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6月12日 · 約翰·艾森豪的兒子為 大衛·艾森豪二世 (英語:David Eisenhower) 後來與 理查·尼克森 之女 茱莉·尼克森 結婚(艾森豪很寵愛這個孫子,如總統寓所戴維營就是因他而更名)。. [34] 德懷特·艾森豪夫人——瑪米·艾森豪肖像,時著就職禮服,由 湯瑪斯 ...

  2. 2019年3月5日 · 德懷特·大衛·艾森豪(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年10月14日出生於美國德克薩斯州丹尼森一個德國移民後裔家庭,小名艾克(Ike)。艾森豪的父親性情懦弱,優柔寡斷,事業上毫無成就,只制乳廠一名工人。

  3. 其他人也問了

    • 家庭背景
    • 早年生活及教育
    • 個人生活
    • 一戰往事
    • 軍事生涯
    • 總統生涯
    • 逝於華盛頓
    • 人物評價
    • 名言
    • 軼事

    艾森豪誕生於美國德克薩斯州丹尼森一個德國移民後裔的新教再洗禮派門諾會家庭,在7個男孩中排名第3,出生名為大衛·德懷特·艾森豪(David Dwight Eisenhower),進入西點軍校後,正式更名為德懷特·大衛·艾森豪。 艾森豪家族本姓愛森豪爾(德語:Eisenhauer,直譯為「鐵匠」或「工人」),是自1741年從德意志薩爾蘭的薩爾布呂肯移民至美國的德裔家庭。他們的家族首先定居予賓夕法尼亞州約克城,並在19世紀80年代開始遷往堪薩斯州。關於其德文姓氏「Eisenhauer」是如何以及何時被盎格魯化為「Eisenhower」則說法不一。艾森豪於賓夕法尼亞州的祖先主要從事農業為生,而其中就包括德懷特·艾森豪的高祖父——漢斯·尼可拉斯·艾森豪,他於1741年移居到賓夕法尼亞州的蘭開斯特。 漢...

    德懷特·大衛·艾森豪於1890年10月14日出生於德克薩斯州的丹尼森,是大衛·雅各布·艾森豪和艾達·斯托弗所生七個子女中排行老三他的母親最初打算為他取名為大衛·德懷特,但在他出生後因考慮到與其父同名而將這名字顛倒過來,以避免家裡同時存有兩個大衛的混亂場面。大衛·J·艾森豪夫婦所生育地所有男孩都會被稱為「艾克」的不同形式;比如其哥哥埃德加「大艾克」和而德懷特則被稱為「小艾克」,這個綽號旨在作為他們姓氏的縮寫。不過到了二戰,艾森豪家就只有德懷特還被稱為「艾克」了。 1892年,他們舉家搬遷到堪薩斯州阿比林,而艾森豪從此認為那就是他的家鄉。艾森豪在兒時曾無意捲入了一場意外事故,該事故致使他的弟弟厄爾失去了一隻眼睛,為此他在餘生中一直感到悔恨。德懷特從小對戶外探索活動產生了敏銳而持久的興趣。他從一位...

    當艾森豪因服兵役駐紮在德克薩斯州時,他與愛荷華州布恩的瑪米·杜德相遇。 他們對彼此都一見鍾情並開始交往,最終艾森豪在1916年情人節向其求婚。後來由於美國於同年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故艾森豪須得服兵役(儘管最後他並沒有直接前往歐洲戰場),因此他們原定於11月於丹佛舉行的婚禮被提前至7月1日。在他們婚姻的前三十五年中,他們的居所曾多次因個人原因而多次搬遷。 艾森豪同瑪米育有二子,長子杜德·德懷特·艾森豪生於1917年9月24日,於1921年1月21日死於猩紅熱,年僅3歲,在之後艾森豪絕少談論關於其的離世。次子約翰·艾森豪生於1922年8月3日;於成年後在美國陸軍服役,退伍後成為作家並擔任美國駐比利時大使(1969年-1971年)。約翰·艾森豪的孫子為大衛·艾森豪二世後來與理察·尼克森之女茱莉·尼...

    艾森豪自1915年從西點軍校畢業後,正式晉升為少尉的他請示上級將其被派往菲律賓駐紮,但被拒未果;最初被指示在後勤部門服役,後來在德克薩斯州和喬治亞州的各個軍事營地都在擔任低等步兵,直至1918年。在1916年,艾森豪於山姆休斯頓堡駐紮期間,艾森豪曾兼職當地聖路易斯斯學院(現聖瑪麗大學)橄欖球教練。艾森豪後來還因此成為了該校兄弟會「西格瑪·貝奇」的名譽會員。在1917年底,當他在喬治亞州奧格爾索普堡負責士兵的訓練時,他與其夫人迎來了他們的第一個兒子—杜德·德懷特·艾森豪。 1917年,發生齊默爾曼電報事件,引起美國各界的憤怒,促使同年4月6日美國對德宣戰;艾森豪在得知美國參戰的消息後,他再次要求將其派往海外為國效忠,但卻因其族裔身份而再被拒絕,隨後將艾森豪被派往堪薩斯州萊文沃斯堡駐紮。1918...

