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在總結傳統對此的分析時天主教教會在其教義問答中說道:「雖然復活是一個歷史事件可以通過空墳墓的標誌和使徒與復活 基督 相遇的事實來驗證但在信仰奧秘的核心中它仍舊是超驗的和超越歷史的事物

  2. 復活 (英語:Resurrection 或 anastasis)是 死亡 後 生命 回復的 概念 。 在許多 信仰 中存在死而復生的 神祇 或 神聖 人物,如 歐西里斯 、 阿多尼斯 、 耶穌 、 哪吒 等。 轉世 是其他宗教 假設 的類似過程,它涉及同一個人或神靈回到不同的身體,而不是同一個身體。 死人的復活是 亞伯拉罕宗教 的標準 末世論 。 作為一個宗教概念,它被用於兩個不同的方面:對當前和正在進行的個體 靈魂 復活的信仰(基督教理想主義、 已實現終末論 ),或者對死者在 末世 的單一復活的信仰世界。 有些人認為靈魂是人們復活的實際載體。 [1] 耶穌的死 和 復活 是基督教的中心焦點。

  3. 耶穌的歷史性 主要關注文獻來源在何種程度上表明 拿撒勒人耶穌 是作為一個歷史人物而存在的它不僅根據時間和地點的背景去研究歷史中發生的真實事件」,而且同樣研究現代的觀察者如何知道歷史中發生的真實事件

  4. 其他人也問了

  5. 基督徒一般相信耶穌的神跡是真實的 歷史事件 ,他的神跡是生命的重要部分,證明他的神性以及位格合一,即,基督的人性和神性的雙重性質在一個位格中。

  6.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復活節編年史 (拉丁語:Chronicon Paschale)或 亞歷山大編年史 (拉丁語:Chronicon Alexandrinum)是近代學者為一份保存在10世紀 抄本 中的一份7世紀拜占庭希臘語世界編年史起的名字原標題與作者身份未知。 「復活節編年史的名字源自作品中對 計算復活節時間 的探討。 其記載的時間始於 上帝創造世界 ,終於公元628年。 原文一開始討論了以太陽、月亮周期計算復活節日期的正確方法。 其認定的上帝創世時間相當於公元前5509年3月21日,之後作者列出了上帝創始以來的每一年,並在其下記載當年發生的大事。 但也有一些內容涉及晚至628年的事件 [1] [2] 。 版本史與版本 [ 編輯] 現代語言翻譯 [ 編輯]

  7. 香港繁體. 工具. 復活節 ( 拉丁語 : Pascha ),又稱 主復活日 , 基督宗教 的重要 節日 之一。 復活節最初與 猶太人 的 逾越節 同日,但 教會 在4世紀 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 決議不用 猶太曆 ,於是改定為每年 春分 (英語:March equinox) 月圓 之後第一個 星期日 。 目前北半球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南半球實則秋分),如果月圓那天剛好星期天,復活節則延後一星期。 因此復活節可能在從3月22日到4月25日之間的任何一天。 該節日乃紀念 耶穌基督 於公元30/33年被 釘死 後第三天 復活 的事蹟,基督信仰的高峰,因此被 基督徒 認為象徵得着永生與赦罪;不過現今許多與復活節相關的民間風俗,都不起源於基督宗教。 名稱來源 [ 編輯]

  8. 逾越節 ( 希伯來語 : פסח ‎) 猶太教 節日之一。逾越節為了紀念 耶和華 降臨 十災 的最後一災越過以色列人的房屋,殺死 埃及 一切頭胎生物的同時還殺死 埃及人 的長子,用以催促並警告一直心硬的 法老 ,釋放為奴的以色列人離開埃及,還他們自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