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3年10月15日 · 楊利偉 (1965年6月21日 — ), 出生於 中華人民共和國 遼寧省 綏中縣 , 機師 、 太空人 。. 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乘 神舟五號 飛船首次(也是唯一一次)進入太空。. 因而,他既是第一位被 中國航天計劃 送上太空的人,也是第五(四)位進入太空的 ...

  2. 杨利伟 (1965年6月21日 — ), 出生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 辽宁省 绥中县 , 飞行员 、 航天员 。.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 神舟五号 飞船首次(也是唯一一次)进入太空。. 因而,他既是第一位被 中国航天计划 送上太空的人,也是第五(四)位进入太空的 ...

  3. 2023年5月30日 · 2003年楊利偉 神舟五號 升空,成為中國首位進入太空的航天員,而本次飛行任務使得中國成為世界上繼美國與前蘇聯(今俄羅斯)後第三個具有獨立自主能力及技術將人類送入太空的國家 [3] 。. 2008年 神舟七號 任務期間, 翟志剛 成為中國首位完成 ...

    • 任務規劃
    • 任務經過
    • 主要人員
    • 搭載物品
    • 圖集
    • 評價
    • 外部連結

    神舟飛船具備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即實施「兩位航太員、飛行七天」(「二人七天」)的技術條件,最初航太員訓練中,也按照兩人一組分組訓練。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專門召開會議,同意在2003年實施首次載人航太飛行,目標是「一名航太員,飛行一天」,具體方案是「白天發射,白天回收」。其後時任總裝備部部長、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總指揮的李繼耐上將宣佈首次載人航太飛行實施時間定在2003年10月。

    發射

    神舟五號於北京時間(UTC +8)2003年10月15日9時在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的酒泉航太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9時10分進入離地面343千米的預定軌道。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現場觀看了飛船的發射。神舟五號的發射過程的保密性介於美國與前蘇聯之間。中國並沒有像美國首次發射時那樣開放民眾到現場觀看,也沒有現場直播,但也要比前蘇聯更開放,在發射前幾天公共媒體就開始進行報導,並在發射成功後幾分鐘就插播新聞公布具體情況。 據楊利偉在2010年出版的自傳《天地九重》中回憶,神舟五號的發射並非完美,發生了一些險情。書中披露,長征二號F火箭發射後,地面指揮中心的技術人員發現監控畫面中的楊利偉沒有動靜,好像是失去了知覺,因而推測楊利偉可能出現了意外,生死未卜。楊利偉在2016年10月接受中國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採訪時再次證實這一點,他表示當火箭發射到約30-40公里高度時,火箭和飛船突然出現了10赫茲以下的低頻共振,並且疊加了6G的過載,超過正常理論值。震動劇烈,人體難以忍受。此情況在地面訓練時從未遇到,而當時楊利偉也以為自己將要犧牲。整個過程持續了26秒,但最後有驚無險。後來判...

    在軌飛行

    9時34分楊利偉向地面表示「感覺良好」。17時32分,飛船在進行第六圈飛行時,楊利偉與國防部長曹剛川進行第一次「天地對話」。18時40分,中國航太員楊利偉在太空展示中國國旗和聯合國旗,並向地球發出問候。19時59分,楊利偉與家人通話。

    返回

    神舟五號在完成了14圈繞地球的飛行後,返回艙於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在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成功著陸,離預定著陸地中心點僅差4.8公里,楊除了接觸頭盔造成嘴角輕微擦傷之外身體無恙。

    各分系統負責人

    1. 航太員系統總指揮:宿雙寧 2. 載人飛船系統總指揮:袁家軍 3. 火箭系統總指揮:黃春平 4. 發射系統總指揮:張建啟 5. 飛船應用系統總設計師、總指揮:顧逸東 6. 著陸場系統總指揮:夏長法 7. 測控通信系統總設計師:於志堅

    神舟五號搭載的物品有:3面旗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北京奧運會會徽旗、聯合國旗;人民幣主幣票樣、中國首次載人航太飛行紀念郵票和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紀念封;1kg植物種子:其中500g來自中國大陸,500g共36種來自台灣、金門、馬祖和澎湖。

    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內的神舟五號返回艙
    神舟五號任務所使用的艙內航太服
    神舟五號飛船模型
    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內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模型與該任務返回艙使用的降落傘
    人民網匯編了各國媒體的誇獎中國躍身為「太空強國」的報導,例如國際太空站飛行副指揮維克多·布拉格夫認為「中國成為繼俄羅斯和美國後的第三個宇航強國」。
    新加坡《聯合早報》發表題為《歷史性的飛天》的社論,稱中國成功發射神五為人類宇航史上又一個「輝煌的時刻」。社論說:「如同在六七十年代先後成功研製『兩彈一星』(原子彈、彈道飛彈和衛星)一樣,中國人這次成功地把載人飛船送入外太空,也是完全依靠自身的智慧和力量……這就說明了,在航太科技領域,中國和其它兩個大國(美俄)的差距已經大大縮小,並且已經正式加入了世界宇航大國的行列。」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神舟五號
    中國載人航太工程官方網站 圖片集 神舟五號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國首次載人航太飛行專題 中新社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 (簡稱 神五 )是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 發射的第五艘飛船,也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 發射的第一艘進行 載人航天飛行 的 載人飛船 。. 飛船搭載航天員 楊利偉 於北京時間2003年10月15日9時整在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發射,次日返回,10月16日6時23分降落 ...

  5. 2024年5月24日 · 2001年2月6日,在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承辦的「中國空間技術成就與展望」論壇上,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科技委員會主任、長征三號系列火箭總指揮龍樂豪建議在海南省建設新的發射場,用於新型運載火箭的發射。

  6. 2003年10月15日 · 10月16日6時23分,神舟五號在內蒙古主着陸場成功着陸,太空人楊利偉在飛行21小時23分、繞地球14圈後安全出艙,中國首次載人太空飛行飛行獲得圓滿成功,中國成為繼前蘇聯/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太空飛行能力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