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9月13日 · 香港住屋難題由來已久,是社會深層矛盾的核心之一,大家都知道只有提供充足建樓用地才能徹底解決港人住宅荒。 可是,知易行難。 近年政府大費周章提出大規模填海造地等計劃,但礙於社會客觀因素始終原地踏步,至今仍是空中樓閣,況且十年長遠計劃也難濟燃眉急,政府宜加速推進短期內可提高公屋用地及公屋供應的一系列方案,例如清拆中轉房屋、改建轄下舊式工廈,並改進現有公屋建築流程及技術等,以提升效率縮短建樓時間。 事實上,在當前住宅荒窘境下,簡化公屋重建程序似乎是較有效的其中一個方案,不但可地盡其用,且可藉此大大改善住屋環境。 據統計,房委會旗下擁有逾19萬個高齡公屋單位,而且大多都超過35年樓齡。

  2. 2024年2月9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24/02/09 08:00. 分享:. 不信「錢財身外物」,我才尋回銀包⋯ 3個「逆境翻身」故事背後的理財啟示. 農曆新年將至,華人社會有云:「一年之計在於春」,今天我們不如就談一談「改變」。. 理財教育篇幅開始前,想先與大家分享三則小故事 ...

  3. 2019年4月3日 · 2018年:257.1萬戶. 10年增加 27.6萬戶. 收入4萬元以上家庭. 2008年:41.5萬戶. 2018年:90萬戶. 10年增加 48.5萬戶. (資料來源:統計處) 不少人討論樓市時,會比較香港「中等收入家庭」(2018年底時,家庭月入中位數是2.8萬元)及樓價中位數,得出香港家庭要不吃不喝多少年才可置業的數字,從而認定樓價過高。 但單看過去10年,月入4萬元以上家庭的增長數字,已可看出住屋的供求失衡如何嚴重。 當然,世上沒有規定中高收入家庭一定要買樓,但大量中高收入家庭增加,卻會為市場帶來巨大的置業需求。 由數據看來,中高收入家庭要置業,也是「爭崩頭」,討論中等收入家庭「如果樓價」負擔是否沉重,似乎有點昧於形勢。

  4. 2024年5月15日 · 撰文: 黃正軒. 發布時間: 2024/05/15 09:10. 最後更新: 2024/05/15 09:11. 分享:. 研究:人活到54歲理財最精明!. 盤點20、30、40歲時容易犯下的財務錯誤。. 根據澳洲ARC人口老化研究卓越中心(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in Population Ageing Research)於2022年發表的 一項研究 ,一個 ...

  5. 2024年3月25日 · 白手興家富豪的5條金錢法則:永遠把自己放首位、從容面對變化.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4/03/25 08:30. 分享:. 每位富豪都有不同的成功故事,有人靠創業、有人靠積極投資、還有人通過節儉生活累積淨資產。. 5位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向CNBC分享了理財秘訣 ...

  6. 2020年1月23日 · WTO在2001年推出的多哈回合貿易談判,由於各國分歧嚴重,直至現在仍沒有產生共識。 更為沉重的打擊是WTO的上訴受理機構(appellate body)即日停止運作,失去解決貿易爭端的能力。 可見,雖然特朗普主張的雙邊貿易談判手段無疑對多邊主義造成衝擊,但即使有朝一日白宮易主,國際貿易關係發展的方向恐怕會繼續向雙邊形式傾斜。 除非WTO能夠進行有效的改革,否則國際貿易關係將逐漸被雙邊協議重塑。 3.英經濟顯韌性 歐盟難安枕. 英國在脫歐問題上一拖再拖。 縱使脫歐進程不甚理想,有關英國經濟因為脫歐而出現崩潰的預言一再落空,反而是歐盟的前景更值得擔憂。 英國在2018年對歐盟預算的淨貢獻達到110億英鎊。

  7. 2024年4月13日 · Old Money與New Money是什麽? 美國經濟研究所的高級經濟學家Peter Earle解釋了「老錢(Old Money)」與「新錢(New Money)」的區別: Old Money︰ 這類富豪,其財富與個人/家庭的社會地位通常是繼承而來,即財富代代相傳的「名門貴族」。 New Money︰ 這類富豪通常是白手起家,其財富與個人/家庭的社會地位大都靠個人商業得到,亦是所謂的「新貴」。 「Old Money通常擁有世代積纍的財富,無論是長期持有的土地,還是某些名下的企業。 」 Earle表示,New Money大都出身於創業企業,擁抱新興產業,導致這一代人能在短時間內迅速積纍財富。 專家:富有≠精英 有錢人很分化.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