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3日 · 台灣和平「獨立」是美國最大的利益,台灣和平統一是中國最大的利益。. 但是我們要尋找更好的保護台灣人民利益的路徑。. 針對菲律賓近期在南海的「發難」也是如此,對中國而言是意願問題,而非能力問題。. 在「520」前夕,民眾黨發起集會抗議 ...

  2. 2021年9月6日 · 全人教育·全方位學習. 為完善「全人教育」這理念,筆者於2017年倡議「全人教育十育觀」,即「身心靈德智體群美事情」。 「身」:養身養生教育(可除病健康長壽) 「心」:正向心理教育(可勇敢面對挑戰) 「靈」:靈性修行教育(可逍遙共悟人間) 「德」:品德性情教育(可體味世道人心) 「智」:智慧思維教育(可建構人文科技) 「體」:強身健體教育(可強健身心體魄) 「群」:合群利群教育(可社交擴至國際) 「美」:愛美審美教育(可美化活化生活) 「事」:生涯規劃教育(可促進多元事業) 「情」:情意真愛教育(可感通呼應無限) 全方位學習的目的. 「全方位學習」矢志為學生組織更多走出教室,在真實情景、實際環境、貼近生活的學習機會,為學生創造多元化、活潑有趣,富動感的體驗式學習活動。

    • 從認識到改變世界
    • 怎樣才是「關心」?
    • 三種「為什麼」

    我們為什麼要關心時事?常識告訴我們,當然要關心社會,這是我們的事,認識問題及通識都是希望改善社會,透過認識,讓世界愈來愈好。從某意義來說,這是不無道理的。 馬克思有一種講法十分重要。他在讀德國哲學家費爾巴哈時,寫了12條提綱,其中一條是──「哲學家很多時候往往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釋世界,但最關鍵一點是要改變世界。」很多革命理論,包括香港的社會運動,都受到這類思想的影響。當然馬克思不是第一個持改革看法的哲學家,但他是令過去百多年的世界翻天地覆、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其中一位。 另一位二十世紀的保守派政治哲學家史特勞斯(Leo Strauss),也提出了對政治的重要看法。史特勞斯和馬克思都是猶太人,因為逃避納粹黨的緣故,去了美國。他提出一個問題,為何我們會有政治行動?如大家滿足於現狀,我們都不用改變和採...

    若細心再思考,怎樣才算是「關心」?一般的關心是,知多一點可更有深度,令考試獲高分,或考進更好的大學,進而將來找更好的工作,諸如此類。以上的關心全不是錯的,但並不足夠。若要認真去認識世界,認識自己,認識事情,只是功利的關心是不足夠的。 認真地想,所謂「關心」,究竟是什麼一回事? 當我們有疑惑時,我們會問為何?當我們問為什麼的時候,「為什麼」究竟是意指什麼?這樣哲學性反思便出現。很多時候西方的哲學,他們往往會問一些最根本的問題:究竟什麼是「 為什麼」 ?當我們問為什麼時,可能「為什麼」本身會有幾個不同的意思。舉時事作為例子。說回六七事件,當時被放火燒死的名人林彬的角色是很重要的。我在商業電台工作的時候,他的照片每天都掛在辦公室中央。對商台來說,林彬是烈士。林彬是一位很有名的商台廣播員,參與《大丈...

    在這件事件中,當我們問為什麼時,至少有三個完全不同意思的層次。第一個問題,究竟林彬是如何死的?他如何致死,可從科學角度解釋。當人的身體燒傷至一個程度會致死,這全都是物理、生物、化學的知識去解釋。但這種解釋沒有探討其社會事件的意義,它只提及一些物質上的變化,由生命如何過渡到死亡。生物學上對生死有一種解釋,需以科學知識理解。 而另外一個「為什麼」,關注為何會發生這件事件的因由作出提問。若以中性方法解釋出現原因,並不遽下強烈判斷,以敘述性強的講法,來分析六七事件,可以說由於當時發生了一件動盪事件,社會上出現了至少兩個敵對陣營,其中一方認定林彬是敵人,向他發動致命襲擊,這是比較中性的解釋原因。但這敘述性解釋仍不夠,因為我們認識社會問題,還包括對與錯的價值判斷,以及其背後的理據。這種的「為什麼」,主要...

  3. 2017年3月14日 · 當你走完整條文物徑,便會發現此區中西宗教並存,中外建築輝映,擁有多元文化特色。. 作者: 陳天權. 2017-03-14. 城市考古. 標籤: 崇謙堂 鄧氏圍村 龍躍頭. 龍躍頭文物徑的圍村以覲龍圍保存最完好(作者提供). 提起粉嶺龍躍頭,大多數人只想到鄧氏的古老圍村 ...

  4. 2016年11月16日 · 如果一切重來 歷史將如何改寫 按陳冠中的說法,國民黨大勝林彪軍隊,承襲了中華民國在中國的基業。 毛澤東及其黨羽被趕到克里米亞島流亡,史大林大怒,要懲罰毛氏的錯誤的革命路線,以後不知所踪。

  5. 2021年12月1日 · 國史教育中心「名家講座」邀請李美賢老師主講「中華文化的探本溯源」,從日常生活的用語,用最深入淺出的方式,追溯文化源流;藉器物解釋歷史,令過去的時代彷彿一下子「活」了起來!. 李美賢老師對古代服飾與文化的關係深有研究。. 「收而不 ...

  6. 2021年12月7日 · 中華歷史的探索 〈隔水觀音〉(1981)是余光中「香港時期」另一本重要的詩集,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對歷史和文化的探索」。 「由思鄉、懷鄉,轉到對中華歷史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