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6日 · 中央社記者蘇木春台中6日電就讀幼兒園小班的小凱」,常因不敢舉手上廁所憋便卻因此患有兒童頑固型便秘就醫醫師建議協助孩童養成良好的飲食與排便習慣增加每日運動量降低便秘風險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小凱的父母日前帶他就醫時透露小凱從小就有便秘困擾常會因為害怕而有憋便行為最近剛上幼稚園小班症狀更加明顯先前就醫時醫師建議按時服用軟便劑但因擔心引起副作用和依賴性常選擇自行停藥。 亞大醫院兒科主治醫師陳德慶說明,這類兒童頑固型便秘在門診十分常見,大部份都屬於非結構異常的「功能性便秘」,也就是非先天性疾病造成,與後天的飲食習慣、排便習慣以及小孩的個人特質較有關係。

  2. 2014年8月21日 ·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1日電一名8歲男童腹痛就醫發現右側腹的糞石壓到輸尿管而有水腎跡象追根究底竟是長期便秘而調查顯示4成兒童 ...

  3. 2022年7月14日 ·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肝膽腸胃科黃克章醫師臨床經驗大部分純便秘的患者透過調整其飲食生活形態即會看見排便狀態明顯進步如多攝取水分補充纖維性食物及規則運動。 一般狀況下,人體獲得足夠的水分,便可以保持糞便柔軟並緩解便秘之情形。 水分也可以從飲品或富含水的食物中獲取它,如茶飲、湯品、水果和蔬菜,但限制或避免咖啡因和酒精。 除食物及水分攝取補充,身體太多的停機時間,使便秘情形更有可能發生。 用完餐後,在運動前至少等待一個小時,身體才有足夠時間消化剛進食的食物,且建議每天進行連續步行10-15分鐘數次,或高於此強度之運動,幫助身體消化食物及產生糞便。 如果經以上作為仍然便秘,可能還有其他原因,比如醫療狀況或某些藥物的副作用。

  4. 2023年12月26日 ·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6日電長期便秘族共同的痛即使順利排便總像一顆顆羊便便醫師提醒原因可能是沒修復腸黏膜除了靠益生菌支持黏膜細胞修復減少精緻加工食品注意三餐營養均衡也是關鍵年僅7歲的陳小弟長期有便秘的困擾排羊便便的陳小弟明明做過兒童健檢家人也根據過敏原報告盡量避開可能的過敏原但他腸胃不適的症狀卻始終沒緩解甚至在第2次複檢食物過敏原檢項時出現比前一次更多的過敏原。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青診所副院長蘇聖傑透過新聞稿分享腸黏膜重要性,他說,陳小弟就是因腸黏膜未確實修復,腸黏膜受損形成腸漏症,當吃什麼食物都會穿透腸道黏膜,自然會導致身體產生抗體,進一步出現發炎反應。 一但發生腸漏症,無法單靠不吃過敏原,修復腸黏膜也不能少。

  5. 2023年2月23日 · 台中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邱建銘表示許多消化系統問題都是由情緒壓力衍生經常性腹瀉或便秘是腸道發出警訊大多數人會以緊張或焦慮來反饋給腸道不斷用情緒與腸子抗衡他強調解決便秘最好的方式不是切除大腸而是別用過大的壓力讓腸子失去本身的協調性。 (台中慈濟醫院提供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傳真 112年2月23日. (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台中23日電)旅居澳洲的江小姐個性易焦慮,長期吃瀉藥解便,後來怕無法解便不敢吃東西,她返台求醫,醫師發現她腸子繃得很緊,手術切除部分腸道並開導她放鬆情緒。

  6. 2024年4月30日 · 大腸激躁症又被稱為腸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屬於一種功能性的腸胃疾病,患者常常會有突如其來忍不住的便意感,但是症狀不光是腹瀉,也有可能會是便秘,甚至是交替發生,讓很多患者都懷疑自己是不是罹患大腸癌。 因為症狀複雜不容易診斷,只有不到50%的患者得到適切的醫療幫助,國際胃腸道疾病基金會 (IFFGD)將每年4月,定做大腸激躁症警示月(IBS Awareness Month),呼籲全球民眾共同關心。 花蓮慈濟醫院肝膽腸胃內科主任陳健麟醫師表示,目前在國際間建議採取飲食合併藥物及心理治療的金字塔療法,而花蓮慈也嘗試使用中草藥進行西醫中醫合併治療,研究中發現中西醫合療對於緩解腸躁症症狀的潛力。

  7. 2024年5月21日 · 教育部提醒家長及教托育人員也應多加留意學童及嬰幼兒健康狀況如有出現重症前兆病徵應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