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天后廟道 (英語: Tin Hau Temple Road )是 香港 的一條 街道 ,位於 香港島 寶馬山 及 天后 ,是該等地區的主要行車幹線之一。 天后廟道全長2100米,向東西方雙向雙線行車。 天后廟道的西端街口,連接山下的 銅鑼灣道 之東端、 英皇道 之西端,及 高士威道 的東端街口。 而天后廟道的東端止於寶馬山豪宅 瓊峯園 以北,該處是 海拔 約110米,北望 維多利亞港 、 東區走廊 及 廉政公署總部大樓 等景觀。 天后廟道沿路是斜坡道,有巴士及小巴出入,徒步者少,除了行山人士。 天后廟道南端可經 大坑 大坑道 通往 勵德邨 。 天后廟道之東端為寶馬山豪宅瓊峯園,其沿途路經 百福道 、 寶馬山道 、 雲景道 、 炮台山道 、 康福台 及 皇龍道 等多條主要道路。 歷史.

  2. 銅鑼灣天后廟(英語: Tin Hau Temple, Causeway Bay ),又稱燈籠洲天后古廟或簡稱天后古廟,位於香港島 銅鑼灣 天后廟道10號。銅鑼灣天后廟始建於清朝初年,由戴仕蕃建造,當時稱之為「鹽船灣紅香爐廟」,天后廟的業權至今仍為戴氏族人(戴氏福堂

  3. 西貢巿中心天后古廟. 位於西貢普通道的天后古廟裝潢格外精緻,絕對值得到訪參觀。. 廟宇保留了20世紀初的外貌,獲評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這裡長年香火鼎盛,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誕當天更是人頭攢動,擠滿前來賀誕祈福的善男信女。.

  4. 2024年5月10日 · 15 views 25 minutes ago. 請免費訂閱我的頻道: / @urbanstrollhk 直擊港島東區北角/灣仔區銅鑼灣天后廟道,由百福道路口行到街頭, 行街經寶馬山消防局、一號及二號花園、香花徑、抽水站、炮台山道、康福台、庇理羅士女子中學、HKCA保良局學校 ...more....

  5. 2024年3月22日 · 天后庙道 (英语: Tin Hau Temple Road )是 香港 的一条 街道 ,位于 香港岛 宝马山 及 天后 ,是该等地区的主要行车干线之一。 天后庙道全长2100米,向东西方双向双线行车。 天后庙道的西端街口,连接山下的 铜锣湾道 之东端、 英皇道 之西端,及 高士威道 的东端街口。 而天后庙道的东端止于宝马山豪宅 琼峯园 以北,该处是 海拔 约110米,北望 维多利亚港 、 东区走廊 及 廉政公署总部大楼 等景观。 天后庙道沿路是斜坡道,有巴士及小巴出入,徒步者少,除了行山人士。 天后庙道南端可经 大坑 大坑道 通往 励德邨 。 天后庙道之东端为宝马山豪宅琼峯园,其沿途路经 百福道 、 宝马山道 、 云景道 、 炮台山道 、 康福台 及 皇龙道 等多条主要道路。

  6. 銅鑼灣天后廟位於天后廟道,主祀天后。 天后又稱「媽祖」,相傳本名林默娘,宋代(960年 - 1279年)福建人士。 據說天后天賦異能,拯救過許多遇到海難的人,故舉凡以海為生者,皆供奉天后,以天后為其守護神。

  7. 銅鑼灣天后廟屬於法定古蹟,雖然經過幾次重修,依舊保留了古貌。 屋脊裝飾華麗,壁畫精緻細膩,廟內更有一些由清代保存到現在的歷史文物,包括於1747年鑄造的一口古鐘。

  8. 佛堂門天后古廟 ,俗稱 大廟 ,主奉 天后 媽祖 ,是 香港 最著名 [1] 和最古老的 天后廟 ,也是 廣東 沿岸現存最古老的天后廟, 始建 於 南宋 咸淳 二年( 1266年 ) [2] ,現已被列為 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並由 華人廟宇委員會 負責管理。. 2023年6月8日,古廟獲 ...

  9. 2021年11月13日 · 西貢普通道天后古廟及協天大帝廟 Tin Hau Temple & Hip Tin Temple, Po Tung Road, Sai Kung. 資源庫. 評級:二級歷史建築. 兩座古廟位於西貢墟,建成年期已無從稽考。 從天后廟內現存最早的碑記得知其於1916年曾重修,村民於同年將協天大帝廟的關帝請來作為天后娘娘的鄰居。 自此兩座廟互相緊接,以鑊耳形山牆作分隔,構成了罕見的五開間建築群。 天后廟內有一塊刻上眾多商店名字的捐款碑,各式店舖亦榜上有名。 協天宮門前雕工精細的對聯採用耗費大量石材的陽刻雕法,極具價值,兩項細節均反映出當時西貢墟繁榮的盛況。 除了開放予信眾參拜,廟內曾有一所名為「普通」的學校,寓意普羅大眾都可享有接受教育的機會,至1945年停辦後成為街坊會辦事處。 粵語:

  10. 天后廟道(Tin Hau Temple Road),連接港島灣仔區銅鑼灣與東區寶馬山,西起英皇道/銅鑼灣道/高士威道交界,經過百樂商業中心、銅鑼灣天后廟、皇龍道近留仙街、康福臺、炮台山道、雲景道、寶馬山消防局暨救護站、百福道、寶馬山道、寶馬山花園、寶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