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10月16日 · 管理員工健康是雇主責任之一 有規定各行各業雇主應對新進勞工實施體格檢查」、「在職勞工實施健康檢查」。 Tags: 勞工健檢. 勞工體檢. 健康檢查. 到職健檢. 健檢紅字. 當你面試上一份工作在到職之前都需要去做健康檢查但你知道勞工體檢勞工健檢差在哪裡嗎? 在做這些檢查時有沒有需要自費,還是公司有義務要出錢呢?

  3. 2021年3月7日 · 雇主對在職勞工應依下列規定定期實施一般健康檢查年滿六十五歲者每年檢查一次四十歲以上未滿六十五歲者每三年檢查一次未滿四十歲者每五年檢查一次前項所定一般健康檢查之項目與檢查紀錄應依附表八及附表十規定辦理. 但經檢查為先天性辨色力異常者得免再實施辨色力檢查。 附表八 :一般體格檢查、健康檢查項目表. 辦理勞工體格與健康檢查醫療機構認可及管理辦法 : 受檢場所需為「勞工體格及健康檢查認可醫療機構」上的醫療院所。 https://hrpts.osha.gov.tw/asshp/hrpm1055.aspx. 公司申報健康檢查相關扣繳規定: 給付不同的醫療醫院診所對象,會有不同的扣繳規定: 國稅局對健康檢查彙整表.

    • 一般員工健康檢查 / 體格檢查:針對無特殊情況的員工
    • 特殊健康檢查:針對高溫、輻射...等特定工作環境
    • 特定對象及特定項目健康檢查:針對夜間工時長之員工
    • 勞工健檢跟勞工體檢有什麼不同?
    • 勞工體檢、健檢的必要性?
    • 員工健檢要如何給假呢?
    • 不只健檢合法,人資系統也要合法!

    雇主對一般在職勞工應定期實施「一般健康檢查」,檢查頻率依勞工健康保護規則第 15 條規定: 一般體格檢查及一般健康檢查項目,規定於勞工健康保護規則的附表8(如上圖片所示),上述健康檢查紀錄至少保存 7 年。 好的~小編知道看到這邊,整個密密麻麻看得頭痛,但是沒關係,小編直接為大家準備一份簡單的表格(資料來源:台北市政府勞動局Facebook),看完包準你什麼都懂啦:

    勞工從事職業安全衛生法施行細則第 28 條所列特別危害健康作業, 例如高溫、噪音、游離輻射、異常氣壓、鉛、四烷基鉛、粉塵、有 機溶劑及特定化學物質等作業,雇主須為該等作業勞工實施「特殊 健康檢查」,檢查頻率每年 1 次。 特殊健康檢查項目規定於勞工健康保護規則的附表 9,特殊健康檢查紀錄至少保存 10 年。部份特殊健康 檢查紀錄需保存 30 年以上(勞工健康保護規則第 18 條所列作業,如游離輻射、粉塵、石綿⋯⋯)

    勞動部於 107 年 1 月 5 日公告「指定長期夜間工作之勞工為雇主應施行 特定項目健康檢查之特定對象」,勞工全年度夜間工作 (晚上 10 時 至翌日清晨 6 時) 時數累積達700 小時以上,或每月夜間工作達 3 小時的日數佔當月工作日的二分之一,且全年度有 6 個月以上者,雇主應於次年度對該等員工實施特定對象及特定項目健康檢查,檢查費用由雇主負擔。

    那再來大家也會問,員工健檢等於員工體檢嗎?事實上,這裡的員工體檢,指的是一般的「體格檢查」,這個項目通常會在入職報到的時一併繳交。 ‍ 如果到職員工在一定年限內有做過員工健檢,就不需要特別再去做一次員工體檢,因為你就可以用這個之前做過的健檢報告啦👍👍(此處的一定年限可見上面的左邊表格 )所以說,員工健檢不等於員工體檢唷!

    看到這邊,應該很多雇主或人資會覺得很肚爛,可能或多或少會有這種想法:「你員工身體差乾我屁事啦!」拜託,請趕快收回這大膽的想法!其實說明白了,幫員工健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要了解有目前的工作環境可能促成「職業傷害(職災)」(延伸閱讀:職災懶人包|職業災害定義、認定表準是什麼?補償有哪些?一次搞懂就看這篇!)。 上班族長期使用鍵盤、滑鼠,可能導致腕道症候群、做工的人因工作環境吵雜,多會發生不可逆的聽力損失,這些都是工作環境造成的職業病及傷害。雇主如有安排員工健檢,不僅能夠掌握員工的健康狀態、安排合適的工作,也能預防員工有過勞的情形發生,以避免涉入法律責任。所以你說員工健檢到底是否有其必要?(抓頭)當然是需要呀❗❗❗❗ 而且,更重要的是,雇主如未安排員工健檢,根據《職業安全衛生法》第 45 條,政府...

