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2月2日 · 最常見的原因一般分為兩大類一是業主自己遺失二是代辦買賣手續的律師樓在處理樓契的過程中遺失購買樓契不齊全的物業必須注意數點其中最重要為按揭部分因銀行批出按揭貸款時需要樓契作抵押若買家未能提供樓契銀行不會批出按揭申請即使遺失後透過宣誓取回副本仍難通過所有銀行申請部分銀行或會拒批按揭或影響按揭成數更不能申請按揭保險批核結果要視乎業主的個人及物業狀況而定。 其次是買家除了難以找銀行承造按揭外,轉手亦不容易,一般買家未必願意承接。 最後還要留意,新買家需面對額外手續費及隱藏債務風險,或需繳清物業所涉及的款項,才正式擁有物業的業權。 若不想買到「缺契」物業,最穩妥的辦法是買家在簽約前,應先向地產代理查詢有關資料,或委託律師確定物業契約是否完整。

    • 凶宅是否有定義?
    • 是否很難批出按揭?
    • 凶宅附近單位也受影響?
    • 如何知道是凶宅?

    市場上對凶宅沒有統一準則或定義,一般泛指單位內非自然死亡個案,例如燒炭、跳樓、甚至凶殺案等,自然死亡如老死或病故則不算凶宅之列。事實上,官方沒有正式記錄凶宅的定義及相關數據,資料一般存於各估價行的內部紀錄內,因此每間銀行對凶宅的紀錄及審批結果有可能出現輕微差異。

    銀行委託估價行進行估價時,估價行會依據內部存檔及翻查新聞確定單位是否凶宅,銀行亦會考慮單位未來估值及轉售能力決定是否批出按揭。曾經有客人的單位被估價行列為凶宅但原因未明,銀行由於未能衡量單位的轉售能力而拒批按揭,後來客人找出當年的事發新聞,原來單位內發生過跳樓事件,銀行其後考慮過單位地段位置及升值潛力後,估價行作出一定折讓價,最後批出了六成按揭予買家。因此銀行決定批出按揭與否,會視乎單位「凶」的程度及未來潛力等因素。若然單位曾經是凶宅但已轉手數次,批出按揭的機會便相對較大。

    凶宅除了影響本身單位估價,位於事故單位同層或上下層單位,銀行亦有可能批出較少成數的按揭或調高按揭息率,不過影響程度比事發單位細,審批準則亦較為寬鬆,例如早前有市場消息指出,沙田第一城一個低層三房單位,屬於凶宅同層,近日以645萬成交,比市價低12%。大家打算買入相關單位前,可進行更仔細的市場調查,方便計算風險及議價。

    現時有多種方法了解買入的單位是否屬於凶宅,首先向地產代理及業主查詢,如果對方知道有單位為凶宅,有責任向準買家言明。地產代理監管局建議,準買家向代理查詢時,不應顧忌只用含糊字眼,而該直接詢問「物業或同層單位有否發生過非自然死亡事件,例如自殺或凶殺案?」避免日後雙方發生誤會。 其次,準買家可向銀行或按揭轉介公司協助查詢估價,如果未能估價或者比市價有大幅折讓,有關單位便有機會屬於凶宅。第三,準買家可留意網上資料,瀏覽有關凶宅的網頁,內有地址資料及事故原因。第四,可以向大廈的保安及鄰居了解,是否有事故曾經發生。 有按揭疑難?立即按此查詢!

  2. 2019年10月28日 · 個案背景80後情侶聯名買樓男方支付首期供款由雙方承擔2人業權各佔一半 風險關係破裂如女方提出分手並提出賣樓利潤要求根據業權各分一半

  3. 2020年2月12日 · 個案簡介 主角:Karen(30歲) 月入:$4萬 理財疑難:父母3年前剛買樓,明年將退休,按揭餘額約$270萬,尚餘10年供款期,自己的收入不能支撐家中開支及供樓費用,應怎樣做好資金預算呢?

  4. 2019年9月30日 · 2019-09-30. 在香港跨境買房,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語言問題,粵語中地產行話非常多,除了上一期提到的 《快速入門系列 ∣ 常見香港房產術語【間隔篇】》(點擊可前往閱讀) ,原來房屋買賣交易過程中,也有不少讓人摸不清頭腦的術語!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瞧瞧~ 摸貨即是確認人(Confirmor)持有的單位。 假設業主以100萬元將房屋賣給買家A,買家A在沒有樓契的情況下,於成交期前以150萬元再轉售給買家B,從中購取50萬差價。 買家A便是「確認人」,而該單位則為「摸貨」。 不過自從港府推出額外印花稅(SSD)之後,短炒的住宅摸貨註冊登記量已跌至近乎絕跡水準。 小知識: 隨著香港金融管理局進一步收緊 按揭 成數,加上特區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抑制樓價增長的辣稅政策,炒家摸貨的情況銳減。

  5. 2019年10月29日 · 2019-10-29. 其他名家專欄: 執笠產生的GDP 2024-05-02. 終於來到按揭難題最終章,除了凶宅及樓齡高外,承造劏房按揭亦是令不少置業初哥觸礁的陷阱之一。 在電視劇入面,林老闆將單位劏開一間間小房間,再租給形形色色的人,這樣的設計是否合法呢?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劏房」的定義,根據屋宇署資料,「劏房」意思是「分間樓宇單位」,即指一個單位被分間成兩個或以上的獨立單位。 最重要的是,「劏房」的每個單位沒有獨立的業權。 此外,「劏房」亦易與「分契樓」混淆,「分契樓」除了涉及單位間隔上的分割,更牽涉單位業權上的分割,分契手續需由測量師入則,再交給律師處理及於土地註冊處登記,一經辦妥,各單位便擁有獨立的業權,可以有效文件為依據自由買賣或出租,所以「分契樓」要承造按揭相對較容易。

  6. 2018年12月18日 · 自2016年政府將住宅物業交易的印花稅率劃一調高至15%,首次置業的香港永久居民可獲豁免,「首置」身份變得非常珍貴。 當年之前以聯名方式買入物業的業主,開始以轉讓業權的方式將業權歸一,從而恢復「首置」身份。 當然,轉讓業權仍然須繳付印花稅,假設業主A跟業主B共同擁有一個物業,各有50%業權,而單位市值500萬,如業主A打算將自己的業權轉讓給業主B,須付250萬的印花稅,根據從價印花稅收費表,印花稅稅率為1.5%,即要付$37,500。 其實,業主可找按揭中介的幫忙,聯絡一些估價較低的銀行,一般可低至市值的八成。 在此例子上,單位估值降至400萬,即只須付200萬的印花稅,實際印花稅只需$100,比原先減少了$37,400的印花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