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1月2日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法學院副教授田飛龍在開場主持中,將「一國兩制」的現代精神總結為四點:一種和平的而非冷戰思維的精神;巧用兩制的差異及其活力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槓桿精神;設定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公平的、明確的、長期的競爭規則的競爭精神;着眼於整個國家發展與人類發展相協調的發展精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法學院副教授田飛龍。 (「一國兩制」知識台歷編委會) 對於「一國兩制」長期堅持的問題,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院長焦洪昌教授提到了「一國兩制」長遠發展需要實現堅持與完善的辯證統一,而這其中又內含了「一國兩制」的變與不變。

  2. 1 天前 · 從“機遇灣區”“機遇香港”“機遇澳門”主題採訪活動的真實亮點中再一次證明,“一國兩制”這10年來在香港和澳門的實踐,取得了多方面的新進展、新成就,一是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以憲法和基本法為基礎的憲制秩序更加牢固,治理體系日臻完善;二是香港

    • 一國兩制的矛盾根源
    • 研究問題及主要章節
    • 改善一國兩制實踐的四項建議
    • 結語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以來,在經濟、社會、政治制度,以及建立對外聯繫等範疇上,持續平穩地發展。雖然香港社會仍未就普選和《基本法》23條立法等重大的政治問題達成共識,管治經常遇到困難,但社會大致繁榮穩定,是毋庸置疑的事實。自回歸以來,香港充分發揮「一國」之利和「兩制」之便的優勢, 在國家整體發展上扮演獨特的角色;香港對內地改革開放和區域發展作出了貢獻,同時亦改善和提升了自身的經濟結構。總的來說,一國兩制是成功的;實踐證明,無論對整個國家還是對香港特區,一國兩制是最佳模式。 在整體上成功的前提下,一國兩制的實踐也遇到了不少困難。特別是過去數年出現的新情況,令部分港人開始動搖了對一國兩制的信心。不少人因為未能爭取到他們理想的政治制度而感到不滿和沮喪,一些青年人更想到要離開一國兩制去尋求他們的理想。中央...

    本報告以兩個社會大眾關心的問題為研究的切入點: ( 一) 為何中央近年提出 「全面管治權」,並同時強調《中國憲法》與《基本法》對於一國兩制實踐的重要性? ( 二) 我們應如何客觀地評價一國兩制? 這個制度是否如部分人所判斷,已經失去價值,甚至「無險可守」? 第一個問題的背後,其實牽涉相當多的法學討論和政治分析。「全面管治權」或「憲制責任」等之所以引起關注,除了因為中央過去未有明示一些既有的法理依據外,亦因為這些概念看似與國家領導人的治國理念以及對於香港政治形勢的判斷有關。故本報告既會從憲制及法律的角度,亦會從政治的角度分析中央對港策略形成和轉變的原因。 就第二個問題,我們會回顧《基本法》的起草紀錄及當中牽涉的討論,以展示特區制度設計背後的精神和價值,亦會透過重審和反思香港存在的優勢和潛在的劣...

    根據研究所得,政改和《基本法》23條立法,是一國兩制實踐上的主要政治問題。中央與特區未能共同解決這些問題,是源於雙方對憲制的理解和表述上的差異。此外, 對於如何恰當地運用一國兩制和《基本法》來處理當前的問題和應對未來的挑戰,特區內部也未有充分的討論,以至過去出現了一些輕視一國兩制的客觀成就和可塑性的想法。就此,我們提出了四項主要建議,就一國兩制的發展打開討論空間: 建議一:釐清《中國憲法》在香港的適用性及 香港永久性居民的中國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 香港永久性居民中,不少人同時是中國公民,他們根據《基本法》享有額外的權利。隨著中央愈加強調《中國憲法》和《基本法》教育,以及特區對於國家的責任,擁有額外權利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的中國公民,是否需要根據《中國憲法》對國家負上額外的義務,是必須釐清的問題。...

    藉著此研究, 我們衷心希望各方人士能客觀地評價一國兩制, 並以理性和務實的態度重新審視中央與特區關係的發展, 打破互相猜疑的惡性循環, 建立信任合作的良性互動。我們不但需要對事實客觀分析、理性討論, 更需要尋求突破和化解對立的道德勇氣。忠於原則固然值得尊重,但在處理一國兩制發展中的矛盾上,能夠放下成見,換位思維,互諒互讓,包容共濟,存異求同, 更為可貴。 一國兩制的成功不在於一方吃掉另一方,而在於中央和港人朝同一個方向和願景前進。一國兩制的出現,是現實的需要;它能否成為和平解決政治矛盾的典範, 要看我們的耐心和智慧。

  3. 這一構想為解決歷史遺留的領土問題開創了嶄新思路,成為中國處理港澳台問題的基本國策,是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內容,也是小平同志留給我們中華民族的不朽政治遺產。. 一國兩制的實施是史無前例的偉大創舉,將不可避免地面臨許多挑戰 ...

  4. 2021年12月5日 · 我國憲法確立的制度和原則有很多方面,具體到「一國兩制」實踐,我認為,需要着重把握好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堅持憲法根本法地位。 憲法是國家的重要標誌和象徵,是立國之本。 幾乎每一個現代國家都有憲法,每一個國家只能有一部憲法。 我國憲法明確規定:「本憲法以法律形式確認了中國各族人民奮鬥的成果,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憲法的根本法地位和最高的法律效力,體現在「一國兩制」方針和實踐中,至少有三方面含義: 一是憲法是特別行政區設立的憲制依據。 憲法第31條規定,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 第62條第十四項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決定特別行政區的設立及其制度。 作為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區域,憲法效力及於特別行政區。

  5. 其他人也問了

  6. 在2 月22日全國港澳研究會舉辦的 “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落實‘愛國者治港’根本原則”專題研討會上的致辭.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很高興參加由全國港澳研究會主辦的這次研討會。. 首先,我代表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 ...

  7. 2022年9月23日 · 從三個角度闡述了“長期堅持”的理由:從實踐的角度看,“一國兩制”是經過反覆檢驗的好制度;從利益的角度看,“一國兩制”既符合國家和民族利益,也符合港澳利益;從實施過程來看,“一國兩制”既得到中國14億人的支持,也得到國際社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