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旺角波鞋街重建計劃 相關

    廣告
  2. 上個月有 超過 100 萬 名用戶曾瀏覽 agoda.com

    立即預訂可慳更多,Agoda®一直保證最低價! 我們全天候為你提供協助,出走都唔會注定一人!

    • 高雄

      超值酒店,神秘優惠

      先訂後付,節省更多!

    • 折扣優惠

      計劃緊下次旅程?

      我們為你提供最抵優惠!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8日 · 旺角大型重建 17年前翻新波鞋街最矚目 惟一度被批走數. 旺角洗衣街巨無霸商業黃金地皮原址為舊水務署2019年底拆卸後該用地一直曬太陽」。 新地去年3月以47.29億奪標並向本報透露將項目打造成旺角Green Heart」,投資總額逾100億目標成為一個綠化及可持續發展的大型綜合新商業地標預計2030年落成。 原意建立「體育用品城」 旺角大型重建項目可以數到與洗衣街數街之隔,位於旺角花園街俗稱「波鞋街」的一段市建局重建。 波鞋街重建早於1998年已經開始醞釀,但商戶一直反對收購,直至2007年市建局先落實項目,新世界發展(017)合作重建四份一條「波鞋街」。

  2. 2017年7月31日 · 旺角波鞋街重建後變成有三層商場和上蓋廿七層住宅的單棟高樓眼見商場逐漸成型店舖陸續開業驚覺和市建局當初宣稱的體育用品城設計有着極大出入五層商場變三層原計劃為表揚本地運動員的體育名人館沒有下文最氣憤的是向公眾開放的三樓空中花園不見了變成只為住戶而設的天台花園會所。 令人不禁懷疑當年的動聽概念只是市建局為收購業權的公關技倆。 說好的體育用品城呢? 十年前的設計是設五層商場,三樓有向公眾開放的空中花園。 1998年,市建局前身土地發展公司建議,重建旺角洗衣街、奶路臣街及花園街交界,當中涉及一段波鞋街。 惟因商戶反對重建,令重建計劃一再推遲。 直至, 2007年12月 市建局宣佈啟動波鞋街重建項目,欲斥資31億元打造成「體育用品城」,並邀請建築師林雲峰等專家擬定設計概念。

  3. 2024年3月8日 · 旺角大型重建 17年前翻新波鞋街最瞩目 惟一度被批走数. 旺角洗衣街「巨无霸」商业黄金地皮原址为旧水务署2019年底拆卸后该用地一直「晒太阳」。 新地去年3月以47.29亿夺标,并向本报透露将项目打造成旺角「Green Heart」,投资总额逾100亿,目标成为一个绿化及可持续发展的大型综合新商业地标,预计2030年落成。 原意建立「体育用品城」 旺角大型重建项目可以数到与洗衣街数街之隔,位于旺角花园街俗称「波鞋街」的一段市建局重建。 波鞋街重建早于1998年已经开始酝酿,但商户一直反对收购,直至2007年市建局先落实项目,新世界发展(017)合作重建四份一条「波鞋街」。

  4. 市建局宣布開展這項重建項目時項目範圍內共有38間零售商舖當中19間商舖出售與體育有關的用品。 市建局在推行這個項目時,同時推出一項「地區特色體育用品店安排」。 在此安排下, 體育用品零售商戶如不選擇現金補償,可以選擇以優先租賃協議的形式租賃將來的重建物業內的商舖繼續經營。 運動主題商舖群. 項目內的商業平台將會以運動為設計主題,除預留足夠空間予已簽訂協議的體育用品商戶在未來的商舖繼續經營外,項目將與毗鄰的市建局麥花臣室內場館發展項目串連成為一個整體性的運動城區,產生協同效應及增强地區特色。 街道設計. 此項目設計加入內部通風廊連接洗衣街與花園街,擴闊奶路臣街的街角及美化周邊的步行道,以改善地面通風環境,增加地面步行空間及行人環境舒適感,改善區內繁忙街道的境觀及視覺效果,提升購物樂趣。

  5. 2017年8月30日 · 撰文:陶思文. 出版: 2017-08-30 13:01 更新:2017-09-19 12:50. 走過旺角波鞋街同樣是售賣球鞋體育用品但花十年建了這座由三層商場及上蓋二十七層住宅的單棟高樓後波鞋街已昔日不再。. 重建一定會有改變但不代表要變到面目全非才算是社區 ...

  6. 2017年9月3日 · 旺角波鞋街的重建項目外界批與最初提出以體育用品城概念設計的新商場有所出入。 (資料圖片)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今日發表網誌堅守體育設計概念 開放更多空間予公眾享用為題解釋由市建局與新世界發展合作的旺角洗衣街重建項目被外界批評走數」,曾承諾興建的公共空間體育名人館皆未見蹤影市建局修訂後的重建項目改於3樓設置天台花園。 (市建局圖片) 韋志成回應因城規會2010年在旺角區設定新的高度限制為主水平基準以上100米,令原有方案受影響,遂於2011年向油尖旺區議會提交修訂方案,刪去兩層特定為公眾使用的面積。

  7. 2017年9月1日 · 市建局在旺角波鞋街的重建項目再起爭議重建時說好的空中花園體育名人館等再次消失了。 市建局近年的幾個重建項目,在筆者眼中也是用着重建的名義,變成一個又一個的地產項目,漠視了本身的定位和功能。 按市建局網頁顯示,市建局有四個功能:「加速重建發展,去舊立新,創造更美好的生活環境」、「促進及鼓勵復修殘舊的樓宇,並致力保留地方特色」、「保育及修葺具歷史或建築價值的樓宇,並致力保留地方特色」及「更新舊區,促進經濟,改善環境,造福社群」。 可是,從近期市建局的決定來看,這四個功能逐漸消失。 取消了需求主導計劃,何來「加速重建發展,去舊立新」? 如何「促進及鼓勵復修殘舊的樓宇」? 灣仔重建項目消失了喜帖街的檔戶,換上大紅燈籠高高掛,就是「致力保留地方特色」? (資料圖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