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6月11日 · 內銀股向來是「食息一族」的心水板塊之一,趁內銀股股價處於較低位置,投資者可考處吸納入市,期望賺息又賺價。 以下本網整合5大內銀股近年表現,希望為讀者提供參考。

  3. 2024年5月10日 · 內銀基本上欠缺增長,優勢是高息,所以如果再升令到股息率貼近5厘水平,吸引力已大減,相信股息率低於7厘時,越升已會越困難。 其他人也在看 鉅亨網 ·

    • Yahoo 財經
  4. 2023年7月3日 · 光大證券國際證券策略師伍禮賢相較看好中國銀行(3988),並稱内銀依然存在吸引力。他表示,近期人行已採取減息措施,四大内銀淨息差現屬於一個比較偏低的水平,就算有淨息差機會處於偏低水平,末與第一季相比,亦不會差得太多。

  5. 2024年4月22日 · 大行看法|東亞李振豪:料恒指16000關有支持 內銀股吸引力顯上升. 東亞銀行首席投資策略師李振豪提到,內地首季GDP勝市場預期,增強市場信心,資金開始流入以往估值較低的板塊,其中內銀板塊與美息關連度較低,吸引力或因此有所提升,而且行業 ...

  6. 內銀的高息特質吸引不少投資者青睞,加上最近業內淨息差穩定且資產質素改善,季績期或能交出不俗成績。 我們從3個圖表比較各十間內銀,看看哪幾間更值得重點關注。

  7. 2019年9月3日 · 雖然隱憂一籮籮,但李振豪直言以中長線投資而言,內銀股息口相當吸引,「過去20年內銀派息比率頗為穩定,現時屬於儲貨時機,但要承受一定短期風險。

  8. 2023年5月17日 · 上周一眾「中特估」概念股下挫,內銀股也無一倖免。不過,「高股息、低估值」的優質資產特性仍存,後市續有機會。 專訪 建銀趙文利 談中外利淡襲來【】 摩根大通認為內銀股的投資邏輯應放在全年的「慢牛」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