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中華民國 是位於 東亞 的 民主共和國 ,曾在國際上廣泛代表「 中國 」,現今多通稱為「 臺灣 」;目前 有效管轄範圍 包括 臺灣 、 澎湖群島 及其 附屬島嶼 ,以及 中國大陸 福建 沿岸的 金門群島 、 馬祖列島 等島嶼,多合稱為 「臺澎金馬」或「臺灣地區」 ;土地面積共36,197平方公里,其中臺灣及其附屬島嶼占99%以上。 目前以位居 東亞島弧 的 臺灣本島 爲主要領土,東臨 太平洋 、西隔 臺灣海峽 、南界 巴士海峽 、北瀕 東海 ,其 地形 陡峭、景觀多樣。 國土約三分之二的面積為山地和丘陵地形,大部分人口則居住於 臺灣西部 的平地。 截至2024年5月30日, 全國人口 約2,300萬人, 人口密度 在全世界人口大於1,000萬人以上的國家中位列第二。

  2. 中華民國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目次. 移至側邊欄. 隱藏. 序言. 國名及象徵. 歷史沿革. 切換 歷史沿革 子章節. 大陸時期. 臺灣歷史. 戰後時期. 地理環境. 切換 地理環境 子章節. 地質. 氣候. 生態. 政治制度. 切換 政治制度 子章節. 司法體制. 外交關係. 國防軍事. 經濟建設. 切換 經濟建設 子章節. 第一產業. 第二產業. 第三產業. 科學技術. 公共建設. 切換 公共建設 子章節. 能源供需. 其他建設. 社會發展. 切換 社會發展 子章節. 族群劃分. 語言文字. 宗教信仰. 公共衛生. 教育措施. 文化藝術. 切換 文化藝術 子章節.

  3. 臺灣 ( 俗字 寫作 台灣 ), 西方國家 亦稱 福爾摩沙 (葡萄牙語: Formosa ),是位於 東亞 、 太平洋 西北側的 島嶼 ,地處 琉球群島 與 菲律賓群島 之間,西隔 臺灣海峽 與 中國大陸 相望,海峽距離約130公里,周圍海域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 菲律賓海 )、 巴士海峽 、 南海 、臺灣海峽、 東海 。

  4. 中華民國 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同時為 聯合國 創始會員國之一及前 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自1912年 成立 至1971年 退出聯合國 期間為廣泛承認的「 中國 」 代表政權 ,現因 實際控制領土 及政治狀況常被通稱「 臺灣 」。 實轄領土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 臺灣本島 及 附屬島嶼 、 澎湖群島 、部分 福建沿岸島嶼 與部分 南海諸島 。 原 首都 為 南京市 ,目前 中央政府所在地 為 臺北市 , 自由地區最大城市 為 新北市 。 自由地區總人口 約2,360萬,主要由 漢族 與 臺灣原住民族 組成。 國家語言 為各固有族群使用之自然語言及 臺灣手語 ,通用 標準漢語 ,書寫使用 正體中文 。 辛亥革命 爆發兩個月後,中華民國於1912年1月1日宣告成立。

  5. 3 天前 · 隨著政治民主化的開展, 中華民國在台灣 的國家體制漸與台灣社會相融合,文化發展上則從 中華文化 本位轉為以 台灣本土文化 為重心, 公民社會 開始成形。 2008年, 第二次政黨輪替 ,國民黨重返執政。 2016年, 第三次政黨輪替 ,民進黨第二次執政,並首次贏得立法院多數席位,首次完全執政。 現今的中華民國於國際間常因 地理位置 通稱為「 臺灣 」、或因 政治因素 被權宜性稱為「 中華台北 」、「 臺灣地區 」等,以經濟成就聞名於世 [參8] [參9] 。 建國之初 [ 編輯] 辛亥革命 [ 編輯] 主條目: 辛亥革命. 更多資訊: 黃花崗起義 和 武昌起義. 孫中山 ,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任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都督時的 黎元洪 。

  6. 其他人也問了

  7. 中華民國歷史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目录. 序言. 建國之初. 北洋政府. 国民政府. 两蒋时期. 民主自由化时期. 年表. 註解.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參見. 中華民國歷史 始於1911年的 辛亥革命 。 1912年1月1日,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成立 [註⁠ 1] , 孫中山 为首任 臨時大總統 [參⁠ 1] 。 1912年2月12日, 清朝 宣統皇帝 愛新覺羅·溥儀 退位 ,中國最後一個帝制朝代結束 [參⁠ 2] , 中華民國 法理上继承清朝疆域,中國疆域由內東北,新疆,西藏,外蒙古以及其他的都有人氣內地組成。 建國初期由 北洋军阀 為首的 北洋政府 領政,政治爭鬥不斷,此时 民主 與各種學術 思想 发展較帝制的時代开放。

  8. 中華民國臺灣) (英語: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是第11任 中華民國總統 陳水扁 於2005年後,在 總統府 、 外交部 、 行政院新聞局 等政府部門的官方網站上使用的 中華民國 非法定稱謂之一。. 其中「中華民國」為法定的正式國號括弧内的「臺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