    早年軍事生涯

    1925年由康納保舉進入指揮參謀學院,1年後以第1名畢業。曾任營長,在美國戰鬥紀念物委員會擔任約翰·潘興的助理,為戰爭部助理部長喬治 V. 莫斯利將軍擔任執行官。以傑出參謀軍官著稱,後被美國陸軍參謀長道格拉斯·麥克阿瑟選中進入陸軍部。1935年隨導師麥克阿瑟來到菲律賓擔任菲律賓政府軍事顧問。1936年晉升中校,因軍事與哲學觀點與麥克阿瑟發生衝突。1939年返回美國,在擔任一系列的參謀職位後,1941年6月成為第3軍團參謀長,同年9月晉升為准將。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珍珠港事件後,在陸軍參謀長喬治·卡特萊特·馬歇爾領導的總參謀部任職,歷任戰爭計劃部主任、助理參謀長,雖然從來沒有領導大部隊作戰經歷,仍被馬歇爾賞識,1942年6月24日被任命為「歐洲戰區司令」並很快的晉升為中將。 1942年7月北非英軍及美軍的部隊接連受挫以及英國首相邱吉爾的極力支持,美英決定發動北非戰役的作戰。同年8月艾森豪被任命為「北非戰區盟軍總司令」。但他之前從未單獨指揮過作戰,然而這次指揮英美聯軍在北非登陸進展順利,艾森豪也因此聲名大噪。 1943年2月11日晉升為上將。 1943年6月—8月指揮西西里島戰役,同年11月在德黑蘭會議,決定在1944年開闢第二戰場。12月因美國總統羅斯福不願意馬歇爾離開華盛頓,艾森豪被任命為「盟軍遠征軍最高總司令」,其後擔任大君主作戰(霸王行動)的「盟軍最高總司令」。他於1944年1月駐倫敦組建盟軍遠征軍最高司令部;6到8月指揮霸王行動,進行諾曼底登陸。9月移駐法國正式接管蒙哥馬利的地面部隊指揮權,指揮攻佔德國。在1944年12月20日晉升為美國陸軍五星上將,二戰結束後曾擔任駐德佔領司令官。 1945年接替退休的馬歇爾任美國陸...

    冷戰時期

    1948年卸下美國陸軍參謀長的職務並退出現役,受聘為哥倫比亞大學校長(1948年—1952年)。 1950年重新入伍並出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武裝部隊最高司令,並於1952年正式退出現役後回到哥倫比亞繼續擔任校長,步入政壇。

    總統競選

    1952年退出美國軍界,加入共和黨競選總統,為安撫共和黨保守派,他挑選理察·尼克森作為副總統,尼克森的年輕及反共立場起到襯托作用,並提升其政治地位。競選期間他以「北韓、共產主義、貪污」(英語:Korea, Communism, and Corruption)作為口號抨擊民主黨政府的執政表現,尤其是成功表達反對羅斯褔在雅爾達協定中對蘇聯的妥協及杜魯門對北韓和中國的政策。最終,艾森豪憑藉442票對89票的壓倒性優勢成功當選,也使共和黨在20年後重新入主白宮。時年62歲,是自1856年以來當選年紀最長的總統(較杜魯門以現任總統首次當選時年64歲早),他也是20世紀美國唯一一位軍界出身的總統,也是自赫伯特·胡佛以來第二位德裔總統,亦是第1位就任總統前未曾擔任民選公職的總統,這個記錄直到2016年唐納·川普才被打破(川普未有參軍和擔任民選公職,且當選時年齡70歲)。

    司法任命

    艾森豪在總統任期(1953-1961年)內共任命了5位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 1. 厄爾·沃倫,1953年,第14任美國首席大法官(沃倫法院) 2. 約翰·馬歇爾·哈倫二世,1954年 3. 小威廉·布倫南,1956年 4. 查爾斯·埃文斯·惠特克,1957年 5. 波特·史都華,1958年 其中,惠特克不適合擔任大法官並很快退休。史都華以及哈倫二世屬於共和黨的保守派,而布倫南屬於民主黨並且成為了最高法院自由派的重要成員。最重要的是,出乎艾森豪的意料,原本屬於溫和保守派(共和黨)的厄爾·沃倫上任首席大法官後,在其盟友布倫南等人的協助下,最高法院頻頻作出傾向自由派(民主黨)的判決,以至於曾有評論稱,屬於共和黨的艾森豪總統後來評論提名沃倫乃是他「一生中所犯的最愚蠢的錯誤(the biggest damn-fool mistake I ever made)」。沃倫主政下的美國最高法院掀起了美國歷史上一場劃時代的憲政革命,彰顯出對自由、民主、平等、人權的深刻信仰,成為了當時美國自由主義、進步主義的堡壘、

