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8月19日 · 到底是甚麼意思? 不用再左猜右猜,以下就教你地產界買賣術語! 摸貨即是確認人(Confirmor)持有的單位。 假設業主以100萬元將物業賣給買家A,買家A在沒有樓契的情況下,於成交期前以$150萬元再轉售給買家B,從中購取$50萬差價。 買家A便是「確認人」,而該單位則為「摸貨」。 小知識: 隨著金管局進一步收緊 按揭 成數,加上辣稅出台,炒家摸貨的情況銳減。 留意摸貨始終存有一定的風險,「摸上摸」交易鏈中只要有一人撻訂,便會做成相關買家嚴重損失。 加上部份銀行未必願意接受「摸上摸」物業之按揭貸款申請,各位入市前記得要識別賣方是真業主還是確認人。 麵粉價. 「麵粉價」便是指地皮的呎價,而「麵包價」便是指 樓價 。 為甚麼呢?

  2. 2024年3月1日 · 政府於2月28日公布最新的財政預算案,正式宣布「撒辣」,即日起所有住宅物業交易無須再繳付買家印花稅、新住宅印花稅及額外印花稅,望能刺激樓市成交量。 如打算趁此機會「上車」置業,除了稅項外,也應留意承造按揭先必要條件「火險」所需保費,隨時讓大慳15萬! 甚麼是火險? 誰需要買火險? 很多人以為火險只保障火災意外造成的損失,的確,火險既可指「火災保險」,保障特定物業的火災意外(例如工廈),但市面上的話火險皆為「樓宇結構保險」的俗稱,亦即本文所指,保障的物業結構範圍,通常包括地板、天花板、牆壁及其他結構等等,而且一般也保障物業因為火災、雷電、火災、颳風等天災,而造成的物業結構損毀所帶來的損失。

    • 不要左右逢源約睇樓
    • 留意單位用途及有否改建
    • 注意大廈短期內是否有維修
    • 留意單位景觀與座向
    • 檢查電源開關及漏水等問題
    • 簽約前先查冊

    準買家跟物業代理睇樓後,通常都會被要求簽署一份「地產代理協定」(分買與租兩種),即是俗稱的「睇樓紙」。協議上會清楚列明準買家參觀的日期、具體單位位置、佣金條款等資訊,而該協定一般會簽署三個月有效期,準買家要留意的是,在簽過協議後,若要買或租入所參觀過的單位,一定要跟你已簽協議的地產中介公司辦理,如在有效期內經另一間中介公司或自行向業主洽購,原本已簽協議的中介公司則有權向簽署人追討應得的佣金(一般為樓價1%)。

    物業代理帶客戶睇樓時,一般都會提供單位相關的資料資訊,如單位原來的平面圖、單位的樓齡、實用面積等。準買家可以從原單位平面圖中看到該單位是否有改建過,間隔結構有否改動,有否違反建築物條例、物業是否佔用公用地方等。如有懷疑可以要求代理協助查詢,代理是有責任告知客戶樓盤單位的相關資料。若真的涉及改建,那麼準買家在簽署房屋交易合同前,有理由要求業主將單位還原至原本的間隔。另一方面,準買家還需查清楚單位的用途是否符合入伙紙及大廈公契的規定,如入伙紙指定為非住宅用途的單位,不可作住宅用途;反之亦然。

    買舊樓一定要注意大廈維修保養問題,準買家需清楚留意整棟大廈是否有計劃或在短期內進行全面維修,如更換電力裝置,升降梯電纜、油刷外牆、防水工程等,這些都有機會導致準買家購入單位後有一筆額外的開支。 需長開冷氣導致電費大增之餘,又不環保,亦要更頻繁進行冷氣清洗。若確認大廈即將進行維修工程,則應查詢每戶單位需分攤的費用為多少,不言而喻,戶數多的樓盤每戶分攤的費用自然較少,而戶數少的樓盤每戶單位則可能支出較大的費用。當然,你也可以在簽署交易協定前與業主協商好,大樓的維修費用是由哪一方負責。

