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劇編劇家唐滌生一生創作 400 多齣粵劇作品,《洛神》、《帝女花》、《紫釵記》、《再世紅梅記》等經典劇目皆出自唐滌生之手,更與「任白」等粵劇名家合作無間,打造了香港粵劇的獨特風格,為粵劇發展打下穩固基礎,堪稱傳奇。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唐滌生(1917年6月18日—1959年9月15日),原名康年,香港 粵劇劇作家,籍貫是廣東 香山(今珠海市 家灣),吉林省寧安縣出生。 他能糅合 文學 與 電影 藝術,為粵劇藝術的發展做出了不少貢獻。

  3. 唐滌生 (1917年6月18日-1959年9月15日),中山縣家灣鎮人(今珠海市香洲區家灣鎮)。. 出身於海員家庭,於黑龍江省。. 民國24年 (1935)返鄉入讀私立總理紀念學校 (今中山紀念中學),適逢“一二九”運動爆發,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被推選為罷課與護校 ...

  4. 2017年8月7日 · 【明報專訊】唐滌生在二十年的創作生涯中,寫下了四百四十八個粵劇作品,而「唐劇」自面世以來,經歷超過半個世紀,在紀念唐氏誕辰一百周年的今天,仍然歷演不衰、回響不絕,當中《帝女花》、《紫釵記》不少名句、名曲觸動無數心靈,既為香港粵劇創造

  5. 唐滌生(1917年6月18日—1959年9月15日),原名康年,香港 粵劇劇作家,籍貫是廣東 香山(今珠海市 家湾),吉林省寧安縣出生。 他能糅合 文學 與 電影 藝術,為粵劇藝術的發展做出了不少貢獻。

  6. 2013年10月9日 · 唐滌生一生寫了四百四十六個粵劇劇本,不少已成經典。 在這些劇本中,有創作,有改編,題材豐富多變,但多以寫情為主。 以情動人,刻骨銘心。

  7. 2016年9月12日 · 1938年,唐滌生寫成第一部粵劇作品《江城解語花》,從此開啟了他的編劇生涯。 隨后,唐滌生苦心鑽研南海十三郎、馮志芬、謝漢扶等人的作品,融會貫通,自成風格。 到了50年代,其編劇技巧已鋒芒漸露,成為炙手可熱的編劇家。 陳教授說,1956年任劍輝與白雪仙、羅致等人成立「仙鳳鳴劇團」時,唐滌生被聘為駐團編劇,隨后撰寫了一系列改編自元代雜劇、明清傳奇的劇本,寫下了香港粵劇史上最輝煌的一章,「仙鳳鳴」也因此成為最受歡迎的粵劇團。 他稱,「唐滌生雖並非生在香港,但他的創作生涯以香港為根據地,亦曾與幾乎所有香港紅伶、作曲家、伴奏樂師和班政家為合作夥伴,其中就包括薛覺先、馬師曾、陳錦棠等人,稱得上是香港卓越的編劇家。

  8. 2020年1月16日 · 粵劇編劇家唐滌生一生創作 400 多齣粵劇作品,《洛神》、《帝女花》、《紫釵記》、《再世紅梅記》經典劇目皆出自唐滌生之手,更與「任白」等粵劇名家合作無間,打造了香港粵劇的獨特風格,為粵劇發展打下穩固基礎,堪稱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