩皮(Skin Loss),按嚴重情況之分,有的可能會出現水泡及滲出液體;第三部開始深入至皮下組織及肌肉,從患處可見到黃和白色的皮下組織;而最後第四部就會見骨」,因為肌肉組織關節膜壞死

  7. 壓瘡是指皮膚受到持續性壓力( 或是壓迫)、剪力摩擦力,所導致表皮皮下組織真皮層肌肉甚至骨頭受傷情形,一般來說,壓瘡可分為四種等級: 第一級:皮膚發紅,減輕壓力三十分鐘後,仍無法恢復正常。 第二級:皮膚有破皮或水泡,疼痛異常已傷及真皮層,無壞死組織。 第三級:真皮膚層全部受損,已經深及皮下組織或脂肪。 第四級:大量組織壞死,深及骨頭、肌腱或肌肉。 貳、 造成壓瘡原因 . ㄧ、身體長期維持某特定姿勢,未定時翻身更換姿勢。 二、輔助物壓迫,如:約束、頸圈、石膏、背架、支架或牽引等。 三、引流管壓迫不當,如:鼻胃管、尿管、胸腔引流管及膠布黏貼不當。 四、大小便失禁、腹瀉,未確實清潔身體及更換尿布,導致皮膚浸潤或清潔不當造成皮膚破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