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傷殘津貼 ,俗稱 傷津 、 殘津 或 傷殘金 ,是 香港社會福利署 為 香港居民 的 殘疾人士 提供的福利金,在1973年4月1日起以「傷殘老弱津貼」的名義跟日後的 高齡津貼 一起推行 [1] [2] 。 傷殘津貼分為普通傷殘津貼及高額傷殘津貼兩種 [3] :160 。 截至2024年2月1日,領取津貼者每月可獲2,070港元(普通)或4,140港元(高額) [4] ,並享有 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 底下的票價優惠 [5] 。 此外12-64歲的受惠人每月可領取335港元的交通補助金 [6] 。 歷史. 創立. 傷殘津貼由香港總督 麥理浩 推行 [7] 。

  2. 傷殘津貼 ,俗稱 傷津 、 殘津 或 傷殘金 ,是 香港社會福利署 為 香港居民 的 殘疾人士 提供的福利金,在1973年4月1日起以「傷殘老弱津貼」的名義跟日後的 高齡津貼 一起推行 [1] [2] 。. 傷殘津貼分為普通傷殘津貼及高額傷殘津貼兩種 [3] :160 。. 截至2024年2月1 ...

  3. 序言. 精神病 (症状) 臺灣正體. 此條目介紹的是精神病性障礙等病因造成的症狀。 關於精神病性障礙疾病本身,請見「 精神病性障礙 」。 關於所有以精神症狀為表現的疾病,請見「 精神疾病 」。 「 思覺失調 」重新導向至此。 關於「思覺失調」在香港的另一含義early psychosis,請見「 en:Early intervention in psychosis 」。 「 精神錯亂 」重新導向至此。 關於香港和英語世界過時的醫學及法律術語,請見「 精神病人 (過時術語) 」。 提示 :此條目頁的主題不是 精神官能症 。 維基百科 中的醫學內容 僅供參考 ,並 不能 視作專業意見。 如需獲取醫療幫助或意見,請諮詢專業人士。 詳見 醫學聲明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傷殘津貼 ,俗稱 傷津 、 殘津 或 傷殘金 ,是 香港社會福利署 為 香港居民 的 殘疾人士 提供的福利金,在1973年4月1日起以「傷殘老弱津貼」的名義跟日後的 高齡津貼 一起推行 [1] [2] 。. 傷殘津貼分為普通傷殘津貼及高額傷殘津貼兩種 [3] :160 。. 截至2024年2月1 ...

  6. 殘疾人士登記證 (英語: Registration Card for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俗稱 殘疾證 、 白卡 ,是 香港政府 勞工及福利局 康復服務中央檔案室為香港居住的 殘疾人士 發出的自願申領證件 [1] ,可讓他們證明自身為殘疾人士和他們的殘疾類別 [2] 。. 該證件自1999年起 ...

  7. 2009年11月5日:「殘疾程度達100%的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或「傷殘津貼」受助人的合資格殘疾人士,將會由社會福利署寄出的有關已核實其資格的申請表。

  8. 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04年下發的《關於換發傷殘人員證件的通知》,2004年12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集中為傷殘人員換發新式證件。. 此次換發的有《殘疾軍人證》、《傷殘人民警察證》、《傷殘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證》、《傷殘民兵民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