    參觀單位時,要留心觀察其景觀與座向。景觀方面,需留意樓盤附近是否有其他樓盤或基建正在興建,這有可能會影響單位日後的景觀與開揚程度,而且由於施工時間一般較長,很可能入住之後仍然受到施工噪音和塵埃污染影響。不過,並非有弊就無利,如果樓盤周圍興建的是大型基建工程,比如地鐵站等設施,對於樓盤日後的升值潛力則有很大的推動作用!而座向方面,則是要留意單位是否有西斜問題,一到下午陽光猛烈,屋內就又熱又曬。需長開冷氣導致電費大增之餘,又不環保。而向北的單位則容易潮濕發霉,陽光少,冬冷夏熱。

    為了避免遇到「化妝樓」(即利用翻新裝修來粉飾單位的瑕疵地方),準買家需逐一檢查屋內所有電源開關能否正常運作,輕搖插座檢查有否鬆脫。另外,還需檢查水龍頭及沖廁,看看水喉有無問題,因為水喉壞了,維修成本是非常高。而漏水又是另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準買家應該多留意窗邊、天花板位置,看看是否有漏水痕跡,倘若滲水位在樓上,還有機會與樓上住客糾纏漏水問題,因此準買家要考慮清楚,以免日後受到不必要困擾。 如果不幸遇漏水問題(如廁所漏水、水龍頭漏水),就要安排水喉匠師傅上門維修,解決滲漏問題!

    睇樓後,準買家可以要求中介提供一份最新的該單位的土地註冊處資料,查看有關大廈業權分配、入夥年份、原業主姓名、歷史成交記錄及按揭情況等。瞭解清楚單位是否已有按揭、抵押、法庭命令、建築命令、租約、訴訟或其他登記為產權負擔的專案。 延伸閱讀: 入市備忘 首期以外支出|入市二手樓流程 轉讓契 VS 送讓契 |遺產物業繼承 管理費知多啲 最新動態 成交個案|樓市新聞|美聯樓價指數|鐵路盤行情 賣樓錦囊 賣樓費用清單|賣樓流程

  3. 2023年6月5日 · 月薪要求更高. 除了按揭成數要降低,連租約單位在供款與入息比例及壓力測試方面較為嚴格。. 若自用物業的供款與入息上限為50%,壓力測試下的供款與入息比率上限為60%時;而連租約單位需要各減10%,供款與入息比率為40%,壓力測試下的供款與入息 ...

  4. 2024年4月22日 · 出租流程及注意事項. 1 先把放租的單位收拾整潔. 通常整潔、可即租即住的單位,可較快租出,因此可事先聘請 鐘點 做 入伙前清潔 。. 同時,由於放租後業主不能隨便入屋,所以出租前要先拍下單位情況,方便未來連租約出售物業,或現租約到期前 ...

  5. 2019年11月25日 · 答案是肯定的! 本篇就是介紹合理省稅的攻略,簡單易懂地告訴如何省稅。 一、直系親屬轉讓,輕鬆省稅上百萬。 現時政策統一第二套房的印花稅為15%。 即是如果香港永久居民買家名下本身有套房或聯名擁有,再買房子就要付印花稅15%。 一個聰明的方法是先將本身單名或聯名的房子轉名給近親,恢復“ 首次置業 身份”,就可以避免高達15%的額外印花稅。 在香港,將物業內部轉讓予近親是一個合法途徑以購買物業和節省稅項。 在現實買房當中,就有許多聯名契約的業主相繼除名,合理避開高額稅款。 如果你準備趁低吸納,就需要提前做好準備了。 具體如何轉讓? 以聯名或個人名義持有物業的人士,可透過內部轉讓(出售)的方式,將持有物業的業權轉名給同樣是香港永居身份的直系親屬,例如父母、兄弟姊妹、配偶、子女等。

  6. 2020年11月23日 · 電視真人騷節目「你想做業主」以真實個案分享買樓初哥遇上的難題,第1集講述月入共4萬的情侶希望買入一個460萬的二手私人單位,但老公為自僱人士...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