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6日 · 79. 特首林鄭月娥今日6日發表其任內第5份亦是本屆政府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全文共10章約3.4萬字新界北發展是報告重頭戲亦包括多項林鄭聚焦發展勾劃香港未來的藍圖既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也要解決房屋問題林鄭在報告之始提醒社會必須緊記好局面得來不易綜合發展規劃概念包括興建跨境鐵路土地拓展產業發展。 林鄭在總結其5年任期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時稱想說幾句感性的話,更愈說愈激動,哽咽感謝中央作後盾與家人默默支持,以「讓我們齊心同行、開創未來」作結。 特首林鄭月娥施政報告2021懶人包 . + 3. 林鄭月娥在立法會宣讀新一份《施政報告》。 (李澤彤攝) 林鄭月娥赴立法會宣讀施政報告。 (羅君豪攝) 第一章 前言:新局面 . 1.

  2. 2021年10月6日 · 特首林鄭月娥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提到現時政治氣候大不同將著力謀劃未來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報告十四五規劃及前海發展打頭陣首兩個勾劃出香港未來發展規劃的章節分別是新界北部都會區及配合國家發展措施整幅規劃重心一改以往重南輕北新界北成為焦點所在包括社經產業規劃以至建議設置副司長職位主責北部都會區發展都是配合國家藍圖及香港在大灣區內分工定位圍繞著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主調與深圳建設雙城三圈」。 + 13. 專章共42段落講述融入國家發展.

    • 黃柳權:管治者要「發展好特區」
    • 議員提問欠具體
    • 駱惠寧:慢進也是退 港府應加速前行
    • 中央定清晰方向 港府要劃出達標路徑

    首場宣講會在政府總部舉行,特首林鄭月娥及多名官員出席,港澳辦副主任黃柳權在會上表示,「十四五」規劃闡明國家發展及明確政府工作重點,是國家開啟全面經濟現代化的藍圖,而「在座官員」肩負管治好特區、發展好特區的重要職責,在推動香港經濟發展、滿足市民期待方面亦有重大職責。他提到,「十四五」規劃不僅包括政策、產業、市場對接,亦包括「理念對接、思路對接」,相信在林鄭月娥帶領下,特區政府能帶領各界繼續發揮「一國兩制」優勢,推動香港更好發展。 所謂「思維、理念對接」,是要求特區領導要有長遠規劃的目光,要以人民的美好生活為目標,令市民有「獲得感」、「幸福感」,亦需要有效落實執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這八個字,近一兩年說了很多,但何時做、如何做,政府似仍是摸索當中。

    作為「治港者」,立法會議員亦要切實提高對國家政策的認識。從立法會宣講會中,工聯會議員郭偉强有份提問,「我們要如何抓緊機遇?」、「香港可發揮甚麼作用?」、「香港青年要加強什麼本領以把握機遇?」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周誠君卻回道:「我就沒有太掌握你的問題......你能不能稍微具體一點?」 其實,這些是香港在國家發展定位的「ABC」,香港如何抓緊大灣區、「一帶一路」等機遇,已經講了多年,如果立法會議員的提問僅此而已,又如何令普羅市民有更多認識?

    黃柳權講話重提夏寶龍對管治者的五個要求,都是要求港府官員積極具體落實工作,不能再拖,這樣才能跟得上「十四五」規劃發展的步伐。正如駱惠寧所說:「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唯有做好今天,才能贏得明天。」港府要從今天起做到,不能「無限規劃」、碎步前行,而是要大刀闊斧去做,讓人看到社會、經濟有重大推進。 在宣講會上,發改委發展戰略和規劃司副司長胡朝暉表示,中央支持香港做強「內功」,鞏固提升自身優勢,做強、做優、做大,包括提升香港的國際金融、航空、貿易中心地位。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周誠君亦表示,香港有足夠條件和基礎成為全球人民幣資產管理中心,形容這是「十四五規劃」給香港的金融定位。

    「十四五」規劃明確了香港發展新定位,港府需提出具體政策、制定路徑,積極朝目前進發,各界正注視林鄭月娥10月出爐的《施政報告》。林鄭月娥早前表示,《施政報告》將會主力勾劃香港未來,特別是「十四五規劃」和大灣區等,最重要的項目是土地開發和基建。她說有心理準備這份《施政報告》會被批評為「假大空、紙上談兵」。 林鄭雖然希望做好期望管理,但不等於可停留於「有規劃、無落實」,今次《施政報告》要讓社會看到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政策路線圖,以避再次失去大好發展機會。

  3. 2018年7月1日 · 搶先表達.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上任一年她與傳媒高層聚會時提到十月公布新一份施政報告時公布增加土地供應方案勾勒未來土地發展藍圖並會要求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提早實現部份土地大辯論提出的方案她更提到香港未來要依靠填海造地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表示小組每月都會分析意見會盡量配合政府要求9 月份提交民意「大方向」,但不認為倘民意強烈反對部份選項,政府甚至特首仍會一意孤行推展。

  4. 2021年2月4日 · 林鄭的勵精圖治看似突然卻不在意料之外其背後原因非但涉及政治博弈更會影響香港未來五年的政局。 + 6. 五立法建議三涉民生 為建制「搶票」? 林鄭在會上主動提出的五項立法建議牽涉區議會醫療住屋消防安全及個人私隱等多個範疇包括確立公職人員宣誓制度立法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立法制定劏房租務機制加強舊式樓宇消防安全與賦權消務處進行消防改善工程以及立法打擊虛假訊息侵犯個人私隱等起底行為。 其中三項屬建議多與民生相關。 若仔細留意林鄭的發言,其用詞相當肯定且進取,在言語間表露出相當大的「決心」,尤其就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以緩減公營醫療系統醫生長期人手不足情況的建議,她主動表示「計劃不算大膽」、「可以更加大步」、「畀我哋做事」等等。

  5. 2021年7月11日 · 林鄭新施政報告勾劃港未來如剛上任 已預料被指假大空爭連任. 特首林鄭月娥迎來最後一年任期她今早11日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過去4年施政成效不算差自己有盤點工作任內施政報告提出900多項工作只有幾項走數」。. 林鄭今年10月 ...

  6. 2021年12月8日 · 未來香港藍圖包括新界北部都會區及明日大嶼兩大旗艦規劃外界擔心建築業及人手難以負荷特首林鄭月娥接受傳媒專訪承認要按計劃推動兩大工程及其他基建項目輸入外勞是社會不可迴避的議題:「如果大家是希望看到早日可以落實這麼多基建項目早日可以建更多房屋那這是需要大家討論她透露以創科為產業軸心的北都會未來會採用新的賣地政策部分土地拍賣會加入條款指明產業用謙途,「例如一定要做生命科學的產業一定要做製造業要智能的一定要與我們在做科研有關的產業。 」她期望,新政策可吸引高端製造業來港發展。 林鄭月娥重申,北都會現時已有6、7個項目上馬,並獲立法會批出款項,鐵路項目北環綫亦已立項,所以並不似明日大嶼可由填海到基建,完整地估算規劃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