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6年7月10日 · (吳鍾坤攝) 「我很容易哭。 高鐵、三跑、港珠澳大橋,一隻又一隻「大白象」,激怒了立法會外示威的人群。 3月高鐵追加撥款通過,隔着玻璃,望着戰友,小麗坐在地上痛哭,「雖然(推翻高鐵撥款)成功機會很微,但一點推進也沒有,我好難過。 劉小麗有點在意。 2014年成立「青年重奪未來」,針對的正是大白象基建,兩年以來,屢戰屢敗。 眼淚換來不是同情,更多的,是批評。 博士不往金鐘大台,手持擴音器到旺角佔領區講馬克思、講社會學。 聽眾不絕,小麗9個小時不吃不喝,遭藍絲阿伯喝罵,退至新興大廈,又遇人擲玻璃樽,類似的事每日都發生。 與此同時,在拆大台的聲勢下,她被指摘「搶光環」,為什麼留下? 「旺角需要人。 「期望管理」 考試留力.

  3. 2016年6月29日 · 是以,學生與我在2014年初成立「青年重奪未來」打大白象基建,我們亦在旺角佔領區成立「小麗民主教室」,因為我知道,如要真正愛護我的學生,需透過參與社會抗爭與實踐,改變社會的問題,還他們一個光明的未來。

  4. 2017年7月14日 · 劉小麗2014年起積極涉足社運,成立「青年重奪未來」,關注政府「大白象工程」。 同年爆發雨傘運動,她曾到不同佔領區,在街頭宣揚民主理念,成立「小麗民主教室」,舉辦街頭論壇,漸為市民認識。 不過,劉小麗最為外界認識是其撐墟市的主張。 去年初旺角騷亂前夕,劉小麗在網民呼籲市民到旺角惠顧小販,一度被指是騷亂推手,但她其後否認鼓吹騷亂。 而她亦「公民抗命」,於街頭親自開檔擺賣被捕。 劉小麗首度參選立法會,取得超過38,000票,擊敗欲競逐連任的黃毓民。 (資料圖片) 同年立法會選舉,劉小麗參選九龍西選區,主張民主自決,承諾一旦當選,願意捐出一半薪金予基層組織,同時又提出全民免供款退保,結果免供款退保建議惹起爭議,最終劉小麗於選前收回有關免供退保的宣傳品。

  5. 2018年9月21日 · 答案好簡單:我們背後的是極度不公義的體制,官商權貴蠶食我們原有透明、廉潔的制度,將資源投放在小市民無法受惠的大白象基建上。 問是非,分真假

    • 學術背景
    • 政治主張
    • 社會參與
    • 2016年立法會選舉
    • 2018年11月立法會九龍西補選
    • 事件

    劉小麗中學曾就讀英華女學校以及寧波第二中學(曾與游蕙禎同期的母校同學),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專注研究文化社會學,獲頒社會科學學士學位、哲學碩士學位(社會學),以及哲學博士學位(文化社會學及歷史社會學)。她曾於香港中文大學任社會學擔任導師近十年,研究範疇包括:文學與香港社會的關係、愛情、親密及世代問題。教授社會學理論、香港社會、社會問題、性別議題等科目。她其後加入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專上學院,任社會學及文化講師。 她由2014年開始積極全面投入社會運動,當時協助一批年青人創立「青年重奪未來」,反對大白象基建,爭取全民退休保障。她在雨傘運動期間,成立了「小麗民主教室」。

    劉小麗在她的《神話與絕望—當代香港小說的文學社會學分析》中認為「解放進步的先決條件首先便是對文化價値的重新關注和建設,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社會成員才能建立和掌握自我主觀世界的合理秩序,並且透過溝通對話尋求群體之間的共識。」、「無論輕言理想抑或玩世不恭的犬儒嘲弄態度,實質上都無法認淸一個簡單的事實: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鴻溝,真正得以塡補和連繫的唯一可能乃在於建造性的實踐行動。」 劉小麗政治行動的框架基於對文化價值重建的關注,以及對政治實踐的重視。對於香港的二次前途問題,劉小麗提出「自決自強」,認為先要把社會從經濟、社區、文化、以至公民意識各方面提升強化,讓人們在此可以過着自主生活,使香港成為有國際實力的宜居城市,與其他國際城市結盟,香港才能有實力在中國面前勇敢無懼地自決前途。

    2014年發生劉進圖遇襲案後,劉小麗有感社會變得越來越令人擔憂,於是全面投入社會運動。在一批舊生和年輕人的邀請下,共同成立了「青年重奪未來」,她表示「希望在赤色力量和資本籠罩下的香港,重奪香港的未來」。後來經歷雨傘運動,有感香港民間民主教育的重要性,於是在運動期間成立「小麗民主教室」。後來把教育工作轉化為直接行動,參與不同形式和主題的公民抗命。 劉小麗積極投入香港社會運動,2014年與舊生成立「青年重奪未來」,希望把政府在公共財政上,從透過大白象基建,政府向紅色資本及大財團作利益輸送的倒行逆施狀況中改變過來,做到尊重民生,實行全民退保及大專生學費減免。由一個大專講師走出象牙塔,是因為看到這幾年來,自葵涌貨櫃碼頭工潮、劉進圖遇襲事件、大白象基建、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等事件中,令她發現從經濟、文化以...

