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3日 · 運動創傷一定要做物理治療?. 了解成因、常見受傷種類、治療及預防方法. 做運動難免會受傷,輕則表皮受損,嚴重的甚至可造成長遠影響及傷害。. Bowtie 醫療團隊一文詳述運動創傷的種類及治療等,更列表為大家介紹各醫院或診所治療收費。. 作者 Bowtie ...

  2. 2021年10月15日 · 衞生署最近一次報告列出年青人身體受傷原因,排首兩位為跌倒及運動創傷,分別佔整體41.9%及20.7%,數字反映他們較常經歷運動創傷

  3. 長跑前須進行熱身運動,及後也要做一些伸展運動,放鬆肌肉,有助紓緩運動所造成的肌肉痠痛。 比賽前、途中及比賽後,都要緊記補充足夠水分。 因身體缺水,會增加肌肉抽筋等不適的風險。

  4. 最常見的運動創傷就是跌倒或撞擊導致擦傷、拉傷肌肉或拉傷筋腱韌帶,而最容易受運動創傷的部位是足踝,除此之外,膝關節、手指都是常見的運動創傷部位。

  5. 運動創傷的成因大致上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急性意外引致的創傷,第二類為累積性創傷。 累積性創傷即舊傷口未及癒合便重覆受到創傷,久而久之身體組織出現勞損,網球手便是其中一個例子。 所謂預防勝於治療,無論進行任何運動,熱身除可提高表現外,更可防止受傷。 使用正確的器材和穿著合適的衣服,並於進行高風險運動,如單車及滑雪時,佩戴適當的保護裝備減低受傷的機會。 如不幸受傷,應立刻停止運動。 可使用冰敷及繃帶包紮,並把患處抬高以加速消腫。 經過醫生診斷及檢查後,一般處理方法可分為保守性治療或手術。 保守性治療包括口服及注射性藥物以及復康性運動治療。 若然傷勢較嚴重或保守性治療無效,醫生大多會考慮替病人進行手術。

  6. 其他人也問了

  7. 常見的運動創傷. 骨骼肌肉系統 (Musculoskeletal System) 人體之所以懂得運動,全靠由骨骼、關節、肌肉、肌腱及韌帶等所組成骨骼肌肉系統配合,使肢體發揮支撐、保護及活動作用。 而「運動」則對這個系統造成不同情況的創傷: ↑ 骨折. ↑ 關節移位. ↑ 肌肉及肌腱撕裂. ↑ 韌帶撕. 骨骼 (Bone) 骨骼負責支撐人體,當中分為硬骨組織和軟骨組織,成人共有206塊骨骼,骨骼負責保護器官、支持人體運動、骨髓造血、儲存礦物質等功能。 骨折 (Fracture)是常見的運動創傷。 關節 (Joint) 兩塊或以上骨骼,依靠韌帶或軟骨連接而活動關節。 運動可以造成關節發炎 (Arthritis)或因受傷而致關節移位 (Dislocation)。 肌肉 (Muscle)

  8. 嚴重運動創傷致骨折關節發炎肌肉拉傷韌帶拉傷軟骨磨損及關節移位。預防運動創傷,運動前做適量的伸展運動,可減低受傷的機會。運動創傷要處理, 藥物治療: NSAIDS, 用作消炎止痛,物理治療、熱敷、短波、超聲波、電刺激、向量干擾波等亦有助減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