    內政情況

    在國內方面,他和理察·尼克森及其他自由派共和黨人一樣支持平權措施,他支持美國最高法院(沃倫法院)在布朗訴托彼卡教育局案中所作的平權判決。在他任內推動並通過1957年民權法案,限制種族歧視法律及取消種族隔離等政策。他並反對麥卡錫主義,因為當調查牽連美國軍界的時候,他認為這對美國軍人並不敬。 在經濟方面,1954年聯邦政府通過了補助1億7,500萬於州際高速公路系統的法案(Federal-Aid Highway Act of 1954 included $175 million for Interstate System),緊接著在1956年簽署了這項法案以及「Highway Revenue Act of 1956」,於是州際公路賴以發展的法源與基金得以確認。往後美國高速公路於是四面八方的蔓延生長,劃過無數都市,對美國經濟發展有重要作用。任職8年期間,美國社會經歷了戰後最安定、繁榮的時期。

    1969年3月28日,他因心臟病發作逝世於華府,享壽78歲。3月29日,他的葬禮在華盛頓國家座堂舉行,之後他的遺體供人瞻仰28小時。4月2日,在他的家鄉阿比城下葬,他的遺言在下葬的時候進行宣讀,其中一句是「我始終愛我的夫人!我始終愛我的兒子!我始終愛我的孫子!我始終愛我的祖國!」

    雖然艾森豪擔任總統後期支持度不高,但自1980年代迄今,艾森豪的歷史評價逐漸升高,他經常獲評為美國最佳總統前十名。他還善於發現人才,所以喬治·巴頓、范佛里特等一大批名將,都為他所用,還提名並任命了美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首席大法官之一厄爾·沃倫。不少美國的自由派認為他是歷任共和黨總統中較為突出的一位,並且印象良好。

    在我家裡,關心別人是理所當然的事。父母親從小就向我們灌輸,一個人既要有雄心壯志,又不能自高自大目中無人,自立自強是生活的基本原則。
    比起一個在戰場上被征服的美國來說,一個破產的美國更是蘇聯的目標。
    戰勝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唯一方法,就是阻止它。
    我選擇了軍人做為一生的事業,我就立志要成為最好的軍人。

    艾森豪小時候和家人玩牌,因為手氣不好,拿到一副爛牌,嘟著嘴抱怨個不停。母親嚴肅地告訴他:「不管手上握的是好牌或是爛牌,都必須把它打得淋漓盡致。你不能一味地羨慕別人手中的好牌,也不可一直抱怨手中的牌不好,要專心地發揮你現有的牌。未來的人生也應如此,人生不如意的事十常八九,你要努力運用僅有的條件,才能創造出新的人生條件。」母親這一席話對他影響很深,其中的人生哲學,也與他日後每每在逆境中都能克難致勝的經歷相互呼應。 此外,在擔任軍官的時候,艾森豪發現他的部隊裡有兩名士兵經常爭執。這兩人每次見面不是瞪眼就是握拳,有隨時打架、拚命的可能。愛森豪覺得這樣很不好,一方面容易出事,一方面容易影響部隊裡的感情。作為一位擅長勸架的人,艾森豪吩咐那兩個士兵一起去擦玻璃,一個擦裡面的玻璃,一個擦外面的玻璃。在兩個人...

  4. www.wikiwand.com › zh-tw ›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德懷特·艾森豪 - Wikiwand

    德懷特·戴維·艾森豪,美國政治人物、陸軍將領。 他曾在1953年至1961年間任美國第34任總統,並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盟軍在歐洲最高指揮官,軍中士兵都稱呼他為艾克()。

  5. 如果執行和規劃軍事大師主要特質,那麼德懷特大衛艾森豪無疑古往今來最偉大指揮官之一。. 出生於丹尼森,在家裡七個孩子中排行老三的德懷特於1909年從阿比林高中畢業。. 因為上不起任何一所師範學院,他於1911年申請並進入了西點軍校;雖然 ...

  6. 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美國政治人物、陸軍將領。 他曾在1953年至1961年間任美國第34任總統,並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盟軍在歐洲最高指揮官,軍中士兵都稱呼他為艾克()。

  7. 艾森豪威爾出生並成長於堪薩斯州阿比林縣一個德裔移民家庭——艾森豪威爾家族。其家族具有濃烈宗教色彩,如他母親就信仰耶和華見證人。艾森豪威爾本人直到1952年才開始參與有組織性基督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