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9月8日 · 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今8日在無綫節目講清講楚中談及逃犯條例修訂引發的政治風波對於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宣布包括正式撤回逃犯條例修例草案等四大行動」,曾鈺成指過去兩日已說明不足夠令社會衝突停止但據參與政府決策的人士透露政府也沒有想過提出四大行動可以停止衝突現在由行政長官先行出一步之後會與司局長多落區,「這點最重要。 對於警隊是否有使用過份武力時,曾在節目完畢後接受記者提問時稱,覺得警隊克制、專業,又說法國黃背心運動死超過10人,香港有一位女士傷了眼,便人人遮右眼。 林鄭月娥8月出席文化活動時遭示威者包圍,曾鈺成透露不少人提出特首應多落區直接和市民對話,「坐喺度比人鬧都應該啦。 」 (資料圖片) 林鄭落區料「做沙包」

  2. 2019年9月9日 · 逃犯條例風波由6月起爆發連場示威除了條例本身之外累積的各項民怨亦藉機一次過爆發面對社會各項訴求政府目前只是答應了撤回逃犯條例修訂一項另計劃設立對話平台冀找出社會深層次矛盾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分析事件起因他說問題不是在於教育而是有兩大源頭讓民怨積累曾鈺成接受台灣中央社專訪時表示反修訂示威在短時間內爆發不禁讓人思考香港年輕人為甚麼對一國兩制這麼不滿這麼沒信心。 他指出,香港年輕人不滿有兩大源頭,就是普選無望以及社會不公。 831決定後再無政改 年輕人認為普選無望. 《基本法》規定香港將逐步落實特首及立法會議員雙普選,港府在回歸後數度推出政改方案,都未能推動落實。 最近一次政改討論,人大指出了「831決定」,引發2014年佔領中環運動。

  3. 2019年9月16日 · 政情. 【逃犯條例曾鈺成撰文指 香港需要全面大規模改革. 撰文:鄭寶生. 出版: 2019-09-16 15:33 更新:2019-09-16 15:33. 逃犯條例風波引爆香港深層次矛盾政府計劃從民生等方面入手處理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在報章撰文認為香港需要全面大規規的改革。 黃藍陣營均對社會各項制度失去信心. 曾鈺成在《AM730》撰文,題為《信心全面崩潰,亟須厲行改革》,表示當人們對制度產生懷疑,抗拒制度對個人的約束,社會秩序便會被破壞,以至盪然無存。 他表示,市民對政府、政黨、傳媒失去信心,很多市民對警隊、教育制度失去信心,不少市民對司法制度失去信心。 他指出,失去信心的人不單是「黃營」反對派,還包括本來應是親建制的「藍營」,也對現在制度的多個部門有極大的不信任。

  4. 2019年5月10日 · 我主場. 搶先表達. 圍繞修訂逃犯條例的爭議不息外界關注政府會否在最後關頭讓步曾公開支持港人港審方案的前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昨日接受香港01訪問時表示修例之爭至今陷入僵局政府騎虎難下會採納港人港審的機會已甚微但他提醒港府不少市民的確對修例心存恐懼促請港府為新例增設更多保障條款包括仿效內地為刑責追溯期加設時限,「這些只屬於技術性問題加上內地都做緊要做的話相信難度不大」。

  5. 2019年9月14日 · 港聞. 政情. 【逃犯條例曾鈺成中央香港缺乏互信 陷消極互動循環. 撰文:劉錦華. 出版: 2019-09-14 11:52 更新:2019-09-14 18:11. 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今日14日接受港台節目星期六問責訪問時表示香港主權移交廿二年來首十年中央政府及香港市民的互信精神明顯但之後香港發生啲事令中央加強管控」,中央官員並提出全面管治權等言詞即使中央沒有採取具體措施亦令港人擔心中央會否收回高度自治權港人繼而對此有所回應兩者造成消極互動的循環並形容他形容兩者缺乏互信。 曾鈺成認為,現時中央政府及香港市民缺乏互信,兩者之間的互動消極。 (資料圖片) 曾鈺成認為,香港政制問題及房屋問題都是有待解決的深層次問題,但解決兩者有難易之分。

  6. 2019年7月12日 · 特首林鄭月娥日前9日壽終正寢形容逃犯條例修訂引起熱議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形容林鄭的解釋是最徹底的講法」,壽終正寢的意思比撤回更徹底意指條例不會再回來希望社會能收到這個訊息不解為何反對者執著於 ...

  7. 2019年7月8日 · 曾鈺成指修訂逃犯條例爭議釀成大規模反政府行動可見政府與市民溝通欠奉外更反映市民心中積聚了對政府對建制的強烈不滿尤其從社會對反政府暴力行動的態度。 他坦言,香港市民歷來厭惡暴力,但是次反修例活動中,「一些帶着明顯政治訊息的反政府暴力行為,竟然獲得相當一部分市民的同情甚至支持」。 他表示,市民蘊藏廣泛而強烈的反政府情緒,令本港掀起一場龐大的政治風暴。 【逃犯條例】被促辭行會 湯家驊:多元文明社會何時變成這樣? 【逃犯條例】田北俊:反修例民意強大 未來選舉形勢或如03年翻版 【逃犯條例】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彭定康腦袋仍留在舊殖民時代 【逃犯條例】田北俊指葉劉、湯家驊應辭行會:喺外國炒咗好耐. 曾鈺成. 林鄭月娥. 逃犯條例. 搶先表達.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