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這種組別分類僅用來簡單區分不同學校的教育水準或學生素質,並且可幫助選擇適合的中學

      • 這種組別分類僅用來簡單區分不同學校的教育水準或學生素質,並且可幫助選擇適合的中學。 在評估一所中學的 Banding 時,會參考兩個主要數據。 首先是該校中一新生的水準,其次是該校中六學生的水準。 前者的數據來自教育局關於小學畢業生的內部資料,後者的數據則依賴於各中學每年公佈的畢業生公開試成績和升讀大學的資料。 從中一新生的「成績次第」及「派位組別」去判斷中學的 Banding 教育局會依據三次小學呈報的學生校內成績名次(通稱為呈分試,通常在五年級下學期和六年級上、下學期),再加上每所小學過去畢業生中一入學前測 ...
      www.schooland.hk/post/ss-banding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9年8月14日 · 升中派位時有很多不懂詳情的家長很容易誤解中學Banding是由教育局制訂的就像旅遊機構把酒店分為不同星級一樣按學校的設施師資升大學百分比及公開試成績等作劃分其實這是坊間的一個誤解香港家長會把中學劃分為Band 1、Band 2及Band 3這個排名一般來說是用來決定中學的好壞中學本身沒有組別之分我們一直說的一間學校是否屬於Band幾」,是估計中學大概會收到什麼組別的小六學生。 在統一派位時教育局會把全港學生按調整分數後的呈分試成績平均分為三組,每組都是全港升中人數的33.33%,分別就是「Band 1」、「Band 2」及「Band 3」。 據網上流傳: BAND 1A 學校通常有高比率的學生入 3 大.

  3. 2023年11月1日 · 中學Banding如何區分? 坊間將不同的中學分為3個組別,分別Band1中學、Band2中學及Band3中學。 事實上,中學是不分banding,只有學生分banding。 至於為甚麽有些中學被列為band 1中學,原因這些中學在中一自行及中一派位階段,絕大部分甚至100%取錄band 1學生。 換言之,所謂的中學Banding取決於中學取錄哪個Banding學生人數佔比,即取錄較多Band1學生,坊間稱為Band1中學;取錄較多Band2學生,坊間則稱為Band2中學,如此類推。 童學園. 【童學園】嶺南大學香港同學會小學 小班活動教學提倡關愛文化. 學生的Banding如何區分?

  4. 2023年8月18日 · 升中選校. 中學組別. 中學 Banding 怎樣劃分? 常常聽到家長問到「這間中學是否屬於 Band 1? 」、「那間中學是 Band 幾? 」等問題。 究竟中學的 Banding 是如何劃分的呢? 了解其中情況對於孩子的升中選校有很大的幫助。 人們常常談論中學的「Banding」等議題,這讓很多人誤以為中學的「Banding」是官方資料。 但事實上,教育局從未為中學制定過這種「分類」,大眾所謂的「Band 1/2/3 中學」只是普遍的共識。 這種組別分類僅用來簡單區分不同學校的教育水準或學生素質,並且可幫助選擇適合的中學。 在評估一所中學的 Banding 時,會參考兩個主要數據。 首先是該校中一新生的水準,其次是該校中六學生的水準。

  5. 升中派位時有很多不懂詳情的家長很容易誤解中學Banding是由教育局制訂的就像旅遊機構把酒店分為不同星級一樣按學校的設施師資升大學百分比及公開試成績等作劃分其實這是坊間的一個誤解香港家長會把中學劃分為Band 1、Band 2及Band 3這個排名一般來說是用來決定中學的好壞中學本身沒有組別之分我們一直說的一間學校是否屬於Band幾」,是估計中學大概會收到什麼組別的小六學生。 在統一派位時教育局會把全港學生按調整分數後的呈分試成績平均分為三組,每組都是全港升中人數的33.33%,分別就是「Band 1」、「Band 2」及「Band 3」。 據網上流傳: BAND 1A 學校通常有高比率的學生入 3 大.

