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3月31日 · 2018-03-31. 2012年7月 惠州惠陽區法院判決一宗大量製造假冒黃道益活絡油斧標驅風油保嬰丹等香港各品牌藥品的案件製假總金額涉900多萬元人民幣。 2015年6月 東莞破獲專門仿冒香港品牌的地下製藥工廠涉及6省和香港的跨境假藥生產銷售犯罪網絡繳獲假冒境外品牌藥品64種101萬餘瓶)。 2015年9月 河源破獲特大製售假藥案,繳獲製假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及中草藥材133噸,4年內生產香港公牛牌痛風靈等64種品牌假藥103噸。 2017年7月 深圳破獲一個龐大的地下假藥團夥,涉案金額近1.4億元港幣,繳獲假冒香港、日本等廠家生產的假藥10種。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方俊明 整理. 讀文匯報PDF版面. 相關新聞.

  2. 2018年3月15日 · 藥物專利權應該如何被公平地、妥善地運用? 下文將會逐一探討。 張揚. 【新聞背景】20年專利保護到期公開配方. 1994年,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國投票通過《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RIPS),原研藥從此享有20年的專利權保護。 從2014年起,原研藥的專利權開始到期時,根據《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藥廠必須公開原研藥的成分和配方,讓其他藥廠可參照生產仿製藥。 仿製藥與原研藥的藥效接近,但後者因節省了研發成本,價格較低,加上仿製藥推出市場後,與原研藥形成競爭,令整體的藥物售價得以逐步下降。

  3. 2016年6月28日 · 李慧宜 攝. 香港文匯報訊(實習記者 李慧宜)醫療科技日新月異,北區醫院矯形及創傷外科(骨科)顧問醫生呂敦慶於2000年發明了內窺鏡輔助拇外翻矯正術,只需在腳上開5個5毫米的小切口,再利用內窺鏡的輔助重建軟組織,便可矯正拇趾的位置。 相比傳統的開放式外科手術,新手術方法能減少傷口的長度,減低病人手術後的整體創傷,並可達至長久的矯正力。 本港接近四分一人患有拇外翻問題,當中以女性為主。 病理學指出,拇趾外翻是因腳部軟組織異常,隨着時間演變成骨骼及關節問題,最明顯的特徵為拇趾向外屈曲,且從冠狀面看呈旋轉狀態。 以往進行傳統開放式手術進行矯正時,醫生通常會在腳上開5厘米至7厘米的刀口,利用接骨術矯正骨骼的位置。

  4. 2019年9月14日 · 尤其是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國家勵精圖治,在經濟、金融、工農業、科技、文化教育、航天、國防建設等各個領域都取得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並 ...

  5. 2018年5月1日 · 需要花費15年左右的研發時間和數億美元費用,目前只有大型跨國製藥企業才有能力研製。 開發過程包括確定疾病靶標、活性篩選和優化。

  6. 2020年12月12日 · 林鄭月娥昨日下午舉行記者會表示,政府9月底獲立法會財委會通過約84億元撥款,作為疫苗採購及注射工作,目標是購買至少兩款藥廠並使用兩種不同技術的疫苗,如有一種出問題,另一種可補上,購置劑量為本港人口的2倍,即1,500萬劑;如每人要打2針,則需要購買3,000萬劑量。 經科學委員會嚴格挑選. 她指出,政府在疫苗採購上已取得「最新突破性」發展,政府跟兩間藥廠達成採購協議,包括科興控股生物技術公司的滅活疫苗,首批100萬劑最快下月到港;第二間美國輝瑞藥廠與德國生物技術公司BioNTech共同研發的核糖核酸疫苗,復星醫藥負責提供;另外亦即將達成採購協議,購入阿斯利康製藥與牛津大學研發的「不可複製性病毒載體」疫苗,但估計最快要明年下半年才到港,而三種疫苗都會向本港提供750萬劑。

  7. 2018年11月22日 · 2018-11-22. 圖為雲南白藥膠囊生產線。 雲南白藥原名「曲煥章百寶丹」 ,由名醫曲煥章於1902年創製,相傳曲煥章親眼見到老虎受傷卻「不死」,於是跟着受傷的老虎在森林裡找到了一種止血的藥材,將其採回並加以研製,創製了現在的白藥。 白藥因其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腫的奇效被稱作「傷科聖藥」。 抗戰時期,白藥為救治抗戰戰士作出了非常大的貢獻,但後來曲煥章由於不肯交出秘方而在重慶鬱悶病亡,白藥秘方被其妻繆蘭英留存。 1949年後,繆蘭英將秘方獻給國家,由昆明製藥廠生產,曲氏白藥更名為「雲南白藥」。 其處方現今仍然是保密秘方。 1993年雲南白藥在深交所上市,當年每股發行價格為3.38元(人民幣,下同)。 截至記者發稿時,雲南白藥停牌中,其股價為每股70.23元。 讀文匯報PDF版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