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創作於唐代(西元618年~907年)的詩

      • 唐詩 泛指創作於唐代(西元618年~907年)的詩,也可以引申指以唐朝風格創作的詩. 唐詩 上承魏晉南朝詩,下開宋詩,唐代也被視為中國歷來詩歌發展最盛的黃金時期,因此有與宋詞並舉之說.
      dictionary.chienwen.net/word/1e/ad/4d406b-唐詩.html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唐詩 泛指創作於 唐代西元618年~907年的詩也可以引申指以唐朝風格創作的詩。. 唐詩上承魏晉南朝詩,下開宋詩,唐代也被視為中國歷來詩歌發展最盛的黃金時期,因此有與 宋詞 並舉之說。. 唐代以後,唐詩的選本、選集不斷湧現,現今流傳最廣的是 蘅 ...

  3. 唐詩 泛指創作於 唐代 (西元618年~907年的詩也可以引申指以唐朝風格創作的詩。 唐詩上承魏晉南朝詩,下開宋詩,唐代也被視為中國歷來詩歌發展最盛的黃金時期,因此有與 宋詞 並舉之說。 唐代以後,唐詩的選本、選集不斷湧現,現今流傳最廣的是 蘅塘退士 編選的《 唐詩三百首 》。 清朝 康熙 年間的《 全唐詩 》整理收錄了二千二百多名詩人超過五萬多首唐詩。 興盛原因 [ 编辑] 中國在 魏晉南北朝 後,文學的地位獲得提升,上層社會寫詩或創作文學的風氣盛行。 而之後的 南朝 宋齊梁陳,詩之發展更越漸完善、成熟,並為之後唐詩開闊詩的領域與變化奠定基礎。 而 唐朝 前半期社會安定,經濟富裕,文人來往和百官遊讌,故也使酬唱傳誦蔚為風氣。

  4. 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甚廣的唐詩選集編者是清朝的孫洙蘅塘退士與其夫人徐蘭英成書於乾隆年間公元1763年 [1]。 道光 年間,上元女史 陳婉俊 (字伯英)與其弟 陳晉蕃 補注。

  5. 唐朝詩人寒山子詩:「有箇王秀才笑我詩多失云不識蜂腰仍不會鶴膝平側不解壓凡言取次出我笑你作詩如盲徒詠日。 」在這裡,寒山子的「平仄」就是寫成「平側」。 值得我們進一步留意的是,這首詩通篇押入聲韻,韻腳「失」、「膝」、「出」、「日」等字,都是「緊收束」的入聲,用國語來唸,就沒入聲字的韻味了。 因為平聲「平道莫低昂」,聲調不高也不低,平平又牽很長,適合做韻腳以方便放聲吟哦,所以漢詩,尤其是唐朝的近體詩,大部份是用平聲的字來做韻腳,感情可以牽扯得很長。 我們來聽一首仄起的七言律詩,

  6. A. 唐代詩歌的繁盛是多方面的。 從數量上看,僅據《全唐詩》所錄,就有詩人二千二百多人,作詩的人遍及各個階層,湧現了大批名家;從品質上看,直到今天,學者們都認為唐詩最為成熟、最為輝煌,是寫詩必須學習的典範;從傳播上,詩歌和唐人的日常生活關係密切,一首好詩寫出之後,民眾紛紛傳抄、傳唱,流傳甚廣。 總之,唐代是詩歌大普及的時代,詩歌鼎盛的時代。 前代詩歌打下的文藝基礎、統治者的大力提倡和以詩取仕、庶族士人的加入與創新,以及波瀾壯闊的唐代社會提供的豐富素材,共同造就了唐詩的繁盛。 唐詩的發展經歷了初唐(公元618—712年)、盛唐(公元713—765年)、中唐(公元766—835年)和晚唐(公元836—907年)四個時期。

  7. 1765年. 維基百科 條目 ︰ 唐詩三百首. 蘅塘退士原序 [ 編輯] 世俗兒童就學,即授《 千家詩 》,取其易於成誦,故流傳不廢。 但其詩隨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絕二體,而唐宋人又雜出其間,殊乖體制。 因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每體得數十首,共三百餘首,錄成一編,為家塾課本,俾童而習之,白首亦莫能廢,較《千家詩》不遠勝耶? 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 請以是編驗之。 五言古詩 [ 編輯] 元結 賊退示官吏. 王昌齡 同從弟南齋翫月憶山陰崔少府. 王維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王維 送別. 王維 青谿. 王維 渭川田家. 王維 西施詠. 岑參 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 李白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月下獨酌. 李白 春思. 杜甫 望嶽.

  8. 你想要學習唐詩三百首嗎?這裡有一個最好的網站,讓你可以欣賞唐代名家的詩作,並且學習詩歌的背景、讀音、句法和鑑賞。你還可以聽到吟詩的聲音,看到美麗的繪畫和書法,感受唐詩的韻味和藝術。快來加入中國文學網路系統-唐詩三百首的大家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