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基督教救赎论是有关 基督教 对救赎的哲学理论,指基督教信仰中有关耶稣基督的救赎的哲学意义,是 基督教哲学 中的崇高表现,亦是《圣经》中最重要的主题。 根据基督教的教义,耶稣基督的救赎所涵盖的范围是与全人类都有关的,从过去直至未来。 根据教义,有一定救赎基础的人,是会受到耶稣的救赎的。 中文名. 基督教救赎论. 外文名. Christian soteriology. 出 处. 《圣经》 类 属. 哲学理论. 目录. 1 历史背景. 2 救赎基础. 3 救赎定义. 4 圣经中的救赎. 5 人物观点. 6 对应批评. 7 观点总结. 历史背景. 播报. 编辑. 早期教会并没有发展「不成熟」的救赎理论。 教父时期对神学的贡献主要是在于──「基督论」及「三位一体」的教义。

  2. 1 影响. 2 原文. 影响. 播报. 编辑. 十诫对以色列人的生活有广泛的影响。 自奥古斯丁开始,十诫在基督教神学中居于重要地位。 在十五世纪,人们习惯把十诫的规条写成有节奏的词句,以便背诵,这种方式沿用至今。 教会的教理书经常按照十诫的次序讲解基督徒伦理。 历史上,十诫的划分和编号曾有变化。 奥古斯丁的分法已成了天主教和新教(路德宗)的传统。 东正教会和改革教会团体的分法则稍有不同。 原文. 播报. 编辑. 《圣经·出埃及记》(新教和合本版本)20章2-17节: 我是耶和华你的神,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2节)。 第一诫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3节) 第二诫 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像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

  3. 传教方法. 外文名. missionary method. 含 义. 达到传教的目的所使用的方法. 目 的. 传教. 目录. 1 目的. 2 简史. 目的. 播报. 编辑. 因此传教方法要特别考虑到如何来通传讯息和组织团体此讯息不只是知识方面的也包括终极信仰和基本价值观亦即要求接受福音者彻底改变基本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仅靠宣传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生活上的见证不仅是耶稣和圣人的榜样也是宣讲者本身的生活方式。 在非基督信仰的国家也要考虑到如何把福音的讯息和生活见证翻译成当地文化所能理解的讯息,好让福音就地生根。 所以除了需要用当地的语言、象征、礼仪来表达之外,同时也需要新基督徒团体持续地把信仰生活出来,且以配合当地文化的方式表达,也就是本位化。 [1]

  4. 1 圣洗 天主教七件圣事之一. 2 天主赏赐的礼物. 3 怕不能守好本分 不敢领洗. 4 按良心做人便够了 不必领洗. 5 涵义. 圣洗 天主教七件圣事之一. 播报. 编辑. 圣洗. 虽然天主能用其他许许多多的方法,使人得救, 耶稣 却亲自订下了圣洗这个方法。 他告诉我们:「人除非由水和圣神而生,不能进天主的国。 」〔若.3:5〕圣洗圣事就是一个使我们藉着圣神和水重生的正途,是教友加入教会团体的入门圣事。 人在领洗后,便正正式式成为天父的子女、教会团体的一分子。 为甚么是「 重生 」? 因为在圣洗圣事中,我们公开的弃绝罪恶及它的势力,忏悔己罪。 洗礼洗去我们的罪污,脱去旧我,成为新人。 一切 焕然一新 ,充满希望,在圣神的光照下生活,成为世界的光,负起传福音的使命。 洗礼的主要仪式.

  5. 1 历史渊源. 授洗方式. 特殊的洗礼. 圣洗所用材料. 圣洗的动作. 圣洗的经文. 2 圣洗的施行人. 圣洗的代父母. 代父母条件. 3 领洗礼人员. 受洗前的准备. 领洗时候. 为他人代洗. 病危者代洗. 婴孩的洗礼. 4 圣洗的补行. 5 圣洗时间地点. 6 圣洗登记证明. 7 参考书目. 历史渊源. 播报. 编辑. 以基督作峰极的救恩史为背景,自然会领略圣洗礼仪的庄严宏伟。 尤其显明的例子是在 复活节 前, 一早便开始的成年人准备过程中,更看出复活节礼仪的完满功德。

  6. 0. 迦克顿信经. 播报 编辑 讨论 上传视频. 基督宗教方面的图书.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 ,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 吧! 迦克顿信经(Chalcedonian Creed),又译作《查尔西顿信经》。 制定于主后451年,是基督宗教关于基督论正统的准则。 该信经极力维护基督单一位格的完整,全然强调基督神人二性的分别。 它针对犹提乾派的基督论——即认为基督只具有神性,人性被神性所盖过——清晰地提出:基督从神性而言,与父神同质,就其人性而言,与人类同质,其二性“不相混乱、不相交换,不能分开,不能离散”,二性存在于一位格内。 《迦克顿信经》就基督神人二性制定了正统的规范,并且显现出救恩之所以成立,正是因为基督作为圣子既具备完全的神性也具备完全的人性。

  7. [1] 洗礼 这个词来自于希腊词baptizein,意思即“洗”或“洗净”。 在新约中,这个词最初是指施洗约翰在约旦河中施的洗,它是一种悔改的记号。 耶稣自己受过约翰的洗礼。 对基督徒来说,洗礼的必要性部分地来自于复活的基督对门徒的命令,即要他们以圣父、圣子、圣灵的名给人们施洗(太28:17-20)。 在新约中,洗礼既被看作是成为教会成员的条件和标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