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13日 · 騰盛博藥—B(SEHK:2137)7月6日結束首次公開招股(IPO),中籤率不高,相信向隅者眾。. 騰盛博藥目標研發同類首創藥物,加上創辦人亮麗履歷加持,故騰盛博藥上市後仍值得吸納。. 惟投資者心態上須當作買入一張彩票,因為首款藥物為達致功能性治癒 ...

  2. 2022年5月17日 · 2022-05-17 Moneyclub Staff. 恒指半日升445點,或2.23%,報20395點。 科技股指數更大升4.24%,報4210點。 內地A股都有升,但表現並無港股強,上證升0.29%。 既然科技股再吹反攻號角,要在眾多科技股中揀選,最值博是哪一隻? 在幾隻主要科技股騰訊 (0700)、阿里巴巴 (9988)、美團 (3690)及京東 (9618)及小米 (1810)年初至今跌幅分別為18.49%、25.02%、24.71%、22.99%、38.52%,以小米及阿里巴巴跌得最多。 如果論追落後的話,應以小米及阿里巴巴最具空間。 不過,論可能出谷消費政策,及可能出台利好平台經濟政策,阿里巴巴應較值博。 阿里巴巴將於5月26日公佈業績。 小米業績將於周四公佈。

    • 留意兩個成交密集區
    • 密集區建構時點不同
    • 建構好倉與淡倉邏輯
    • 大戶建淡倉而非好倉

    上述四個交易日,下月期指交易範圍在27,470至28,968點,橫跨1,499點,成交量為117,347張期指合約,現可留意有兩個成交密集區,分別是27,828至27,846點,以及28,212至28,223點。兩者橫跨19和12點,佔總體1,499點的1.27%和0.80%,均見佔比極小。 至於相對累積成交合約為15,565和14,383張期指合約,佔總體117,347張的13.26%和12.26%,合共已佔逾1/4成交量,證明大戶在這兩區間刻意部署倉位。另可留意期指於27,811點錄得期內最大成交量,有6,536張期指合約,而27,811點又跟27,828至27,846點相若,可見大戶於27,828至27,846點的建倉位置,較28,212至28,223點參考性為高。

    而於上周五 (3月26日) 下午4:00 (現貨收市) 和4:30 (期貨收市) 下月期指報28,252和28,265點,均高於上述兩個區間的上限值27,846和28,223點,看來大戶於下月期指在建好倉,不過如此結論卻與其他分析資料結果並不一致。 上述兩個成交密集區,建構的時點不同,於27,828至27,846點交易的15,565張合約,建構於3月23至25日;而上述的28,212至28,223點,於這三個交易日成交量只有12張合約,但截至3月26日卻激增至14,383張,反映絕大部分成交出現在3月26日。

    當日下月期指波幅介乎27,899至28,342點,假設讀者們是大戶,傾向選擇靠近27,899點還是28,342點建構好倉呢?難道不是靠近27,899點較有利嗎?而大戶建倉在28,212至28,223點,大概是28,200點水平,相對上周五高位28,342點差距不足150點;另較低位27,899點差距超過300點,反映現在是傾向靠近高位28,342點建倉,故此視大戶正在建構好倉並不合理。 再者,上周五下月期指成交量為62,097張合約,其中由上午9:15至下午4:00錄得成交合約為38,336張,佔當日成交量不足62%;但於下午4:00至4:30僅半小時,卻成交23,761張合約,佔比超過38%,證明大戶刻意於尾市才建倉。

    當日期指走勢為高走形態,低位27,899點見於開市首分鐘,所以倘若大戶是在建構好倉,理應在開市初段出現大成交量。但實則大成交量是見於尾市,即期指處於高水平進行建倉,所以筆者認為大戶是在建構淡倉而非好倉。 另可參考恆指牛熊證街貨分佈,牛證佔比約69%,雖較3月24和25日分別約85%和77%有減少趨勢,但仍是顯著高於60%,反映後市依然利淡。 此外,若將街貨區域設置為100點,牛證最近5檔 (27,988至27,500點) 合計街貨量約3.45億份,相對期指對沖合約有584張,計出每張合約對沖約59.14萬份街貨。 至於熊證最近5檔 (28,498至28,899點) 合計街貨量約2.61億份,相對期指對沖合約有512張,計出每張合約對沖約51.05萬份街貨。數字反映發行商於每份牛證之對沖成本較...

  3. 2022年10月3日 · 港期大戶10月倉位方向分析 探討大價股進場位置. 2022-10-03 聶振邦. 踏入10月,趁現時仍是月初,探討期指大戶的部署情況,依然適切,參考9月23日當時下月期指 (10月期指) 顯示成交量為8,199合約,較上日 (9月22日) 的3,540增逾1.31倍,視為大戶開始部署10月倉位的 ...

  4. 2021年3月22日 · 2021-03-22 Steven Cheung. 長實集團(SEHK:1113)週四(3月18日)宣布業績同時宣布向李嘉誠基金會收購持有的基建項目股權及回購股份。 有分析指長實完成這些交易後,大股東將會部署私有化長實,惟投資者絕不能押注長實私有化。 因為小股東處於被動位置,隨時錯失另一隻十倍股,投資者博私有化的機會成本變得極為昂貴。 更多分析 通脹及英鎊回升 長實、長和否極泰來? 剖析投資者押注長實私有化的機會成本分析前,筆者先分析今次收購及回購的交易細節。 長實向李嘉誠基金會購入UK Power Networks、Northumbrian Water、Wales & West Utilities及Dutch Enviro Energy權益,作價170億港元,相當於賬面值1.22倍。

  5. 2022年2月17日 · 喺2021年底,強積金整個資產總值接近1.2萬億元。. 係呢1萬 2千億元中,啲錢又有無話集中咗係邊d基金身上呢?. 喺2021年 ,最多人買嘅又係邊隻基金嚟呢?. 最多錢流入嘅又係邊個計劃呢?. 咁多錢留咗入去嗰幾隻基金度,當中又有冇你份呢?. 按計劃來講,大家 ...

  6. 2021年3月9日 · 深圳國際和深圳市鯤鵬股權投資管理斥資148.2億元人民幣,從近東、蘇寧控股集團、蘇寧電器集團及西藏信託方面收購共合23%股權,似乎為近東接貨避免身家歸零,多於改善蘇寧易購的財政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