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新冠病毒疫情對香港各行各業有何影響? 相關

    廣告
  2. 無證供應、研發等藥品10000餘種. 70年經驗豐富的日本藥品向平行貿易商出口商(批發商)。

搜尋結果

  1. 當前的公共衞生危機,嚴重打擊本港經濟。 今年上半年,本港錄得歷來最大的經濟下滑幅度。 為挽救經濟,政府除落實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的1,200億港元財政紓緩方案外,更史無前例地動用約1,915 億港元, 先後推出3輪紓困措施。 1 請參閱. WHO (2020a)。 1.2 本地疫情雖在過去兩個月稍見緩和, 但近期卻急轉直下,情況令人憂慮。 世界衞生組織(" 世衞")指出,在未有效疫苗或療法推出之前,人類仍要面對感染新冠病毒風險,距離戰勝疫情之日還有一段時間。 在這" 常態"之下,本港必須克服控制疫情及經濟兩方面的挑戰。 香港的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 1.3 香港在2020 年1 月23 日錄得首宗2019冠狀病毒病感染個案,確診個案數目更在短短一個月內急升至逾70宗。

    • 2MB
    • 36
  2. 國內主要受影響產業. 整體展望. 疫情發展與國際經濟衝擊. 全球目前感染新冠肺炎案例數. 截至2020 年3 月13 日,全球感染新冠肺炎人數已超過12萬人,預期人數會持續上升。 除中國外,韓國、義大利、法國、西班牙、伊朗為重災區,而疫情已遍佈全球超過100個國家。 資料來源: Bloomberg, 2020/3/13. 國際經濟遭受重大衝擊.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今年3 月將全球2020 年GDP 成長預測由2.9% 下修至2.4%,而中國的增長可能來到5% 以下,但2021 年有機會回升至6.4% 的成長。 根據Bloomberg 評估,疫情可能造成全球經濟2.7 兆美元損失。

  3. 2019年以來,香港經濟多次錄得負增長,新冠疫情衝擊下呈現出如下幾個重要特點: 1. GDP近4年中有3年出現收縮. 在中美貿易摩擦全球經濟放緩和香港本地社會事件的三重利空疊加下,香港經濟在2019年陷入全球金融海嘯後首次負增長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迅速傳播蔓延讓香港經濟雪上加霜,居民消費和社會投資顯著下降,上半年GDP 實質收縮約9%,創有紀錄以來最大半年跌幅;全年GDP 萎縮6.5%,整體經濟陷入深度衰退。 2021年,得益於疫情影響減弱,貿易活動增強和前期基數較低,香港經濟止跌回升,GDP 錄得6.3% 的反彈,但經濟總量仍不及2019年。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2年1月9日 · 過去七個多月的市道氣氛及經濟表現已見起色但不幸目前出現第五波疫情且年關在即對一眾打工仔商戶以至各行各業造成打擊對整體經濟肯定有影響如何適切地運用及調撥資源作出適當支持將是其中一個須不斷動態分析評估的焦點

  6. 新冠疫情對香港商界的影響. 香港會計師公會調查報告《The COVID-19 Impact: A survey of PAIBs》的主要結果.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商界和社會帶來重大衝擊社交距離措施外遊和群組聚集限制只是商界受到的部分影響。 全球正努力適應這些挑戰,而商界也在調整運營模式。 最近新聞亦報導有關新冠疫苗具效用的好消息讓人對2021年疫情遠去抱了希望。 香港會計師公會在舉行2020年度商界專業會計師網上研討會前,特地在8月向從事商界的會計師會員進行了問卷調查, 了解疫情如何影響他們的公司和運作。 超過1,300名商界專業會計師完成問卷,其中85%的受訪者來自商界企業界別, 15%來自非政府機構、政府、監管機構和學術界等非牟利機構界別。

  7. www.cgcc.org.hk › 2020anti-epidemic › pdfCONOMIC REVIEW E

    新冠肺炎疫情對香港經濟影響分析. 高級經濟研究員 蔡永雄. 內地爆發新冠狀病毒肺炎,迄今為止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均已超過2003年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使香港經濟雪上加霜目前,香港經濟已陷入衰退,旅遊零售和飲食業等所受打擊最大,住宅樓市則延續調整趨勢,預期2020年香港經濟大概率會繼續錄得負增長。 一、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基本判斷. 內地爆發新冠肺炎疫情由於正值春運,擴散速度較2003年非典型肺炎更快,影響層面更廣。 根據國家衞健委數字顯示,全國所有省市自治區和特別行政區均錄得確診個案,至3 月1 日確診及死亡人數分別達到80,026 人及2,912人。

  8. 2019年10月31日 · 2003年非典疫情打擊下香港失業率飆升至8%此後中國內地開放自由行」,旅遊業迅速膨脹相關的零售酒店餐飲等行業創造出大量新增就業然而13年之後這些行業提供的原本工資不高的崗位在疫情中首先受到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