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5日 · 李家超. 20 種語言. 香港繁體. 工具. 李家超, 大紫荊勳賢 , SBS , PDSM , PMSM , CPM (英語: John Lee Ka-chiu ;1957年12月7日 — [6] ), 香港 政治人物,現任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兼任 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 。 曾任 警務處副處長 、 保安局副局長 、 保安局局長 及 政務司司長 等 政府 職務,是 香港歷史 上首位 紀律部隊 出身的行政長官。 1977年,李家超加入 皇家香港警察 任職 見習督察 ,之後在警隊內一直晉升,至1997年7月晉升為 總警司 (首長級職級),曾主管 刑事情報科 情報搜集組、 西九龍總區 重案組 及情報組、 毒品調查科 以及 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 等多個部門。

  2. 李家超. 李家超, 大紫荊勳賢 , SBS , PDSM , PMSM , CPM (英語: John Lee Ka-chiu ;1957年12月7日 — [6] ), 香港 政治人物,現任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兼任 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 。. 曾任 警務處副處長 、 保安局副局長 、 保安局局長 及 政務司司長 等 政府 職 ...

  3. 2024年5月15日 · 大陆简体. 工具. 李家超, 大紫荆勋贤 , SBS , PDSM , PMSM , CPM (英语: John Lee Ka-chiu ;1957年12月7日 — [6] ), 香港 政治人物,现任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兼任 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 。 曾任 警务处副处长 、 保安局副局长 、 保安局局长 及 政务司司长 等 政府 职务,是 香港历史 上首位 纪律部队 出身的行政长官。 1977年,李家超加入 皇家香港警察 任职 见习督察 ,之后在警队内一直晋升,至1997年7月晋升为 总警司 (首长级职级),曾主管 刑事情报科 情报搜集组、 西九龙总区 重案组 及情报组、 毒品调查科 以及 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 等多个部门。 2010年3月,李家超获委任为 警务处副处长 (管理)。

  4. 其他人也問了

    • 背景
    • 選舉辦法
    • 事件
    • 各政黨立場
    • 提名期
    • 候選人
    • 選後
    • 爭議
    • 評論
    • 行政長官選舉答問會

    2022年2月,香港的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惡化,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對此向香港政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盡快穩控香港疫情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任務,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根據習近平的指示,於同月18日召開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宣佈引用《緊急情況規例條例》訂立附屬法例第241M章《緊急情況(選舉日期)(第六任行政長官)規例》,押後原定於2022年3月27日舉行的行政長官選舉至5月8日舉行。林鄭月娥於4月4日宣佈不尋求連任,並結束過去42年的政治生涯,她表示不會連任的意願早於去年向中央表達,亦獲得理解,至此香港連續第二次有時任行政長官不尋求連任,亦意味着香港自主權移交25年來(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香港的五十年不變承諾的一半時間)皆沒有一位行政長官能完整做滿兩屆十年任期。

    提名期由2022年4月3日開始,至4月16日結束,由於4月15及16日為公眾假期,提交提名表格的限期為4月14日。根據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行政長官候選人須獲得不少於188名選舉委員會委員的提名,而且在5個界別中每個界別取得不少於15個委員的提名,之後須經過香港特別行政區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審查參選資格,包括是否符合擁護《香港基本法》和效忠特區的要求。候選人必須最少獲得選舉委員會751票才能當選。 2022年5月4日,廉政公署表示,在進行網上巡查時,尚未發現有人煽惑他人不投票或投白票。

    冼國林率先宣佈參選

    電影製作人、時事評論員冼國林於2022年1月19日宣佈參選,成為首位公佈參加是屆選舉的參選人。在宣佈競選的影片中,冼國林表明自己會盡力配合中央施政,旨在提升市民的生活水平,照顧各階層的利益。惟因該影片配上簡體中文而非香港本土民間及官方採用的繁體中文,他受到包括支持香港本土運動、使用繁體中文作為日常書寫文字的大多數民眾詬病。2月上旬,他出席外國記者會午餐會時,主動回應外界對其參選的質疑——他形容自己已是有名氣的KOL,已有足夠財富生活。因1月到2月期間並無其他競爭者表態參選,冼國林當時坦率地形容自己等候他人報名參選到快要睡着了的地步。

    政府豁免候選人防疫聚集限制

    2022年4月2日,政府為「行政長官候選人」的群組及多戶聚集作出豁免,包括在4月3日起至4月23日為已公開宣佈參選人士批准與選委會委員舉行選舉相關聚集。而4月23日至5月8日容許候選人舉行與公眾之間的選舉相關聚集,但只限室內聚集。政府認為有關安排符合社會整體利益和有必要性。

    中聯辦與部分選委會面

    2022年4月6日,全國政協常委唐英年、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黃玉山等多名選委進入香港中聯辦。在會後他們表示時任政務司司長李家超是中央唯一支持的人選參與行政長官選舉。而中聯辦亦對下任特首提出四大條件,包括「堅定愛國愛港立場、有應變能力應付外部勢力干預、廣泛爭取市民支持,及人品正直不易被人攻擊」。

