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 [註 1] ),名,後化名中山樵 [8]。字德明,號日新,改號逸仙 [9]。 廣東 香山翠亨鄉(今中山市 翠亨村)人 [8]。1940年4月1日,國民政府通令尊稱中山為國父 [10]:707 [11]:218。中國內地尊其為“偉大的革命先行者” [8]、「傑出的愛國主義者和民族 英雄、中國 ...

  2. 2019年10月10日 · 孫文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府香山縣翠亨村1925年國民政府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便把其家鄉改名為中山縣發展到今天的中山市。 要知道在清末時,革命黨人為了擺脫通緝或隱蔽身分常常用化名活動,孫先生自然也不會例外,又因為他待在日本的時間較長,比較常用的都是日本化名,「孫中山」就和他其中一個日本「中山樵」有大大的關係。...

  3. 2024年5月24日 · 中山 中國人向西方尋求救國救民真理的傑出代表之一 [14]:2。 1894年,中山成立 ... 9月,劉學詢回國後,通過慶親王 奕劻將《與孫文 問答》呈報慈禧太后,示願以身家保中山回國,據奕劻稱:慈禧太后說:「今聯日已妥,新政待舉,正需 ...

  4. 其他人也問了

    • 名言
    • 語錄
    • 演說、文告
    • 題詞、紀念
    • 書信、談話
    • 三民主義
    • 關於革命
    • 外部連結
    我只能這樣説:不管革命失敗有多少次,但是我總希望中國的革命能成功,所以便不能不這樣奮鬥:28。
    我死了之後,四面都是敵人,你們千萬不要被敵人軟化:63!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我中國之民,俗尚鬼神,年中迎神賽會之舉,化帛燒紙之資,全國計之每年當在數千萬,此以有用之財作無益之事,以有用之物作無用之施,此冥冥一大漏巵,其數較鴉片為尤甚!」:13
    「幼時的境遇刺激我……我如果沒出生在貧農家庭,我或不會關心這個重大問題」:6。
    「革命思想之成熟固予長大後事,然革命之最初動機,則予在幼年時代鄉關宿老談話時已起。宿老者誰?太平天國中殘敗之老英雄是也。」:226
    「人死了怎麼樣?……但是我死之後不要我的生命就此完結!」:34
    「往年本總統以民族主義,提倡我中華全部,遂至捐棄家人,沈淪異域,投艱蹈險,雖屢瀕於死,而大聲疾呼之氣不少衰;然當時之應而和者,只會黨一部分,餘則猶尚酣睡沈醉而未醒。曾不幾時,民族主義之進步,日速一日,今則統中國皆國民矣;我鄂軍代表竟首舉義旗矣;我各省同胞竟同聲響附,殆無不認革命為現今必要之舉動矣。同胞!同胞!何幸而文明若此也?此必我黃帝列聖在天之靈,佑助我同胞,故能成此興漢之奇功,蓋可以決滿...
    「顛覆滿洲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此國民之公意,文實遵之,以忠於國,為眾服務。至專制政府既倒,國內無變亂,民國卓立於世界,為列邦公認,斯時文當解臨時大總統之職。謹以此誓於國民。中華民國元年元旦。」
    「蓋專制國通例,國愈強者,其人民之苦亦愈甚。共和國則反之,在共和國度中,其國民利益之增減,視國家之強弱為正比例。國家強盛,其國民之利益日日增多,國家衰弱,其國民之利益日日減少,蓋共和國以國民為國家之主體故也。」
    「當南北統一之際僕推薦袁世凱於參議院原望其開誠布公盡忠民國以慰四萬萬人之望自是以來僕於權利所在則為引避危疑之交則為襄助雖激昂之士對於袁氏時有責言僕之初衷未嘗少易不意宋案發生袁氏陰謀一旦盡揭僕於當時已將反對袁氏之心宣布天下使袁氏果知公義自在輿論難誣爾時即應辭職以謝國民何圖袁氏專為私謀倒行不已以致東南人民荷戈而逐旬日之內相連並發大勢如此國家安危人民生死胥繫於袁氏一人之去留為公僕者不以國利民福為懷...
    「夫天下之事其不如人意者,固十常八九,總在能堅忍耐煩,勞怨不避,乃能期於有成」
    「聞吾有再造支那之謀,創興共和之舉,不遠千里,相來訂交,期許甚深,勖勵極摯。」
    「是役也,碧血橫飛,浩氣四塞,草木為之含悲,風雲因而變色。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怨憤所積,如怒濤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載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90
    「人生有死,死有重輕,死以為國,身毀名榮。漠漠沙場,烈骨所暴,嶄嶄新國,烈士所造。」:242
    「遠觀歷代,橫覽九洲,人才之盛衰,風俗之淳靡,實關教他〈化〉。教之有道,則人才濟濟,風俗丕丕,而國以強;否則返(反)此。嗚呼!今天下之失教亦已久矣,古之庠序無聞焉,綜人數而核之,不識丁者十有七八,婦女識字者百中無一。此人才〈安得〉不乏,風俗安得不頹,國家安得不弱?」:2
    「余以人民自治為政治之極則,故於政治之精神,執共和主義。」:777
    「人或云共和體制不適支那之野蠻國,此不諒情勢之言耳。共和者,我國治世之神髓,先哲之遺業也。……試觀僻地荒村,舉無有俗政(清)虜之惡德,而消滅此觀念者,彼等皆自治之民也。尊敬長所以判區直,置鄉兵所以御盜賊,其他一切共通之利害,皆人民自議之而自理之,是非現今所謂共和之民耶?苟有豪傑之士起而倒清虜之政府,代敷善政,約法三章,慰其飢渴,庶愛國之志可以奮興,進取之氣可以振起也。……余固信為支那蒼生,為...
    「一個新的、開明而進步的政府必定要取代舊政府。當這一目標實現以後,中國將不僅能使自己擺脫困境,而且還有可能解救其他國家,維護其獨立和領土完整。在中國人中間,有高度文化素養的大不乏人,我們相信,他們必能承擔組織一個新政府的重任,為了把舊的中國君主政權改變為共和政體,思慮精到的計劃早已制訂出來了。」
    「余維歐美之進化,凡以三大主義,曰民族,曰民權,曰民生。」:256
    「中華民國的國家與前清的國家不同,共和國體與專制國體不同。中華民國的國家是吾四萬萬同胞的國家,前清的國家是滿洲一人的國家;共和國體榮辱是吾同胞榮辱,專制政體榮辱是君主一個人的榮辱。」:476
    「何為民國?美國總統林肯氏有言曰:『民之所有,民之所治,民之所享。』此之所謂民國也。何謂民權?即近來瑞士國所行之制:民有選舉官吏之權,民有罷免官吏之權,民有創製法案之權,民有複決法案之權,此之謂四大民權也。必具有此四大民權,方得謂為純粹之民國也。」
    「兄弟底三民主義,是集合中外底學說,應世界底潮流所得的。就是美國前總統林肯底主義,也有與兄弟底三民主義符合底地方,其原文為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這話苦沒有適當底譯文,兄弟把他譯作『民有』、『民治』、『民享』。……他這『民有』、『民治』、『民享』主義,就是兄弟底『民族』、『民權』、『民生』主義。」...