    • 中學4大類別
    • 中學學位分配辨法
    • 「派位組別」如何劃分?
    • 「派位組別」作用
    • 中學 Banding 如何判斷?
    • 升中選校策略

    要了解升中派位前先要清楚中學的類別,全港中學可劃分成4大類,每類學校的收生方法都有所不同: 所有官立、資助中學一般都必需參與教育局的「中學學位分配辦法」來收生。 而直資中學則由學校自行決定是否參與,在該年度派位申請前,教育局都會公佈不參與「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直資中學名單。只要不在名單上的直資中學,學生都需透過「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申請入學。 不參與「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直資中學、所有私立中學則不會經教育局程序收生,家長需要自行向學校申請。而每間學校的程序都或有出入,家長應盡早向心儀學校查詢,以免錯過期限。 【租屋必看】搜尋 18 區租盤 →

    「中學學位分配辨法」是教育局所制定的升中派位方法,所有官立、資助中學及部分參與的直資中學都會經由該程序收生。 「中學學位分配辨法」分為兩個階段,包括第一階段的「自行分配學位」及第二階段的「統一派位」。

    每年教育局會都將全港小六學生分成三個派位組別。按照三次的呈分試成績,以及小學往屆「中一入學前測驗」成績為參考,每位小六學生都會獲得一個分數。 教育局會將全港學生的分數按高低排列,再平均分成三組,包括第一、第二、及第三派位組別,亦即俗稱的「BAND 1」、「BAND 2」和「 BAND 3 」。每個組別分別佔全港33.3%學生,「第一派位組別」為排名最高的全港頭33.3%學生,「第二派位組別」為排中間的33.3%學生,「第三派位組別」就是排名最低的33.3%學生。

    在「統一派位」中,第一派位組別(「BAND 1」)的學童會先獲分派學位,組別中又以隨機編號最小的先獲分配。換言之,在「第一派位組別」中,隨機編號最小的該為申請學童,他的第一志願學校會被最先分配。 電腦會先審視「第一派位組別」中所有學童的第一志願,再審視未獲成功分配學童的第二志願,如此類推,直至組別內所有學童都獲派學位後,才會處理「第二派位組別」(「BAND 2」)學童的選擇。因此,派位組別愈後,獲派心儀學校的機會就愈低,所以家長對「Banding」都十分重視。 【買樓必讀】搜尋所有放盤 →

    升中選校時,家長經常提到學校「BAND幾?」、「Banding」等問題,令不少人誤以為中學的「Banding」是官方資料。 其實教育局從來沒有為中學劃分「Banding」,坊間所謂的「BAND 1 學校」、「BAND 2 學校」只是代表該中學所收的學生大部分來自哪一個「派位組別」,例如「BAND 1 學校」取錄較多來自「第一派位組別」的學生。 不過,為避免學校被標籤,教育局不鼓勵學校公開過往收生的「派位組別」資料。因此坊間所流傳的學校「Banding」都只是約略估計得出,未必準確,家長應只作參考之用,同時以更多確實數據估計中學的「Banding」,例如公開試成績或大學入讀率,都有客觀數字做參考,資料可信性更高。 【買樓必讀】搜尋 600 萬內上車盤 →

    「派位組別」對派位結果有莫大影響,不過,教育局不會公佈學生的所屬組別,家長又無法得知中學收生的的「派位組別」資料,那麼要如何得中學是否子女的能力可及呢?以下教大定兩個較可信的方式,估計子女及中學的「Banding」(派位組別):

  6. 2023全港18區中學Banding熱度圖. 全港18區中學根據Banding的高低製成的一幅熱度圖那一區有那一間是Band1多少是Band2有沒有Band3一看便明白。.

  7. 中學學位分配辦法. 第一階段自行分配學位. 此階段最多佔中學的30%中一學額,家長可選擇最多兩間中學,並自行向學校提交申請表格,有關申請不受地區限制。 一般每年1月開始接受申請,相關中學會通知申請人進行面試。 教育局最新安排下,規定中學須在「統一派位」階段開展前的指定日期(一般在3至4月),通知獲取錄學生派位結果。 新安排下,在此階段獲取錄的學生就無須再參加「統一派位」,獲取錄後亦不用作出任何行動,只須待7月初公佈派位結果後,到學校註冊即可。 第二階段:統一派位. 如果未能在第一階段的「自行分配學位」中獲學校取錄,就須進入第二階段的「統一派位」。 此階段中家長需要填寫《中一派位選擇學校表格》,再按派位組別、選校意願、以及電腦隨機分配的編號來分配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