    建制派

    1. 民建聯:主席李慧琼表示,其黨友基本上都有將提名交予李家超,包括副主席陳學鋒。陳學鋒則說,相當認同李家超提出的「以結果為目標」施政理念。 2. 新民黨:5位新民黨立法會議員將提名表格交給李家超,表示相信他能帶領特區政府,破解香港各類深層次問題,並且在「一國兩制」框架下, 堅定維護國家安全及發展利益。

    中間派

    1. 新思維:社福界選委狄志遠認為,行政長官選舉似乎只有一名候選人並不理想。同時指出李家超過去負責國安或紀律部隊方面工作的表現上硬橋硬馬和硬朗。但其後狄志遠表示會投票支持李家超。

    民主派

    1. 民主黨:該黨指李家超首要工作應是與民間建立互信,又批評李家超政綱大多老調重彈。 1.1. 民主黨主席羅健熙更形容政綱「得個名比較新」,不少政策建議都是上屆政府已提出,如解決跨代貧窮計劃、公屋提前上樓計劃等與現行政策沒大分別。 1.2. 民主黨醫療政策發言人袁海文指該政綱與現屆政府並無分別,更指現時各區的地區康健中心沒有駐場的家庭醫生,沒有醫生能為求助居民作出診斷和轉介,重覆求診浪費時間和醫療資源。他又稱李家超的政綱空泛,篇幅和內容都比5年前的特首參選人少,當中亦似乎離不開林鄭月娥2021年施政報告的方向,建議中共盡快找「孔明」為李家超輔政。 1.3. 民主黨民政事務發言人朱子洛認為,區議員本來就在地區擔當支援角色,李家超刻意忽略區議會職能,建立由建制主導的「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義工網絡,只會令地區勢力失衡,亦截斷了區情上達的通道,部份市民聲音被掩埋,對社會發展帶來非常負面影響。他亦指,目前互委會及法團亦正在發揮聯繫社區的作用,不加以善用而另建新的網絡,事倍功半。

    是次選舉之提名期會由2022年4月3日開始,至2022年4月16日結束,由於4月15及16日為公眾假期,提交提名表格的限期為4月14日。每個有意參選的人最少需獲得188名選委的支持才可獲得參選資格,而且在5個界別中每個界別取得不少於15個委員的提名。

    宣佈參選

    以下人士曾公開宣佈參選,但最終均未獲得候選人資格。 1. 冼國林,電影製作人、時事評論員,曾任國藝集團董事會主席,2022年1月19日宣佈參選,競選口號為「忠誠坦蕩,仗義擔當,不患得失,赤誠報港」,2022年4月14日聲稱自己有足夠選委支持入閘,但因支持李家超而宣佈退選。 2. 胡世全,前民建聯成員、工商物業投資者,2022年2月15日及3月16日宣佈參選。他曾參加2010年立法會新界東補選,亦曾宣佈參加2012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及201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是次為他第三次宣佈參與香港行政長官選舉,最終並無取得任何一位選委提名。 3. 賴紅梅,報稱畢業於香港大學文學院,曾任職教師及保安員。她於葵涌一座工廠大廈舉辦記者會時公佈以「神愛世人,天耀中華。賜我良知,佑民康泰」為參選口號並向在場記者派發《中華經典名句》和揮舞龍泉寶劍,稱為香港斬妖除魔。其政綱包括強制新人婚前輔導、向市民每年派發一萬元「醫療券」、向市民每月派發二千元「消費券」、取消本地所有派位及公開考試及向每名學生每年派發五萬元「學費券」等,最終並無取得任何一位選委提名。 4. 傅昌權,報稱「自由傳道人」...

    2022年5月9日,候任特首李家超先後拜會行政、司法、立法首長,當中包括在政府換屆前完成政府架構重組工作。而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指立法會盡力確保新舊政府順利交接。同日下午,他拜訪4個中央駐港機構,包括中聯辦、駐港國家安全公署、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和解放軍駐港部隊。 香港有學校和社會團體更祝賀李家超當選,其中李家超小學時就讀的深水埗五邑工商總會學校,外牆掛上巨型直幡,寫上印有「熱烈祝賀校友李家超當選行政長官」。香港遊樂場協會在其facebook專頁發帖文,熱烈祝賀李家超高票當選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任行政長官。香港的士司機從業員總會會長、選舉委員會委員林曉輝在《星島日報》發表文章,形容有十多萬香港的士從業人員會員及其家人,全力支持新一屆行政長官。

    《信報》發現投票站設在灣仔會議展覽中心,法例沒有規定選委進入投票站時必須使用「安心出行」或已接種疫苗。只鼓勵選委、候選人以至其代理人,進入投票站前使用「安心出行」。不過在同一場地內的點票站及新聞中心,卻規定所有訪客包括傳媒、公眾人士和政府工作人員,必須遵守「疫苗通行證」安排,並使用「安心出行」。

