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消文52 飲食知量者,謂具四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消文52 49頁9行 - 52頁1行. 飲食知量者,謂具四法。. 「四種資糧」的第三是正說「飲食知量」,具有四項特質,分述如下:. 非太減少,若太減少飢虛羸劣,無勢修善,故所食量,應令未到次日食時無 ...

  2. 2021年3月2日 · 由此能令等五法成清淨故,猶如意識能於眼等五根之境分別德失,而為進止。 因為通過智慧抉擇的作用,能讓佈施等五法成為清淨的緣故,猶如第六意識能對眼等五根的所緣境分別功德和過失,從而如理取捨。

  3. 2020年4月23日 · 廣論消文134 「較依正法所起罪惡,十種不善,是極少惡。. 」現見實爾。.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廣論消文134 133頁3行-134頁5行. 未二、所依門分四:. 一、以智愚而有輕重. 二、以具戒而有輕重. 三、破戒者等之罪業. 四、歸納而說依法之重罪.

  4. 2020年9月12日 · 廣論消文174-2 然能隨順引後有集,故立為集攝。.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廣論消文174-2 174頁7行-175頁10行. 新譯廣論. 【如是若由染污無明薩迦耶見,他自在轉,三門作行殺等不善,集非福業。. 若行捨守護戒等欲界善法,是集褔業。. 若修靜慮無色地攝奢 ...

  5. 2021年3月1日 · 廣論消文225 相續與身聚,是於多剎那、多支分而假設,無獨立性,自我、他我,亦皆於假聚、相續而安立。全無自性。 廣論消文114 今既成就多住歸依,亦當來我眾同分中。 廣論消文140 七謂一切功德之器,第八謂於諸所應作 ...

  6. 2021年11月22日 · 阿克頓爵士 是英國 自由主義運動的重要人物。 他 擔任過下院議員。 西元1885年~ 西元1902年 任 劍橋大學 近代史教授,主編《劍橋近代史》。 作為 歷史學家,他把歷史探索的客觀性與歷史性研究中的道德判斷 結合起來;他 對個人自由以及促進與威脅個人自由的力量之有力分析,深刻 影響了 20世紀思想史。 他的 一些 極具洞察力的名言 深入人心。 注釋: 阿克頓爵士:是英國 自由主義運動的重要人物。 英文名( John Emerich Edward Dalberg~Acton ) 常 簡稱(Lord Acton), 中文譯名 (約翰 ·愛默里克 · 愛德華 · 達爾伯格~阿克頓) 。 解析: 「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腐化。

  7. 2021年2月28日 · “自住精進”是前提,所謂“己立而立人”,自己安住精進,才能把別人也安立於精進。 具足六種殊勝: 一、依殊勝:依菩提心發起精進。 如果只求人天福報(求名聲、求恭敬、求升天)或者求一己之解脫,而發精進,其依處都不殊勝。 二、物殊勝:總的發心修習一切種類的精進,行持個別精進時,也不忘總的精進意樂。 如果沒有想到“所有種類的精進,我都要修”,那就沒有精進的總意樂。 行精進時具有“無量精進誓願成”的願心,才是具有物殊勝。 三、所為殊勝:為了讓一切有情獲得現前安樂和究竟利義,為此目的而精進,即是所為殊勝。 此處要求事事不忘眾生。 如果精進時忘了眾生,則沒有“所為殊勝”。 只為一己、一家、一國,所為都不殊勝,為了所有眾生的利益,這種目的才殊勝。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