    根據職業安全衛生署,在員工欲進行健檢針對職安法 20 條所要求的檢查,或是勞工保護規則第 19 條所要求的追蹤檢查的時候,給予給予勞工天數不等的公假,也就是至少要有不扣薪、不扣特休的休假啦~(延伸閱讀:婚假天數有幾天?勞基法產假、事病假等休假規則一次搞懂)

    如果你看到這邊,就恭喜你終於看到結尾啦!迎接新的一年,小編除希望大家都可以有身強體健的身體外,如果你的公司目前還在用有夠復古,又不太合《勞基法》的人資系統、又或是密密麻麻,又老是算錯的 Excel 公式、甚至是常常在用 30 公分的長尺對出勤紀錄,歡迎你使用:既合法、又能為你省時省力的 Swingvy 雲端人資系統啦! ‍‍

    • 勞工體檢、勞工健檢差異在哪裡?2大圖表一次看懂。首先,我們先用2張圖表看懂員工體檢和員工健檢的差異。有關體檢、健檢法規其實並未非《勞基法》中的規定,而是在《職業安全衛生法》第20條及勞工健康保護規則第10~12條 中所明定的規定:雇主僱用勞工時,應施行「勞工體格檢查(勞工體檢)」,因此體檢是給「新進員工」做的,檢查費用由勞資協商決定由誰負擔。
    • 為什麼僱用勞工前要體檢?到職後還要健檢?兩者有何不同?(一)勞工一般體檢是什麼。在僱用前進行體格檢查,可以事前了解員工的身體狀況,排除掉不適任的工作,或協助調整工作項目,當員工未來身體有病變時,也可以判斷這些傷病狀況是否和從事的工作相關。
    • 勞工體檢項目、健檢項目有哪些?可以安排哪些醫院健檢?其實實施一般體格檢查和一般健康檢查項目並無差別,兩者都包含:過往病史、身高、體重、腰圍、視力、辨色力、聽力、血壓......
    • 勞工體檢、健檢費用誰出?雇主支付費用可列為公司營業費用嗎?✅員工體檢費用由「勞資雙方協商」支付。因法令沒有規定新進員工的體檢費用誰應負擔,原則上是由「勞資雙方協商」,但如果員工可以提出「未超過年限」的檢查證明,就不需要再做檢查。
  4. 2022年10月6日 · 健康檢查 是指 在職勞工任職中 須定期實施的健康檢查. 法規依據勞工健康保護規則第1617條. 一般體格、健康檢查. 所有的勞工 都需要接受【 一般體格檢查 (任職前)】及【 一般健康檢查 (任職中)】,項目如下所示(參照 勞工健康保護規則_附表九 ): 【 一般健康檢查 】比起【 一般體格檢查 】只多了一項: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 至於接受健康檢查的頻率,參照. <40歲:5年一次. 40 (含)-65 (未滿):3年一次. ≥65歲:每年一次. 特殊作業體格、健康檢查.

  5. 2023年7月7日 · 勞動部 說明 ,「體格檢查」(體檢係指於僱用勞工或變更其工作時為識別勞工工作適性考量其是否有不適合作業之疾病所實施之健康檢查而所稱健康檢查」(健檢係指依在職勞工之年齡層於一定期間所實施之一般健康檢查及從事特別危害健康作業之勞工依其作業危害性於一定期間所實施之特殊健康檢查其目的在保護勞工健康以早期發現職業病並改善勞工作業環境。 而新入職體檢、工作定期健檢實為法律規定,根據《 職業安全衛生法 》第20條及〈 勞工健康保護規則 〉第16、17、18條規定,雇主需於僱用勞工時施行「體格檢查」(體檢),並對在職勞工施行「一般健康檢查」(健檢)、「特殊健康檢查」和「特定健康檢查」。 什麼時候需要體檢? 多久需要健檢一次? 1. 體格檢查實施時間.

  6. 2021年4月21日 · 首先一般的企業應該於僱用勞工時施行 一般體格檢查並對於在職勞工定期實施 一般健康檢查 (於特殊環境工作之勞工則須進行特殊健康檢查),施行頻率為年滿65歲之員工每年檢查1次40歲以上未滿65歲之員工每3年檢查1次未滿40歲之員工則應每5年檢查1次這邊要留意的是一般體格檢查及一般健康檢查是不一樣的並非互相取代或擇一的關係。 再來,雇主對以上兩種健康檢查有施行義務,勞工亦有接受的義務,職業安全衛生法第20條第1項、第6項、第45條第1款、第46條亦分別訂有罰鍰 (雇主為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勞工則為三千元以下),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