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Yahoo字典
    • 1. the Communist Party (CP)

    Powered by Dr.eye

  2. 2021年7月1日 · 台灣看中共百年|「綠共民進黨」:台灣人對中共的誤讀. 撰文:荀文若. 出版: 2021-07-01 07:00 更新:2021-07-05 12:14. 31. 近來台灣網路輿論常將民進黨政府及其相關側翼稱為綠共」,主要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在台灣社會的形象大概已被塑造成只會 ...

    • 中國共產黨不斷中國化
    • 中央集權制度與中國歷史一脈相承
    • 制度設計借鑑中國傳統智慧
    • 中國共產黨治國的傳統思想底藴

    在世人眼裏,中國共產黨一般被稱為列寧主義(Leninism)政黨,這自然是不錯的,因為它說明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來源。但如果只觀察到此,無法真實認知中國共產黨,因為中共已經不斷地中國化,並還在持續地進行中,甚至說沒有中國化就沒有今天中國共產黨。從毛澤東時代起,中共就開始了馬克思主義(Marxism)的中國化轉變,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毛澤東思想並用來指導中共的革命和建設。 實事求是地說,中國共產黨剛開始的中國化具有較多被動的成分,因為其誕生於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之後的年代。彼時的中國在經歷鴉片戰爭及學習西方技術、制度後,始終未能讓國家擺脱內憂外患,於是從剛開始盛行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轉向學習西方文化甚至全面反傳統。許多人片面地將中國傳統文化當作落後的代名詞,認為只有摒棄傳統的包袱,才能讓國家走...

    文化的影響總是潛移默化,生活在文化中的人和組織很難擺脱文化的侵染,中國共產黨及其治下的龐大複雜的國家也不例外。傳承數千年的中國文化雖然在近代遇到挫折,中國共產黨一開始對它也多持批判的態度,但它對中共的影響至巨至大,其中最鮮明的自然非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莫屬。 中央集權制度在中國傳承了2000多年,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立郡縣制,地方聽命於中央的大一統政治格局即已形成。周時代的分封制被廢除,中國進入中央集權與皇權專制時代。此後朝代更迭,皇室易主,但中央集權制度不斷髮展完善,官制日漸完備,皇帝權力越來越大,至明清時期達到頂峰。一種政治體制能夠存在數千年,無疑說明其對於中國社會有較強適用性。 近代中國隨着西方民主共和思想傳入,中央集權專制制度遇到空前挑戰,其中最不為時代所容的君主專制被掃進歷史垃圾堆,...

    中國傳統智慧對中共的塑造與影響,在具體制度設計方面也有鮮明體現。無論是監察委的設立,還是對多黨競爭的排斥,對協商民主的重視,抑或人才選拔制,均不難從中看出中國傳統的影子。 先說中共十九大後在中國鋪開的監察委改革,很明顯這是對中國古代監察制度的學習與再造。監察之職中國古已有之,在秦代開始制度化,中央設有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掌握天下文書和監察。以後歷朝沿襲變革,明清時設立都察院,形成了完整的監察制度。進入近代,孫中山吸取中國古代政治智慧,設立五院體制,監察院是其中之一。現在中共借鑑古代智慧設立監察委,期待由監察委監督官員的權力,可謂是中國古代監察制度在現代社會的再運用。 同屬監察體系的巡視制度也與此相似。巡視是中國最古老的權力監察方式,堯舜禹時代即有「天子適諸侯,為巡守(狩)」,後發展出帝王親自...

    行動源於理念,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全面借鑑中國古代制度和政治智慧,根源於中共對中國傳統思想的認同和繼承。其中對中國共產黨影響至深,塑造了其行為選擇的,應該是經世致用、民惟邦本、天下大同、以德治國等思想。 經世致用思想由明清之際思想家王夫之、黃宗羲、顧炎武等提出,強調學問必須有益於國事,反對不切實際,對後世特別是近代中國影響深遠。鄧小平能在緊要關頭擺脱阻礙經濟發展的極左思想束縛,推動改革開放,並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一國兩制」等新觀念,其背後深層的邏輯應該就是中國近代廣為流傳的經世致用思想。 如天津南開大學副教授盧興所言,中國「民本」思想自古以降一脈相承,《尚書》有「民惟邦本」之訓,孟子有「民貴君輕」之論,荀卿有「民水君舟」之喻,黃梨洲有「天下為主君為客」之議...

