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膠袋日 一項由 香港 環保 團體所發起的全港性環保運動,旨在推動社會關注濫用 膠 所帶來的環境問題,並呼籲大眾減用膠。. 第一次的無膠袋日是在 2006年 4月15日 舉行,得到14間超市及商戶,共1200店舖的支持,主辦的環保團體是 綠色學生聯會 (現名 綠 ...

  2. 膠袋是由薄而具有可燃性的塑膠膜製造而成的包裝袋。膠袋主要用以盛載物件,常見於超級市場、街市、百貨公司、倉庫、垃圾場等。 膠袋的外面可以印刷文字或圖像、作為廣告、宣傳、使用說明等用途。

  3. 佳華百貨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佳華百貨控股(英語: Jiahua Stores Holdings Limited,港交所:0602),於1995年由主席及首席執行官莊陸坤創立,名為「深圳市百佳華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 愛爾蘭
    • 台灣
    • 加拿大
    • 香港
    • 韓國

    2002年3月4日, 成功於六個月內減少90%之膠袋用量,並集得九百萬歐元作環保基金,推動環保。據The British Retail Consortium調查顯示,愛爾蘭徵收膠袋稅後,總塑膠袋用量並沒有改變,愛爾蘭人不過由使用購物膠袋改用垃圾膠袋。另外紙袋、不織布袋等膠袋代替品,對環境污染更嚴重。

    中華民國台灣從2002年7月起,規定百貨公司、便利商店、量販店、超級市場等零售業者,不得免費提供購物用塑膠袋(即至少收費1元台幣)。結果反映實施前平均每天使用購物用塑膠袋共 68,178個,政策實施後平均每天使用量為1,081個,減少購物用塑膠袋使用量比 例達98.1%這部分的收費,計入該商店的營業收入。 台灣要求販賣的塑膠袋厚度較厚,若轉移自備購物袋的顧客比例不夠高,反而會增加塑膠使用量。因此政府除了鼓勵重複使用塑膠袋以外,也將沒有油、水、湯汁等污染的乾淨塑膠袋列為資源回收項目。部分縣市不再實施垃圾處理費用隨水費徵收,改採販賣專用垃圾袋的方式。導致購物時所另外購買的塑膠袋,無法直接用於裝垃圾,但可用於重複裝提商品,如已污損則,可盛裝資源垃圾或廚餘使用。

    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市議會於2009年3月31日通過市府條例第604章的包裝附例,定明由2009年6月1日起,如果顧客在購物後付款時要求索取塑膠袋,零售商便需要向他們徵收費用,每個塑膠袋收費至少5 仙加元。條例涵蓋所有售賣任何種類貨品的零售商戶。有關條例亦定明,零售商不得向顧客提供不符合多倫多市政府回收計劃標準的塑膠袋,例如可生物降解的塑膠袋、可用作堆肥的塑膠袋,或附有金屬物料、扣眼、繩索或硬膠手挽的塑膠袋。

    2007年,香港也有徵收膠袋稅的構思。政府建議每個膠袋收費不少於5角,首階段涵蓋全港5.5萬個零售點中約2000個零售點,針對連鎖式超市、便利店及個人用品護理店。公眾諮詢完成後,《產品環保責任(塑膠購物袋)條例》(香港法例第603章)在2009年4月22日提交立法會審議,法例以三十五票贊成,三票反對獲得通過後,已於2009年7月7日生效,每個購物膠袋會收取不少於港幣5角的稅項。2015年4月1日起全面推行膠袋稅。 實施膠袋收費時,因食品衞生理由而使用的膠袋可獲豁免收費。膠袋如用於預先包裝或構成貨品一部分亦不用收費。此外,隨服務提供而不涉及商品零售的膠袋亦毋須收費。各類豁免及常見例子如下: 為了確保食品衞生,如膠袋只盛載無包裝或非氣密包裝,供人或動物食用或飲用的食物、飲品或藥物 (統稱「食品」...

    韓國環境部在2018年8月2日發表有關禁用塑膠袋的立法修定案,決定將於2018年11月起,大型超級市場和大型商場全面禁止派發一次性塑膠袋。修定案實施地點更包括麵包店,即使是麵包﹑水果等食物也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膠袋,需要付款才會額外提供。

  4. 2022年3月14日 · 佳华百货控股有限公司 ,简称 佳华百货控股 ( 英语:Jiahua Stores Holdings Limited , 港交所 : 0602 ),于1995年由主席及首席执行官庄陆坤创立,名为“深圳市百佳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业务在国内经营各地区连锁商场 [1] ,总部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新湖 ...

  5. 膠袋稅是一個政府對使用塑膠購物袋膠袋)徵收的稅項,目的是為了減少膠袋的使用,所得的收入也有助推動環保(不過香港的膠袋稅可由商戶使用)。

  6. 紅白藍膠袋(中國民間稱為蛇皮袋、民工袋、編織袋)是一種紅色、白色、藍色三色相間的大型平價旅行袋,一般為16-28英寸高。 質料既輕又堅韌,而且耐用及容量大,故常用於搬運的用途。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