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下面的列表列出所有東協成員國,同時列出東協十加三和東亞峰會成員國。 兩者均由東協舉辦,並在 東協首腦會議 後召開。 另外,表格亦列出參與 東協地區論壇 的國家,該組織的主要目標是促進 亞太地區 的對話和協商,並促進相互信任和預防外交 [2] 。

  3. 2024年5月18日 · 東南亞國家協會 (英語: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新加坡稱作 亞細安組織 ,中國大陸、香港、澳門、馬來西亞稱作 東南亞國家聯盟 ),簡稱 東南亞國東協 (英文縮寫 ASEAN ,新加坡簡稱 亞細安 ,中國大陸、香港、澳門、馬來西亞簡稱 東盟 ...

  4. 2015年5月25日 · 東協的創始會員國有 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它們在1967年共同發表「曼谷宣言」,正式成立東南亞國協;之後,汶萊、越南、緬甸、寮國、柬埔寨 等五國先後加入東協,使東協會員國達到十個;至於從印尼獨立出來的東帝汶在2006年7月 ...

  5. 東協相關新聞 東協發展簡介 東協及印太重要事件一覽 東協對話夥伴一覽 《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 東協會員國 東加一 東加三 東協加六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 台灣-東協經貿統計 東協國家新冠疫情快報

    • 簡介。 「東南亞國家協會」(以下簡稱「東協」)係由印尼、越南、寮國、汶萊、泰國、緬甸、菲律賓、柬埔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十國所組成之政府間國際組織,主張以對話方式推動區域內政治、經濟與社會合作。
    • 區域安全。 東協創建於越戰時期,其初旨在遏止共產勢力擴張,在冷戰兩極對立國際情勢下,以區域安全共同體方式維護區域內社會與政治穩定。1971年東協發表宣言,揭示東南亞係一和平、自由與中立區域,維持不結盟立場。
    • 東協憲章(ASEAN Charter)為進一步深化東協整合,2005年第11屆東協峰會決議。推動制定憲章。2007年第13屆東協峰會通過憲章草案,交由各成員國批准,2008年12月15日東協憲章正式生效,東協從此具有國際法人地位。
    • 區域內經濟整合使貿易持續增長。 2009年東協國家個人年均收入從209美元到50000美元,因經濟發展程度差異大,以致經濟整合不易,削減貿易障礙過程困難。
  6. 東南亞國家聯盟(英文: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縮寫:ASEAN,簡稱:東盟),於1967年8月8日在泰國曼谷成立,秘書處設在印度尼西亞首都 雅加達 。. 截至2023年,東盟有10個成員國: 文萊 、 柬埔寨 、 印度尼西亞 、 老撾 、 馬來西亞 、 菲律賓 、 新加坡 ...

  7. 東協10個對話夥伴是: 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歐盟印度日本紐西蘭俄羅斯韓國 美國東協主要機構有首腦會議、外長會議、常務委員會、經濟部長會議、其他部長會議、秘書處、專門委員會以及民間和半官方機構。 首腦會議是東協最高決策機構,自1995年召開首次會議以來每年舉行一次,已成為東協國家商討區域合作大計的最主要機制,主席由成員國輪流擔任。 20世紀90年代初,東協率先發起區域合作進程,逐步形成了以東協為中心的一系列區域合作機制。 1994年7月成立東協地區論壇,1999年9月成立東亞-拉美合作論壇。 此外,東協還與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歐盟、韓國、中國、俄羅斯和印度10個國家形成對話夥伴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