  3. 2022年10月21日 · 19. 編者按:10月16日,中共二十大在北京召開。 這是建黨已經超過100年的中共,在成功讓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階段,召開的一次決定今後五年乃至更長時間中國走向的重要會議。 百年以來,中國從曾經分崩離析、軍閥混戰的失敗國家一步步崛起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引發世界百年未有之變局。 這一切的發生與中國唯一的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密不可分。 可以說,伴隨着中國的影響力藉助綜合國力的持續增長在世界範圍內的外溢,認識中國變得越來越重要。 香港作為「一國兩制」之下中國的一個地方特區,其命運早已與整個中國的未來走向緊密相連,更是迫切需要認識中國。 而認識中國的關鍵,便在於認識中國共產黨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1年7月12日 · 深度報道. 與支振鋒對話──香港怎樣曲解中國共產黨? 撰文:黃雲娜. 出版: 2021-07-12 00:00 更新:2023-09-04 18:36. 中國共產黨無疑主宰着一國兩制的命運但大多數香港人對它的認識相當有限有些人甚至仍以半個世紀以前的負面印象來批評中共落後文明十惡不赦可是在一河之隔的內地尤其是中國共產黨黨員的眼中中國共產黨絕對是中立的無偏私的先進的具開放性的時刻以民為主牢記艱苦奮鬥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學習進化的偉大政黨只是香港基於歷史原因和意識形態迷障對其形成認知偏差結果扭曲了對一國兩制的應有認識

  6. 2021年7月2日 · 18. 中共自1921年建黨百年至今,看待台灣的立場有數度變化。 在受到共產國際支持下的建黨初期,面對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曾支持台灣獨立自治、希望台灣能夠脱離日本殖民統治。 當日本戰敗、台灣光復,發生二二八事件後,在延安的中共則發表聲明支持台灣人民「起義」、甚至「獨立」。 國民黨撤退台灣後,中共則喊出了「我們一定要解放台灣」。 此後中共在其「一中」原則之下,從武力解放台灣,到「葉九條」轉變為和平統一,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習近平則更進一步提出「兩制台灣方案」。 中共建黨百年來不同的台灣立場,映照時代變化,一方面是中共遵循共產國際的各國無產階級「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心路歷程。 中共曾經「支持台獨」

  7. 2023年6月16日 · 中國觀察. 拿共產黨批民進黨 馬英九的兩岸格局可以更大更開闊. 撰文:張鈞凱. 出版: 2023-06-16 20:00 更新:2023-06-16 20:00. 24. 馬英九訪陸祭祖行餘波盪漾。 馬英九基金會有意邀請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五所大學50位大陸學生於7月中旬赴台交流訪問,卻遭台方陸委會「冷處理」,私下建議基金會不要送件,稱「不會過」。 國台辦對此亦有回應,呼籲民進黨「不要害怕兩岸青年交流交往,不要讓同學失望、心寒」。 最新的進度是,馬英九基金會已於6月14日向台教育部、陸委會與內政部等相關部門正式送件,強調全力配合相關法規,呼籲台政府儘速同意。 「陸委會越來越像共產黨?

  8. 2021年12月25日 · 國際分析. 各國共產黨漸現生機 俄共還須解答為何物. 撰文:葉德豪. 出版: 2021-12-25 21:00 更新:2021-12-30 15:29. 30. 三十年前隨着蘇聯解體與東歐劇變龐大的共產主義陣營分崩離析美歐等西方民主國家則沐浴在歷史的終結的輝煌之中三十年後中國共產黨已然接過共產主義事業的大旗在帶領國民奮進的過程中向世人展示着另一種政治社會發展的可能。 反觀其他國家的共產主義政黨,或已被歷史淘汰,或陷入持續衰弱乃至改姓更名,或是依舊在摸索前行之路。 借蘇聯解體三十周年之際,本系列通過七篇文章,以數個政黨的經驗與教訓,回溯人們在共產主義影響下的政治嘗試。 各國共產黨・一|生而輝煌的蘇共何以淪落傾頹?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