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7月13日 · 122年前的七月在新竹山區,有一位年輕人,率領數百名義勇軍迎戰日軍,最後不幸被俘,隔日於獄中吞食鴉片膏自盡,死時年僅19歲,他的名字叫紹祖。 紹祖是新竹縣北埔鄉海陸腔客家人,北埔「金廣福」第三代墾戶首榮華與其二房夫人宋松妹之子,家境富裕。 為林朝棟之將領,官階都司(清朝中級武官)。 1894年清廷甲戰敗,割讓台灣及澎湖給日本,隔年日軍從基隆東北角澳底登陸,攻陷基隆後,消息傳至臺北,臺勇與廣勇開始相殘,臺北城內大亂。 臺北紳商以維護城內秩序為由,開臺北城讓日軍「近衛師團」得以順利進入。 臺北城陷落,對「臺灣民主國」打擊甚大,總統唐景崧與各地官員如林朝棟等人皆陸續離台。

  2. 2017年7月24日 · 22歲是大多數人蛻變的時期,最初都是看起來青澀、對於所有事物都感到熱情。. 出社會後,我們開始做那些我們曾經不以為然的事、學會承受那些淡淡的「不喜歡」,彷彿這就是人生必經過程。. 無論如何,學會溫柔的對待每個年齡層的自己,那才是最重要的 ...

    • 回憶起 31 年前的六四,參與者說的最多的是「振奮與希望」
    • 「六四」學生到底是什麼樣的一代人?
    • 六四後,中國青年對政治「無感、冷漠,甚至恐懼」
    • 後疫情時代,「後浪」青年是否還會對政治冷漠?
    • 推薦閱讀

    1989 年 4 月 27 日,33 歲的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郭於華與同學們在北京的街頭走了差不多整整一天,直到自己腳上的舊傷復發。但是,她依然覺得很振奮,充滿了希望。 「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振奮,覺得有希望。覺得哪怕是一個人,哪怕學生的力量很弱,但是也覺得我們盡力了,用盡自己的力量。」 六四 31 週年後,在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擔任教授的郭於華回顧當年的自己,這樣告訴《美國之音》。 郭於華參加的就是後來被稱為 427 大遊行的行動。此前一天,1989 年 4 月 26 日,中國官方的《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將學生們 4 月 17 日以來的抗議活動定為「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動亂」。 曾經在北京高校學生自治聯合會擔任常委的周鋒鎖 31 年後回憶起 1989 年 5 月 17 日在天安門廣場的 21 歲的自己時...

    美國著名記者和作家孟捷慕(James Mann)曾經在 1980 年代中後期擔任《洛杉磯時報》北京分社社長。1989 年 6 月 4 日當晚,在中共當局出動軍隊鎮壓天安門廣場及周圍地區抗議腐敗和要求民主的學生和市民的時候,他正在長安街的寓所裡趕寫有關抗議的稿件。 孟捷慕告訴《美國之音》,1989 年的中國與現在的中國完全不同,無論從政府層面還是學生來說,那是一個充滿希望和銳意改革的年代。 他說:「中國剛剛走出文化大革命。而且,他們也得到了高層領導的鼓勵,以適應新的變化。雖然這(變化)非常模糊,但是,人們認為中國在變,中國應該變。其中的一個改變途徑就是對外開放。這意味著對西方開放,同時也意味著很多其他的東西。變革就是他們的想法,雖然沒有人知道應該走多遠。」 孟捷慕說,那個時候,中國年輕人渴望了...

    1989 年 6 月 4 日那場屠殺中的坦克,碾壓了示威的學生和民眾,也碾碎了中國有限的政治改革。從那以後,民主、群眾示威以及政治體制改革成了中共眼中不可跨越的紅線。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致力於發展經濟,以維持自己統治的合法性。 「六四」之後,除了對參加天安門廣場民主運動的學生進行最後的「追剿」之外,(周鋒鎖就是當年二十一名被通緝的學生領袖之一,排名第五),中國共產黨也立即著手對學生們,特別是此後入校的學生們進行所謂的「愛國主義教育」。 從 1989 年到 1992 年,北京大學和復旦大學這兩所普通高等學校的本科新生都需要參加為期一年的軍事訓練和愛國主義教育。中國其他地方的大學生們也參加了各種不同形式的愛國主義教育。此後,軍訓在中國高校、甚至高中一直在延續。 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 90 級北大...

    2019 年底,在中國武漢首先爆發的新冠病毒疫情,讓一直試圖適應政府或是順從政府的年輕人首次感到了憤怒。他們憤怒於疫情初期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對疫情的隱瞞和淡化,他們也對政府試圖掩蓋失誤作出反擊。 「吹哨人」李文亮之死引發數百萬中國網民大聲疾呼言論自由,其中就有許多憤怒不安的年輕人,這應該是「六四」以來首次。 一些人公開站出來討論政府隱瞞疫情以及訓誡「吹哨人」的代價;一些人冒險親自前往武漢,試圖找出真相;另一些人通過組織志願捐贈活動,來考驗中國共產黨對民間獨立團體的容忍度。 《年輕的中國:不安分的一代將如何改變中國和世界?》一書的作者戴三才說: 「過去三四個月以來,由於疫情的爆發,在疫情開始的時候,特別在武漢爆發的時候,我看到了年輕人與政府間關係變得緊張,特別是紀念李文亮醫生的時候。我看到了...

    【六四關手機,中共關心您】手遊特發公告「禁言」玩家 3 天!中國網友酸:此地無銀三百兩 【香港理大生哭喊:救救理大】校園如火海,港警警告「不排除實彈」攻擊!港生憂:「六四」將再度重演 【別以為六四事件跟台灣無關】15 張插畫揭示「自由」重要性,謝謝蔡政府做對這些事 (本文經合作夥伴 美國之音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从“六四”学生到“后浪”青年,中国青年世代变迁的背后〉。首圖來源:擷取美國之音影片。)

  3. 2017年4月17日 · 一張圖看懂蜀漢亡國的真相──維擋下曹魏10萬大軍,為何後主劉禪還是輕易投降?.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三國末期曹魏滅蜀的故事非常精彩,身為孔明大弟子的維為何阻止不了蜀漢滅亡?. 有人認為維北伐窮兵黷武,必須負起亡國的責任;也有 ...

  4. 2016年5月31日 · 1980 年出生的陳潔皓,童年經歷許多創傷,後來他以「陳三郎」之名,參與多場社會運動。. 他撰寫「不再沉默」這本書,紀錄自己過去,希望告訴所有童年曾遭創傷的倖存者,只要勇敢去追尋,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 回憶:苦難的開始. 我三歲的時候被四 ...

  5. 2017年3月20日 · CO 肥皂箱 2017-03-20.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他和葉永鋕都是1985出生的,但他可能會變成娘娘腔大叔、阿姨或老頭——可是葉永鋕只會是「玫瑰少年」。. 同樣出生在1985年的他與葉永鋕,如果國中時候學校內有正確的性平教育,或許就不會被欺負,或許葉永鋕就 ...

  6. 2018年11月20日 · 他是一位十三歲的國一男孩。. 生來可能比較女性化,又長的瘦小,因此一直被欺負。. 到了國中,這樣問題更為嚴重。. 於是他在2011年10月30日,沒錯,就是那年今天, 選擇從家中七樓一躍而下, 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 他在千字遺書中透露,當他被人欺負的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