    劉小麗在2016年立法會選舉參選九龍西,與參選新界西的朱凱廸、香港島的香港眾志羅冠聰於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組成民主自決選舉共同陣線。後以選區內第三高票(非建制派第一高票,38183票)當選。後來因宣誓風波,在2017年7月14日香港高等法院原訟法庭裁定宣誓無效,劉小麗與另3名民主派議員資格喪失。

    2018年10月2日,劉小麗報名參選11月立法會九龍西地方選區補選,同日前民協成員馮檢基及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前政治助理陳凱欣亦宣布參選。劉其後於10月12日被選舉主任取消參選資格。工黨李卓人則早已在劉被選舉主任取消參選資格前報名參選,「以防選舉主任在報名期最後一刻才宣布取消劉小麗的資格而使泛民主派失去機會」。獲知劉小麗被取消資格後,李卓人隨即成為替補人選(Plan B)取代劉小麗作為泛民主派的唯一候選人。 2020年5月21日,這次選舉中被裁定提名無效的劉小麗選舉呈請勝訴,陳凱欣被判為「非妥為當選」。

    職稱問題

    部分傳媒自2016至2018年,每逢提及劉小麗的工作職位時,都會稱她為「大學講師」,但劉小麗其實只是在香港專上學院擔任講師,所以只能稱作「大專講師」,而不是「大學講師」,但兩年來,劉未主動向記者提出糾正,或者在社交平台撰文澄清。

    免供全民退保風波

    在「全民退休保障」的立場上,劉小麗向來倡議「學者方案」,由政府、僱主、僱員三方供款。但在2016年9月臨近選舉日時,劉小麗在最新的選舉文宣中印上「爭取免供退保」口號,一改原來「三方供款」的立場。理大應用社會學系講師鍾劍華批評劉小麗為了選票,騎劫學者方案,往自己臉上貼金,沒有誠信,並表示劉小麗其實從來不是全民退保學者方案的倡議人,一次核心會議都未參加過,最早簽名支持的亦不包括她。 2016年9月3日,小麗民主教室在面書發表《收回「免供退保」宣傳品及道歉聲明》,表示由於團隊「在製作一批宣傳品時,未意識到一些僅屬討論性質的建議不應當成政治訴求,加上我把關不力,印製出有『免供退保』口號的宣傳品,使有份爭取的有心人感到我放棄了一直以來的堅持。作為學者方案首批聯署人之一,未注意到此舉或會影響民間整個爭取退保的策略,對長期以來爭取全民退保的有心人造成冒犯,我在此深深致歉。」

    立法會宣誓風波

    2016年10月12日,劉小麗在宣誓以默哀形式5秒讀出一個字,歷時12分46秒,打破了立法會宣誓時間紀錄。她在首次宣誓時,首先發表聲明(其個人認為相關聲明是她真實的宣誓內容):「本人劉小麗謹以至誠,向香港市民承諾:本人由街頭進入議會,定必秉承雨傘運動命運自主精神,與香港人同行,連結議會內外,對抗極權。我們要活在真誠磊落之中,打破冷漠犬儒,在黑暗中尋找希望,共同開創民主自決之路。推倒高牆,自決自強!」,及後才開始讀出原本規定的誓詞,但陳維安隨即指正稱,劉更改宣誓內容,劉回應指「無呀」後,隨即自行開始第二次宣誓,但她每讀出一個字,均停頓約3秒後,再讀下一個字,期間何君堯在座位高呼,要求劉小麗「停止愚昧行為...無法接受...我抗議」;至誓詞最後部分,劉小麗自行加上「落實墟市政策」等字眼,全程耗時12分24秒。翌日她在面書和報章刊出一篇《劉小麗:慢讀是要彰顯誓詞的虛妄》文章,解釋自己的慢讀行為:「昨天,我將官方誓詞逐字宣讀。誓詞變成九十多句毫無連貫性的句子,沒有任何組合、連結及意義,令聽眾無法聽到任何句式及語氣。這樣,一切意義就純是觀眾自行分句,主觀判斷造成的憶測而已。這個做法是為了彰...

  6. 2018年12月1日 · 劉小麗認為,為了抗衡這套建制新武器,民主派未來應盡快建立一套整個陣營光譜都接納的「新政治論述」,同時尋求與新生代組合,「民主運動一定要有新起點、新戰場、新策略。

  7. 2016-11-14 福利事務委員會會議安老服務計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