    市民

    1. 《明報》訪問市民,指沒有留意選舉,對誰在任都不會特別關心,因為無期望。有市民更形容目前香港「已經是一個爛局」,認為每任特首上任時都說要解決社會問題,但最後「無一個做到」。

    香港特區政府、建制派和中國政府

    1. 中聯辦主任駱惠寧指李家超高票當選,是選委們的鄭重選擇,同時是市民意願的集中體現。他更指這場1,461人參與的選舉得到香港社會廣泛參與,可以讓世人展現香港特色民主發展道路。 2. 外交部駐港公署發言人對歐盟有關特首選舉的言論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要求歐盟政客立即停止插手香港事務。發言人形容選舉結果「眾望所歸、人心所向」,是「無端攻擊抹黑選舉制度,惡意詆毀『一國兩制』成功實踐」。 3. 中國駐歐盟使團發言人表示,歐盟罔顧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公然詆毀抹黑特區選舉,粗暴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及堅決反對。 4. 特區政府發言人強烈反對兩份聲明中作出無端批評和不實評論,認為他們公然干預純屬中國內政的香港事務,亦明顯違反了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指出任何有關完善選舉制度削弱香港管治中民主成分的指控皆是錯誤。

    學者

    1. 學者鍾劍華批評目前環境在中國中央政府支持李家超下,選委「西瓜靠大邊,自動送上提名,政綱根本不重要」。(對於前政務司長李家超在未有提出具體政綱下,已經取得約300張提名票) 2.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指李家超高票當選顯示建制陣營空前團結,有利新政府順利開局。而田飛龍指絕大部分選委肯定李家超競選綱領,經歷「修例風波」、新型肺炎疫情後,更認同社會要聚焦發展再出發,李家超可以「推動香港在『一國兩制』下半場編新篇章」。 3.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認為,李家超得到高得票率是預期之內,認為香港的選舉走向與內地沒有競爭和極少反對票的選舉一樣。 4. 在「完善選舉制度」的安排下,這次香港特首選舉和澳門的「一人模式」雷同。香港中國事務記者及評論人林和立認為「中國已表明不奉行西方式或美國的選舉制度,認為澳門的選舉模式省時省力,同時可以凝聚建制派支持一個北京認為稱職及滿意的候選人,不需要做場戲弄出另一個競爭者出來。」他指出,過往數屆選舉,第一屆有四個候選人,由董建華當選,而曾蔭權那一屆更有梁家傑作為民主派的代表,這都有西方式民主成份。 5. 台灣學者謝金河指出,雖然本次李家超當選...

    由七間電子傳媒(包括無線電視新聞部、香港電台新聞部、鳳凰衛視香港台、新城電台新聞部、now新聞台、有線新聞台及商業電台新聞部)主辦及直播的行政長官選舉電視辯論,於4月30日晚上8時半至9時半在無綫電視將軍澳電視城舉行,並由無綫電視負責製作,龍耳提供手語傳譯。

  5. 背景. 2022年4月3日是 第六屆香港行政長官選舉 提名期展開的第一天當天報章星島日報披露李家超將會參選 [3] 。 時任行政長官 林鄭月娥 則於4月4日宣佈不尋求連任令李家超參選的可能性大為提高 [4] 。 4月6日早上, 香港中聯辦 約見 選委 。 有選委在會見後向媒體表示,李家超將會是「中央唯一支持的候選人」,呼籲其他選委支持 [5] 。 同日下午三時,李家超遞交辭職信,即時開始休假 [6] 。 同日下午五時半,李家超於記者會宣佈若辭職獲批,會準備參加行政長官選舉 [7] 。 4月7日,李家超獲得 國務院 批准,被免去政務司司長職務 [8] 。 4月9日下午,李家超正式宣佈參選 [9] 。 政綱.

  6. 香港繁體. 工具. 李家超 是 香港特別行政區 前 政務司司長 ,在2022年4月6日正式宣佈辭任政務司司長一職,4月7日即獲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批准 [2] ,並在4月9日正式宣佈 參選 行政長官。 背景 [ 編輯] 2022年4月3日是 第六屆香港行政長官選舉 提名期展開的第一天,當天報章《 星島日報 》披露李家超將會參選 [3] 。 時任行政長官 林鄭月娥 則於4月4日宣佈不尋求連任,令李家超參選的可能性大為提高 [4] 。 4月6日早上, 香港中聯辦 約見 選委 。 有選委在會見後向媒體表示,李家超將會是「中央唯一支持的候選人」,呼籲其他選委支持 [5] 。 同日下午三時,李家超遞交辭職信,即時開始休假 [6] 。

  7. 2016年9月5日 · 2021年8月26日港府人事變動宣佈關係立法會主席 梁君彥先生報告後又表示資審會候選人主席兼政務司司長 李家超來信通知後選舉管理委員會等2名當然委員又認為熱血公民 香港立法會 鄭松泰議員被裁定不符合擁護香港基本法之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