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1年7月21日 · 除石澗外俗稱地龍的地下引水道同樣是尋幽探秘的熱門地有行山人士更不惜犯險進入地龍禁地冒險若不幸遇上山洪暴發恐隨時送命不過監管地龍的水務署一直闊佬懶理」,兩年來檢控違例前往地龍的人士只得一宗立法會議員直指輸水隧道的保安措施不足易令行山客誤墮死亡陷阱。 地下引水道水流湍急,一旦山洪暴發,「鑽地龍者」隨時被洪水沖走。 文:陸瑋濠、張美琪 圖:葉華英. 「地龍」是將山澗流水引入水塘的地下引水道,屬於水務設施,任何人進入即屬違法,但不少人仍自恃冒險、貪方便及抄捷徑的心態去行「地龍」。 網上經常可看到有關到「地龍」尋幽探秘的分享內容,當中以深井聚水塘、大欖涌水塘及石壁水塘等較受歡迎,不少網民更在討論區及網誌張貼前往「地龍」摸黑探索的相片。 立法會議員劉秀成.

  2. 2014年5月29日 · 水務署用作將食水引進各個水塘的地下引水道俗稱地龍),竟淪為部分騎單車人士的私家隧道有人千辛萬苦扛車硬闖拍照留念並於網上分享威水史」,全然罔顧自身安危更有機會負上刑責。 法律界人士警告,擅闖者本身已犯法,若將相片上載至網上等於留有證據予當局檢控。 單車團隊呼籲車友勿以身試法,並建議政府加強教育單車安全意識。 不過,負責監管的水務署過去三年零檢控,強調若闖入引水道即屬違法,可判囚兩年。 有數名單車友闖入俗稱「地龍」的引水道,更將「威水史」上載網上分享。 (互聯網圖片) 本港近年興起單車熱,無論公路上、單車徑,甚至郊野公園等亦見到車影處處;而車友的玩法愈見刁鑽,明知犯法亦要硬闖禁地。

  3. 2010年2月1日 · 大欖引水道全走 穿越地龍過深井. 日期 : 2010年1月31日. 人數 : 2 位 (YSWong & Winnie) 步程 : 5 小時. 路線行程 : 於青衣乘312小巴至老圍路口起步,沿車路前走經圓玄學院後山小徑往城門引水道,左轉沿路行至荃錦公路下落,接下花山大欖涌引水道起點,慢步前行途經 ...

  4. 東張西望地龍探險隨時無命 千祈咪試行山人人都去,每到假日行山徑隨時旺過旺角! 有人就轉去地龍探險而且仲好流行添原來地龍即是地下引水道入面漆黑一片危機四伏而且亂入地下引水道係違法千祈唔好以身試法呀! #東張西望 #地龍探險 #引水道 #危險路線 #郊野公園-----------------------...

    • 6 分鐘
    • 121.8K
    • TVB (official)
  5. 地龍即地底輸水隧道或地下引水道. 泛指郊區接連地上引水道穿越山嶺進入水塘集水區之輸水隧道; 地龍長度,有短至數十米至數公里也有,一般行山人士多用以作接駁路線,只有少部份人士以探險性質前往。 地龍並不是甚麼秘密地點所在,測繪處出版的HM20C系列地圖內,亦有本港地底輸水隧道位置。 可是,並非所有地龍均可通行,部份地龍出入口呈直井狀,或位於供水系統建築物內。 本港郊野可供通行及行山人士普遍穿越地龍位置如下: 黃泥墩水塘. 大欖涌水塘. 深井聚水塘. 石壁水塘. 雙鹿石澗 → 進入. 危機評估. 地龍位置偏僻,且位於山嶺地底中,萬一遇上意外,求援困難。 地龍中並無退路,如遇洪水湧至,則必會被洪水沖走。 其他潛在危險包括:中途可能有石塊、地面凹陷,使腳部受傷;

  6. 2020年6月21日 · 俗稱地龍的地下引水道用作疏導雨水及防洪抵禦暴雨目前水務設施條例禁止市民進入此類水務設施如違法最高刑罰為五萬元及監禁兩年不過日前多次有人在網上的行山群組發佈在地龍的打卡照片甚至有人拍攝了影片教授前往地下引水道的方法相關影片更有超過6,000次觀看次數記者於星期五19日到位於離島及新界西的兩大熱門地龍視察。 據現場所見,離島一條「地龍」入口有欄杆圍住,但入口內前往排水道的樓梯則沒有被鎖上。 除這一個入口外,「地龍」其實可經另一邊沙灘進入,毫無阻擋。 採訪當日,引水道內的水幾乎乾涸,內裏漆黑一片。 但引水道外面貼有告示,警告隧道隨時有洪水洶湧沖出,提示市民切勿逾入,免生危險。

  7. 2014年5月28日 · 水務署用作將食水引進各個水塘的地下引水道俗稱地龍),竟淪為部分騎單車人士的私家隧道有人千辛萬苦扛車硬闖拍照留念並於網上分享威水史」,全然罔顧安危更有機會負上刑責法律界人士警告擅闖者本身已犯法若將相片上載至網上等於留有證據予當局檢控單車團隊呼籲車友勿以身試法並建議政府加強教育單車安全意識。 不過,負責監管的水務署過去3年零檢控,強調若闖入引水道中即屬違法,可判囚2年。 近日網上瘋傳多張「單車鑽地龍」的相片,地龍內漆黑一片,地下水流湍急,有人推着單車擅闖水務署轄下的地下引水道拍照留影,當中以大欖涌水塘、大埔船灣淡水湖及元朗雷公田等地龍較熱門。 記者日前與形動單車隊經理及教練陳政烜及1名隊員,親身走訪部分熱門地龍外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