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8年9月22日 · 陳忠藏/繪暮色在大屯山系與觀音山相峙下,映照在淡水河口,這正是畫家陳忠藏,對一九五七年代傳唱的"淡水暮色"情境,透過彩筆溶入畫中。長老教會的鐘聲響起,那紅磚色仿哥德式的教堂,及遠處對岸的觀音山聚落的房舍,燈火已亮起,在落日、聚落燈火、山巒的交響下,日暮西沉中益加美麗 ...

  2. 2019年3月18日 · 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品讀:天色既暮,歸禽思宿,卻流水孤村,如此便將一身微官濩落,去國離群的遊子之恨以「無言」之筆言說得淋漓盡致。

  3. 2019年2月19日 · 詩詞. 燈火家家市,簫笙處處樓。 (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元宵節 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是新一年裡的第一個月圓之夜。 古時每逢這天夜晚,皓月當空,彩燈高懸,家家出門,萬人空巷,真是好不熱鬧! 下面小編選取了十首古詩詞,一起來看古時候的元宵節到底有多美吧! 元宵節的起源. 元宵節,也稱為上元節、元夕、小正月、小年或者春燈節。 相傳元宵節起源於道家祭神禮儀,據《歲時雜記》記載,道教曾把一年中的 正月十五 稱為上元節,因這一日為上元天官賜福之辰,所以上元節要燃燈慶祝。 秦末時亦有「正月十五燃燈祭祀道教太乙神」之說。 漢武帝時,把對「太乙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創建「太初歷」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4. 2018年12月2日 · 賞評:蘇軾當年的烏臺詩案牽連甚廣,王鞏王定國就是那個被牽連最深的人。但是王鞏被貶卻毫無怨言,對蘇軾不曾責難一句。王鞏被貶時,他的歌伎毅然隨行,這讓蘇軾深深折服,所以寫下這首詞,讚賞寓娘的品格。

    • 除夕不滅燈火
    • 除夕不滅煙火
    • 除夕不滅香火

    記得在小的時候,過年是要「熬五更」的。對於過年「熬五更」,村裡老人說,這是過年不滅燈火的習俗,甚至還有「除夕晚上不熄火,新年家運乘東風」的說法。 那麼為甚麼在除夕這一天不滅燈火呢?這源於一個古代的傳說。 相傳,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尖角,兇猛異常,每年的除夕夜,它都會爬出來「吃人」,而老百姓就把這一天稱為「過年關」。 但是年獸也有害怕的東西,它是害怕火和亮光的,因此每逢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在屋子裡生起火堆來,並點上紅色的燈籠,以守年夜。而年獸到了一家後,看到是這樣,又到了一家,發現又是這樣後,所以它也不敢來了。就這樣慢慢的延續下來,就有了除夕之夜不滅燈火的風俗,而大年三十晚上不滅燈火,也是象徵著紅紅火火的寓意。

    煙火也稱為煙花爆竹,老祖宗認為,在除夕這一天是不能滅煙花爆竹的,而這也是真正的過年。在過年的這一天燃放煙花爆竹,不僅象徵著吉祥的寓意,也表達著辭舊迎新,更有過年的氣氛。 在中國古代,爆竹是禳鬼的鎮物。這也和年獸的傳說有關。因為傳說中的年獸除了怕燈火之外,也怕爆竹,所以古時候每逢過年人們都燃放爆竹。 在一些古籍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如西漢東方朔在《神異經》中說:西方的深山中,有一種長尺余的鬼怪,名「山魈」。它可令人寒熱,是使人得寒熱病的鬼魅,嚇跑它,人們才可得到吉利平安。據說山魈怕火、怕響聲,於是人們就想出對付的辦法,那就是把竹筒放到火堆裡燒,讓燃燒時竹節發出畢剝畢剝的聲音,來嚇跑山魈。 唐朝初年曾爆發瘟疫,有個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裝在竹筒裡,點燃後使其發出更大的聲響和更濃烈的煙霧,結果驅散了山嵐瘴...

    關於香火,是老百姓點燃的香燭。在民間每逢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點燃一些香燭,以來祭天、祭祖、請家仙,以達到尊重天地,尊重先人的意思。所以一些農村也就流傳了「除夕香不滅,除穢又辟邪」的說法。 點燃香火,也意味著香火不斷,香火旺盛,後代綿長的意思,所以這是一個好的寓意。 古代的香火和現代的是不一樣的。古時候的香火,是用「蒼朮」製作而成的香物。「蒼朮」是一種中藥材,具有健脾除濕的作用。所以古人點燃這種香火的目的,也是為了驅瘟除濕,能促使陽氣上升,這和端午節插艾草是一樣的道理。 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財富和俗語,而一些具有經典文化的風俗和俗語,我們一定要傳承下來,並延續給我們的下一代。就如「除夕不滅三火,來年禍少福多」這句俗語,就包含了老祖宗的美好寓意,希望子孫後代在新的一年裡,都能夠平安健...

  5. 2019年11月1日 · 心是人身上的燈,心若昏暗,世界就昏暗;心若光明,世界就光明。 點亮你心中的那盞燈,讓它照亮你生命的旅途,給你帶來溫暖和快樂。 【1】點亮心燈,人生光明 有人曾說:人生道路是坎坷的,會遇到很多黑暗。要戰勝黑暗,就必須喚醒內心的光明。

  6. 2021年2月26日 · 燈火輝煌 1000年前的元宵節有多熱鬧?. (組圖) 燈籠 | 湯圓 | 唐朝 | 宋朝 | 民俗與傳說 |元春 | 看中國网. 燈火輝煌 1000年前的元宵節有多熱鬧?. (組圖) 元宵節的歷史久遠,培育出燈籠、燈謎、詩詞、元宵、 湯圓 那麼多至今閃耀在時間的節點上的文化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