    革命理論

    1. 「彼又嘗謂中國人無自由民權之性質,仆曾力斥其謬,引中國鄉族之自治,如自行斷訟、自行保衛、自行教育、自行修理道路等事,雖不及今日西政之美,然可證中國人稟有民權之性質也。又中國人民向來不受政府之干涉,來往自如,出入不問;婚煙生死,不報於官;戶口門牌,鮮注於冊;甚至兩鄰械鬥,為所欲為;此本於自由之性質也。彼則反唇相稽曰:『此種野蠻之自由,非文明之自由也』。此又何待彼言?仆既雲性質矣,夫天生自然謂之性,純樸不文謂之質;有野蠻之自由,則便有自由之性質也,何得謂無?夫性質與事體異,發現於外謂之事體,稟賦於中謂之性質;中國民權自由之事體,未及西國之有條不紊,界限軼然,然何得謂之無自由民權之性質乎?」:235—236 1.1. ——《駁保皇報書》,1904年1月 2. 「若單說立憲,此時全國的大權都落在人家手裡,我們要立憲,也是要從人家手裡奪來。與其能奪來成立憲國,又何必不奪來成共和國呢? 」 2.1. ——1905年8月13日在東京中國留學生歡迎大會上的演說 3. 「夫菲律賓之人,土番也,而能拒西班牙、美利堅二大國,以謀獨立而建共和。北美之黑人,前此皆蠢如鹿豕,今皆得為自由民。言中國不可...

