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8月1日 · 1.分析思考的能力,是長期的自我訓練過程,遇到每件事,都要強行逼迫自己有看法、有答案,而要有看法,就要說得出道理,能講得出為什麼,這就是分析思考的訓練。 2.分析思考與追根究柢密切相關,追根究柢是追逐事實的根源及真相,而分析思考是思考方法,在追根究柢的過程需用到分析思考。 3.對任何事都要有結論、有看法,在日常生活中,絕對不說都可以、隨便,這代表我們未經思考。

  2. 2024年1月1日 · 我要求他,按下列步驟自我改造:(一)承認自己有缺點;(二)聽到別人的建議,只要是缺點,絕不解釋、絕不辯駁,並要由衷的謝謝別人的指正;(三)針對缺點,提出有效的改正計畫。 他問我,萬一別人看到的不是事實,也不要解釋嗎? 我知道他心魔猶在,便告訴他:別人願意冒著得罪你的風險,指正你的缺點,這個人不是你真正的朋友,就是你的貴人,在這種人面前,你有什麼好解釋的? 所以除了感謝與承認之外,什麼話也不用多說。 更何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我們衷心的感謝,會鼓勵對方再度做我們自己的諍友,日後對方再看到我們的問題,他會繼續提醒、鞭策我們,這是每個人進步的動力。 以他的優秀,如果能真正認知自己的缺點,很快就可以補強改進,何苦愛面子若此呢?

  3. 2021年2月1日 · 我多年的職場經驗是:團隊中大多數是識時務的人,就是對工作難易度有精準判斷,遇到好做的事,會努力全力以赴,務必做好、做完;可是遇到難做的事,多數避之唯恐不及,若不得已一定要做,也都是表面應付一下,並不會認真去做。 可是偶爾也會遇到「知其不可而為之」的人,這種人通常忠厚老實,接受指令,願意誓死達成任務,個性堅忍不拔,這種人通常能完成組織交付的困難任務,也是組織中最值得培養的傑出人才。 我永遠在尋找「知其不可而為之」註1的人才,這句話最早是《論語》中形容孔夫子的話,而在現實生活中,這種人是帶有不信邪的堅持個性,一定要自己全力以赴去試試看,帶著一股傻勁,絕不妥協,這種人是成就非凡事業的必要條件。 註1: 「知其不可而為之」語出《論語‧憲問》:「子路宿於石門。 晨門曰:奚自? 子路曰:自孔氏。

  4. 2020年7月1日 · 追根究柢是一種思考方法,也是一種工作方式,用來尋找事實真相,也用來探索工作的奧祕,更是每一個人探索人生的方式。 每一件事情的背後,都有其發生的近因與遠因,如果不追根究柢,就無法知道事實的真相。 做每一件事,也都可以有不同層次的結果,如果不追根究柢,不可能知道極致的成果會是什麼樣貌。 追根究柢可以說是人生萬用的工作方法。 數十年前,我剛入新聞界不久,有一次台塑集團的創辦人王永慶請記者們吃飯,酒酣耳熱之際,我隨口問了一句話:「為什麼能把台塑經營得這麼好呢? 「台塑經營就只有4個字:追根究柢。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追根究柢之道,完全無法理解王永慶的意思! 「我們做任何事都追根究柢。 要生產,追根究柢;開工廠,追根究柢;省成本,追根究柢;談採購,追根究柢;做管理,追根究柢。

  5. 2023年3月1日 · 而這8字也印證了李嘉誠做人處世的基本邏輯。. 鄭世華自承做事要精算每一個環節,務期效益最大化,用最少的錢賺到最大的利益。. 但是為人就不是這樣,要盡可能寬待每一個人。. 而李嘉誠先生的作為,正是這8個字的最佳寫照。. 在購併過程中,他的 ...

  6. 2019年4月1日 · ①如果一個組織是健康的,那每年就會自動成長5%到10%左右,這樣的成長完全不具挑戰性。 ②當組織給我設定了目標,可是我自己通常會在組織的目標上,再向上提升30%,做為我自己的挑戰,因為訂了更高的目標,通常要達成組織的目標,就相對容易得多。 ③加30%設定目標,迫使每個人都要使出洪荒之力才能完成。 (本專欄文章已受飛鵬先生授權)

  7. 2019年8月1日 · 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有做與做完是數量層次;而做對、做好是質量層次,不容易從表面去觀察,需要更進一步的量測方法。 而且做對、做好通常是相關人的感受來決定,所謂的「客戶滿意度」通常指的就是是否做對、做好。 從使用者及被服務者身上觀察他們的反應,就可以找到答案。

  1. 相關搜尋

    鄭曼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