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 [1-2],是指 2019新型冠状病毒 感染导致的肺炎。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了多例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的 不明原因肺炎 病例,证实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 呼吸道传染病 。 [3-5] 2020年2月11日, 世界卫生组织 总干事 谭德塞 在瑞士 日内瓦 宣布,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命名为“COVID-19”。 2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通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名称修订为“COVID-19”。 3月11日,世卫组织认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可被称为全球大流行 [6]。

  2. 方案介绍. 播报. 编辑. 防控方案可概括为“345”,把好社区防控、发热门诊、面对面流调“三道防线”;把握好2小时、12小时、24小时“三个时限”;抓好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防控“三个重点”;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四早”防控措施;管好确诊、疑似、发热、密接“四类人员”,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四应四尽”。 落实“五包一”社区防控责任制;发放“五个一”工具包;做到排查、管控、督导、宣教、关爱“五个到位”等。 主要版本. 播报. 编辑.

  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即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 该病毒的变异株如阿尔法(Alpha)、贝塔(Beta)、伽玛(Gamma)、德尔塔(Delta)和 奥密克戎 (Omicron)等,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并迅速在全球传播。 所有人群均有可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而老年人和存在慢性基础疾病的群体病死率较高。 此外,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干咳、乏力,同时也可能出现鼻塞、流鼻涕、咽痛、嗅觉和味觉减退或丧失等表现。 有一部分患者可在病程中无任何临床表现,称为 无症状感染者 。 严重病例可能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脓毒症休克,甚至死亡。

  4. 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造成新冠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未提及“武汉”。. [3] 外界有传闻称新型冠状病毒已被命名为SARI。. 针对病毒的命名,世卫组织新型传染病和动物传染病代理负责人科霍夫(Maria D. Van ...

  5. 为指导各地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常态化防控工作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根据新冠肺炎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的要求在第六版防控方案基础上制定本方案

  6. 0. 新冠肺炎核酸检测. 播报 编辑 讨论 上传视频. 新冠病毒检测方法. 核酸检测是查找患者的呼吸道标本血液或粪便中是否存在外来入侵的病毒的核酸来确定是否被新冠病毒感染。 因此一旦检测为核酸“阳性”,即可证明患者体内有病毒存在。 [18] 2022年5月13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 郭燕红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国有1.3万家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开展核酸检测、拥有15.3万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核酸检测技术工作,核酸检测能力已经能够达到单管每日5700万管,核酸检测的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12] 2022年12月14日起,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数据。 [23] 2023年8月30日起,来华人员无需进行入境前新冠病毒核酸或抗原检测。 [25] 中文名.

  7. 图解. 概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肺炎. 起初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 具备人传染人的能力,正确佩戴口罩加强防护. 多数预后良好,少数病情危重,甚至可致死亡. 疾病定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体是一种先前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 2020年2月7日,国家卫健委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 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英文名称为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 2月22日,国家卫健委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名称修订为“COVID-19”,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保持一致,中文名称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