    革命精神

    1. 「余之從事革命,建主義以為標的,定方略以為歷程,集畢生之精力以赴之,百折而不撓。求天下之仁人志士,同趨於一主義之下,以同致力,於是有立黨;求舉國之人民,共喻此主義,以身體而力行之,於是有宣傳;求此主義之實現,必先破壞而後有建設,於是有起義。」:357 1.1. 〈中國革命史〉 2. 「喚起民眾導之以奮鬥,實現革命繼之以努力。」 2.1. 對中國國民黨同志共勉,1920年1月1日 3. 「夫湯武革命,孔子且艷稱之,彼不過帝王革命、英雄革命;而我則為人民革命、平民革命,乃前不及見、後不再來之神聖事業。先我而生者,既不及見,後我而生者,亦必深自恨晚,且不知若何羨慕。故今日之我,其生也,為革命而生我;其死也,為革命而死我,死得其所,未有善於此時者!」:301 3.1. 〈軍人精神教育〉,在桂林對滇贛粵軍的演說,1921年12月10日 4. 「從事革命事業,非成功,即成仁,二者而已。成功則造出莊嚴華麗之國家,共享幸福。不成功,則同拼一死,以殉吾黨之光輝主義,亦不失為殺身成仁之志士。雖然均一死也,有泰山、鴻毛之別。若因革命而死、因改造新世界而死,則為死重於泰山,其價值乃無量之價值,其光...

    革命方略

    1. 「要知道過去革命所以失敗最大的原因,就是不肯服從一個領袖的命令。我們現在做革命能夠成功,以後黨內的一舉一動,就要領袖來指導,由全體黨員去服從。至於那一個人來做領袖,這是沒有關係的。假使你黃先生願意當領袖,我們就可以在誓約內寫明『服從黃先生』,我個人當然也填誓約來服從你的。如果你不願意當領袖,就由我來當領袖,那末你就應該服從我。至於誓約上要打指模,完全是表示加入革命的決心,決不是含侮辱的意思。」:220-221 1.1. 〈與黃興的談話〉,1914年春 2. 「黨員之於一黨,非如國民之於政府,動輒可爭平等自由,設一黨中人人爭平等自由,則舉世當無有能自存之黨。蓋黨員之於一黨,猶官吏之於國家,官吏為國家之公僕,必須犧牲一己之自由平等,絕對服從國家,以為人民謀自由平等。惟黨亦然,凡人投革命黨中,以救國救民為己任,則當先犧牲一己之自由平等,為國民謀自由平等,故對於黨魁則當服從命令,對於國民則當犧牲一己之權利。……是以此次重組革命黨,首以服從命令為唯一之要件。」 2.1. 《致陳新政及南洋同志書》(1914年6月15日) 3. 「余所治者乃革命之學問也。凡一切學術,有可以助余革命之智識...

  5. 孫文 ( 1866年 11月12號 — 1925年 3月12號 ),係 中國 政治人 、革命家、理論家, 中華民國 國父、首任臨時大總統, 中國國民黨 總理。 佢以搞 革命 推翻 滿清政府 ,建立中國第一個共和政體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而聞名。 孫文流亡日本嗰陣,化名 中山樵 ,後人亦尊稱 中山先生 ,冠氏則爲 孫中山先生 ,因此有人誤以 孫中山 係佢個名。 佢一生從未用過孫中山呢個名。 孫文原本係 大清 廣東 香山縣 (而家叫 中山市 )人,佢去過世界各地密謀推翻大清,建立共和國。 民國二十九年( 1940年 ), 國民政府 通令全國,讚揚孫文「倡導國民革命,手創中華民國,更新政體,永奠邦基,謀世界之大同,求國際之平等」,尊稱佢為「中華民國國父」。

  6. 2016年11月26日 · 孫文是誰一般人可能知道他是中華民國國父致力於革命失敗了十次一直到 1911 年的辛亥革命才總算順利的推翻清朝建立了中華民國在準備考試的學生可能還知道 1894 年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1905 年整合了革命派在東京將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集合為同盟會民國二年發動二次革命民國三年將國民黨改組為中華革命黨對於軼事知道多一點的人可能知道和他交往的女性當中有幾位和他年紀有所落差。 1940 年,國民黨中常會通過,將孫文稱為「國父」,並透過國民政府通令全國,此後孫文就慢慢被神化。 至此,一般課本中的國父被塑造成一個神聖的典範,往往只強調他正面的那一面,對於其他事蹟則是略過不提,因此大眾所認識的只是片面的樣板。

  7. 2016年2月26日 · 最早稱孫文為國父的不是蔣介石而是豫軍總司令 樊鍾秀 ,孫文於一九二五年過世於北京公祭時,鍾所致送的巨型素花橫額大書「國父」二字,樊在一九三0年中原大戰時與蔣介石對抗而陣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