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9日 · 以下附上衛斯理小說連載的第一篇全文和當年的《明報》版面: 一:將鑽石拋入海的人. (鑽石花 衛斯理著 雲君插圖) 這是一個隆冬的天氣,香港雖然不會冷到滴水成冰,但是在海面上,西北風吹了上來,卻也不怎麼好受,所以,在一艘港澳輪的甲板上,顯得十分冷清。 那天晚上,又是一點月光也沒有,黑沉沉的天上,只有幾顆亮晶晶的星星。 我因為生性喜靜,這天晚上,我又穿着一件厚厚的大衣,可以不畏凜烈的西北風,我在甲板上踽踽地踱着,倒感到這樣的境界另有一番況味。 正當我以為是獨自一個人在甲板上的時候,忽然聽得「嗤」地一聲,我立即循聲望去,只覺在欄杆上,另有一個人倚着,望着海面,那「嗤」的一聲,正是從他那裏所發出來的。

  2. 2018年7月7日 · 王晶的電視劇《冒險王衛斯理》故事取材於《藍血人》和《支離人》,今年書展推出這兩本著作的別注版加插漫畫插圖。 王晶 製作的電視劇《 冒險王衛斯理 》播映以來 ,網民對力斥內容偏離原著, 倪匡 於書展推出兩本加入漫畫插圖的 衛斯理 《 藍血人 》和《 支離人 》別注版,稍後還推出 衛斯理 的少年文學系列,令這個小說人物旋風再現, 倪匡 說:「五、六十年前的故事,原本都過了氣,多得 王晶 ,我看除了 福爾摩斯 之外,都沒有像 衛斯理 般長命了。 」其實長命的還有這位快樂的智慧老人。 「有次在公眾場合有人不懷好意話我聞見棺材香啦! 我話你真的客氣,我點止聞到棺材香,我一半入了土,哈哈! 」 倪匡 量一量心口,表示土已經來到這裏了,風趣幽默的性格,真的逗得人哈哈大笑!

    • 2 分鐘
    • 安置中國難民 提供生活支援
    • 居民流失 結束營運
    • 遺蹟反映教會救濟工作

    倪匡曾透露,某次乘車駛經大坑,看見衛斯理村的門牌,有感名字特別,與其構思的科幻創作不謀而合,便取「衛斯理」作男主角名號及其筆名,令「衛斯理」一名深入民心。不過,坊間對於這條衛斯理村普遍認知不多,或許人們偶爾坐車經過,也會被這特別的村名門牌吸引,不會聯想到村子在五、六十年代曾經歷一時興盛,更是數百難民的安身之所。 戰後香港百廢待興,加上大量難民從中國湧港,單憑政府之力不能滿足龐大住屋需求,當時便陸續出現臨時性質的平房區。邢福增早在八十年代接觸本地教會村落的故事,曾在二oo二年將其研究結集成書,出版著作《願你的國降臨 —— 戰後香港『基督教新村』的個案研究》,敍述不少教會村的發展歷程,當中亦有記錄衛斯理村由開村至清拆的一段歲月。 在一九五三年,香港衛理公會已經向衛理海外救濟委員會申請資助,為難民...

    截至一九七五年,衛斯理村仍有四十五戶合共二百三十多名村民,但隨後村民陸續遷離或移民海外,使居住人數銳減,至八十年代已幾近人去樓空,社區設施亦早已停運。邢福增解釋,跟其他被政府明確收回清拆的平房村不同,衛斯理村的終結是基於人口流失:「該村及毗鄰村落在六十年代遇過幾場颱風,曾多次出現山泥傾瀉,不少村民早已被安置於其他地方或搬走,至七十年代左右村民人數已愈來愈少。」亦由於教友流失,村內的衛斯理堂在一九八八年正式結束。「因為個社區已經散晒,冇人喺度。」 邢福增認為,衛斯理村因着先天的地理因素,未能像循道衛理建設的其他村落,如柴灣愛華村或大窩口亞斯理村等,可以轉型服務社區至今,「平房區本身只是過渡安排,政府後來也陸續清拆愛華村和亞斯理村,但拆完後都會重建公屋,會建立新的社區,所以那兩條村的社堂仍能保留...

    「五十年代是志願服務的黃金時期,香港依靠歐美地區的物質資助,向難民施予援手,提供住屋和教育的服務,當中以基督教和天主教團體佔絕大部分。」邢福增認為,教會在戰後香港的社會建設裏擔任重要角色,衛斯理村的遺蹟正好反映出這段歷史,同時,衛斯理村跟其他平房區一樣,見證戰後難民社會發展史。「如今絕大部分平房區已消失,而衛斯理村跟其他僅存的村落,如美經援、信義不同,不只是得一間間屋,更是一個完整的社區。」 他認為,衛斯理村有其保留價值,「如果可以活化成一個展館,主題圍繞戰後難民社會,抑或是志願機構的救濟工作,讓市民了解當年的艱苦環境,都是一件有意思的事。」他表示,得悉教會仍保留當年衛斯理村製品公司的出品,可供展覽;他甚至提議,可以把村內部分建築物改裝成一個倪匡的「小館」,「倪匡是香港一個很重要的文化貢獻人...

  3. 2018年4月16日 · 最近有兩齣香港班底的劇集開播,一齣是邵氏和優酷的《飛虎之潛行極戰》,另一是王晶和愛奇藝的《冒險王衛斯理》,無綫安排香港觀眾再度成為二輪觀眾。

  4. 2019年3月15日 · 布偉傑與河國榮合作《衛斯理》認識,河國榮之後更介紹他簽約無綫做特約演員。 布偉傑在電影《葉問2》中飾演擂台主持. 當年 河國榮 拍劇拍到悶而離開無綫,布偉傑的出現,正好接棒成為無綫劇集的御用鬼佬,問他為何決定離巢向外闖?

    • 冒險王衛斯理1
    • 冒險王衛斯理2
    • 冒險王衛斯理3
    • 冒險王衛斯理4
    • 冒險王衛斯理5
  5. 2023年6月23日 · 五十年代興起的「男人」和「冒險」,連帶雜誌上引人入勝的冒險幻想小說和繪形繪聲的插圖,到了七十年代,戛然而止。 他們最大的敵人,是一九六九年創辦的《Playboy》(花花公子)。 纖毫畢現的裸體,讓猶抱琵琶半遮面、欲言又止的幻想插圖和故事變得十分「幼稚」。 沒有輸給納粹德軍、食人螞蟻和深山大腳八的「男人」,最後以一種弔詭的方式輸了給「女人」。 所謂「男人冒險雜誌」(Men’s Adventure Magazines-MAM),其實是以男性勞動階級為對象的通俗雜誌,雖然經常聲稱內容為「真人真事」、或某某的自述,但很多都跟一九六三年《明報》頭版宣傳欄說「衛斯理是深諳武術的名家」一樣,宣傳意味多於一切。

  6. 2017年5月13日 · 麥嘉一言觸發靈感 版權五萬逐隻字計. 心水清的倪匡迷不難發現,由泰迪羅賓執導的《衛斯理傳奇》,雖則打正旗號獲官方授權,但故事並非直接改編自任何一本小說,Teddy細說從頭:「我好喜歡『衛斯理』系列,不同故事裏有個統一意念,就是宇宙無限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