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015年5月3日 · 軼事記錄法,是教師常用的觀察記錄方法,其主要是對幼兒在園一日生活中表現出的有價值的行為情景進行觀察記錄。 那麼,教師應觀察什麼、記錄什麼、什麼時間進行觀察記錄呢?
軼事記錄法,是教師常用的觀察記錄方法,其主要是對幼兒在園一日生活中表現出的有價值的行為情景進行觀察記錄。 那麼,教師應觀察什麼、記錄什麼、什麼時間進行觀察記錄呢? 於冬青. 觀察幼兒是教師的日常工作. 幼兒在園一日生活中,教師是與其距離最近的群體,具有觀察幼兒的便利性。 觀察幼兒是教師日常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也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方法。 運用軼事記錄法觀察幼兒行為,首先要求教師將感興趣且認為典型的幼兒行為記錄下來,包括事件發生的順序、活動場景和在場的其他人等,都應給予客觀、准確、完整的記錄。 其次要有一個基本的格式,有助於教師弄清觀察行為記錄與觀察分析之間的聯系,提高觀察記錄的效果。 下面是一個記錄實例。 觀察對象:中班幼兒天天. 觀察時間:12月2日11:20-11:40.
2021年11月1日 · 幼兒區域活動觀察記錄——益智區. 觀察地點:益智區. 實地記錄:***小朋友是一個比較內向的小男孩,很少和同伴一起交往。 今天,又到小朋友進區域自由活動的時間了,小朋友們都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區域。 只見,***小朋友一個人站在旁邊。 我就問他:“***:你怎麼不進區域玩啊? ”他說:“我不想玩。 ”我說:“區域裡有很多好玩的東西,我們一起進區域玩,好不好? ”他點點頭。 我知道他是不懂得怎麼樣與小朋友一起玩。 評價:由於***的父母很少帶他到人多的地方玩,使他很少和同伴交往,所以不知道怎麼樣和同伴一起玩。 當他看到小朋友們都進了區域玩,而自己又不知道怎麼樣去和他們一起玩。 只有一個人站在旁邊看著小朋友玩。 幼兒區域活動觀察記錄——秘密區. 觀察地點:秘密區.
2019年10月6日 · 每一種觀察記錄需要從哪方面來記錄……許多問題卻常常困擾著老師們,以下為您介紹幼兒園觀察記錄怎麼寫。 觀察記錄的性質和意義. 就教師局部的行為而言,有些觀察顯然是不需要做記錄的,如果教師的觀察是為了眼下的判斷和即刻要採取的教學行動的話。 而就教師全部的教學行為而言,從有意識的程度來排列,則是從無觀察的教學行為、以觀察為基礎但無記錄的教學行為,最後到以有記錄的觀察乃至以系統的長期觀察記錄為基礎的教學行為。 觀察記錄是一種有目的的行為. 記錄可以有多方面和多層次的目的。 其最基本的目的,在於它是觀察的一個輔助環節,是觀察的一個因素或後期的延續。 因此,常見的情況是,要觀察什麼,就要記什麼。 當然,從記錄的過程中產生新的觀察目的,也是很可能的。
2018年11月12日 · 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寫好觀察記錄的小技巧。 針對於幼兒的發展情況,《指南》是幼師評價幼兒各項能力發展的參考指標之一。 可以在《指南》的引領下,結合幼兒實際的行為,對幼兒現階段進行觀察記錄。 作為一線教師,我們都有過這樣的困惑: ★ 在區域遊戲這樣一種自然、開放遊戲狀態下,教師應該如何進行有目的地觀察和指導? ★ 觀察與指導過程中重點應該落實到哪裡? ★ 哪些才是有效的、有價值的觀察和指導? ★ 具體怎樣操作才能使教師做到觀察適時和指導到位呢? 01 觀察的方法. 整體觀察法: 教師在整個遊戲時間段里對全班幼兒依次輪流進行觀察。 適合於大致了解全班幼兒的遊戲情況,如可以了解開展了哪些遊戲主題、幼兒扮演了什麼角色等。 整體觀察法一般在遊戲開始和結束的時候運用較多。 定點觀察法:
軼事記錄法是直接觀察記錄法中最容易使用的一種方法,不受時間或情境的限制,不需事先設計好表格,不需對所要觀察的行為下定義,只要認為重要的或覺得有興趣的幼兒行為,在觀察之後都可以記錄下來。
軼事記錄法 (優點 (能了解行為前後連續資料, 比較幼兒行為, 看到行為脈絡, 不需預設行為), 缺點 (易受偏見影響, 不適當用字影響讀者判斷, 不易撰寫, 可能有記憶流失的問題), 選擇性 (較低 (紀錄感興趣的事), 高 (紀錄不尋常的行為)), 傳統觀點 (特性 (提共幼兒行為
軼事記錄法是教師們常用的非正式觀察法 ,Goodwin和Driscoll舉出軼事記錄法的五 個特性:第一,直接觀察幼兒,而不以道聽 塗說為記錄的根據;第二,針對某特殊事件 作迅速、正確和詳細描述的記錄;第三,提 供了幼兒行為發生的前後關係,說明了行為 的
於是幫助現場教師掌握活動課程中觀察的重點,發展一套符合幼兒園作息活動的觀察記錄表,讓教師能在每日作息活動中,用簡易又有系統的方式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讓這些重要的資訊成為後續安排適當課程與調整支持策略的依據,即為手冊編制的目的。 編製歷程共四年四階段: 第一階段(104 年)-調查基隆市幼兒園作息安排的概況。 從這些作息活動中找出普遍性、共同的活動,以調查歸納統整後的作息活動類型與內容發展出觀察要項,做為後續觀察指標建構發展的研究基礎。 第二階段(105 年)-完成例行性作息活動觀察指標建構:入園、餐點、午休、團體靜態與團體動態、放學等活動218項觀察指標。 請本市資深幼教師進行兩次指標試閱並與學者專家進行討論提出修正建議。 第三階段(106 年)-完成作息本位觀察指標建構。
2012年1月20日 · 軼事記錄法是教師們常用的非正式觀察法 ,Goodwin和Driscoll舉出軼事記錄法的五 個特性:第一,直接觀察幼兒,而不以道聽 塗說為記錄的根據;第二,針對某特殊事件 作迅速、正確和詳細描述的記錄;第三,提 供了幼兒行為發生的前後關係,說明了行為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