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秦末漢初傑出的政治家和謀士

      • 張良是秦末漢初傑出的政治家和謀士,他和劉邦共同懷抱着對改革和統一的渴望,合力推翻秦朝。 他其中最著名的成就是幫助劉邦設『鴻門宴』。
      std.stheadline.com/education/article/1984805/教育-中學-中國歷史-張良-智謀縱橫的謀士-星島教室
  1. 其他人也問了

  2. 戰國時代 韓國 人,韓國被秦朝滅亡後,曾暗殺 秦始皇 失敗,後成為漢高祖 劉邦 的謀臣, 漢朝 的開國元勳之一,與 蕭何 、 韓信 同為 漢初三傑 。 生平 [ 編輯] 張良的祖先 戰國 時 韓國 首都 陽翟 (今 河南省 禹州市 )人,他的祖父 張開地 曾擔任 韓昭侯 、 韓宣惠王 、 韓襄哀王 的相國,父親 平 曾擔任 韓釐王 與 韓桓惠王 的相國。 秦國在前230年滅韓後,張良散盡家財求得善擲沉重鐵錘的大力士報仇,於 博浪沙 伏擊行刺 秦始皇 ,卻誤中副車,行刺失敗,張良只好隱姓埋名躲避通緝。 在秦時,他也一度幫助殺人的 項伯 (項羽的堂叔)逃離秦廷的拘捕。

  3. 戰國時代 韓國 人,韓國被秦朝滅亡後,曾暗殺 秦始皇 失敗,後成為汉高祖 劉邦 的谋臣, 汉朝 的開國元勳之一,与 萧何 、 韩信 同为 漢初三傑 。 生平. 张的祖先 战国 时 韩国 首都 阳翟 (今 河南省 禹州市 )人,他的祖父 张开地 曾担任 韩昭侯 、 韩宣惠王 、 韩襄哀王 的相国,父亲 张平 曾担任 韩釐王 与 韩桓惠王 的相國。 秦国在前230年灭韩后,张散尽家财求得善擲沉重鐵錘的大力士報仇,於 博浪沙 伏擊行刺 秦始皇 ,却誤中副車,行刺失敗,張良只好隱姓埋名躲避通緝。 在秦時,他也一度幫助殺人的 項伯 (項羽的堂叔)逃離秦廷的拘捕。

  4. 2024年3月4日 · 張良是秦末漢初傑出的政治家和謀士他和劉邦共同懷抱着對改革和統一的渴望合力推翻秦朝。 他其中最著名的成就是幫助劉邦設『鴻門宴』。 」「鴻門宴?

  5. 关于其他名叫 张良 的人物,请见「 张良 (消歧义) 」。. 鴻門宴 圖中的張良畫像, 西漢 壁畫,現存 洛陽古墓博物館 。. 张良 (前250年或以前—前186年), 字 子房 ,封 留侯 , 谥号 文成 , 颍川 城父(今 河南省 禹州市 张得镇 )人。. 戰國時代 韓國 人 ...

  6. 基本介紹. 本名 :張良. 字號 :字子房. 所處時代 :秦末漢初. 民族族群 :漢族. 出生地 :韓國. 出生時間 :公元前250年. 去世時間 :公元前186年. 主要成就 :助劉邦建立漢朝;助劉盈保住太子之位. 封爵 :留侯. 諡號 :文成. 人物生平. 圯上受書. 張良出身於貴族世家,祖父張開地,連任戰國時韓國三朝的宰相。 父親平,亦繼任韓國二朝的宰相。 至張良時代,韓國已逐漸衰落。 韓國的滅亡,使張良失去了繼承父親事業的機會,喪失了顯赫榮耀的地位,故他心存亡國亡家之恨,並把這種仇恨集中於一點——反秦。 張良到東方拜見倉海君,共同制定謀殺行動計畫。 他弟死不葬,散盡家資,找到一個大力士,為他打制一隻重達120斤的大鐵錘(約合60公斤),然後,差人打探秦始皇東巡行蹤。

  7. 2014年7月16日 · 秦始皇是天下的皇帝是當時中國人已知文明世界的最高統治者張良為什麼要去刺殺秦始皇? 那一年張良才二十歲左右啊,跟今天許多大學生是一樣的歲數。 張良為什麼要刺殺秦始皇? 這要從他的家庭背景說起,張良出身於韓國的宰相世家,祖父和父親曾經擔任五代韓王的宰相。 各位想一想,在那個時代父子做過五代韓王的宰相,那家中能夠有錢到什麼地步! 簡單地說,張良是當時典型的官二代和富二代,如果按照他原本應有的人生軌跡,他應該能夠一生安享榮華富貴,並在適當時機接續他父祖的事業,成為下一任韓國的宰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8. 2020年12月12日 · 自古以來張良一直被稱作是智慧的化身謀略的鼻祖在他的身上有許多故事歷經千年不衰被人津津樂道傳頌成為後人學習的典範論智謀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是劉邦的頂級智囊」;論志向他年少時就以推翻強秦為己任做事出人意表論品行遺橋三敬履」,是尊師重教的典範論修為他在功成名就之時急流勇退遠離是非…… 那麼,張良身上有哪些難能可貴的品質呢? 愛國情懷. 張良身上有強烈的愛國情懷。 戰國末期,韓國被秦國所滅,作為韓國後裔,張良時常把國讎家恨記在心上,從年輕的時候就把推翻秦朝作為自己畢生的兩大理想之一。 因此他一度散盡家資招攬人才,想盡各種辦法刺殺秦始皇。 最終在精心準備下終於找到了機會,趁秦始皇外出巡遊之際中途設伏,但刺殺行動卻誤中副車,差一點就得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