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11月12日 · 從2008到2014,歐元區經濟年均增長只有0,1%。 通貨緊縮這個魔影越來越清晰。 他得出結論說:歐元區在日本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德卡銀行首席經濟師卡特爾指出,歐洲貨幣聯盟正處於一個失落的十年 圖片來源: DekaBank. 卡特爾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說:「引發危機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比如部分國家的超高債務。...

    • 疲弱的復甦力道…
    • 且通膨水準極低...
    • 貨幣政策有機會進一步鬆綁
    • 正向發展

    隨著財政整頓政策的壓力緩和,以及貨幣政策可望進一步鬆綁,我們預期2014年歐元區將維持漸進的經濟復甦走勢。然而,部份經濟挑戰仍揮之不去,且經濟成長力道疲弱,雖然可望優於2013年的-0.4%成長率,但頂多也只有1%的水準,遠遠低於我們對美國(3.1%)或英國(2.9%)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值。 此外,歐元區經濟復甦力道仍將參差不齊。德國經濟可望顯著加速成長,西班牙先前採取的改革措施也開始展現成效。相反地,法國與義大利無論是結構性改革或調整薪資成本,成效皆不如人意,因此2014年經濟表現將持續面臨挑戰。如此分歧的經濟表現,將再次突顯歐洲央行推出的「一體適用貨幣政策」,仍面臨諸多限制。

    歐元區經濟雖然開始復甦,但仍難以解決龐大的產出缺口、歐元匯率走強,以及許多國家持續推動內部貶值(設法調降國內薪資水準)等問題,因此通膨可望維持在極低水準。我們預期2014年歐元區整體通膨平均值只有1%左右,且上半年通膨水準可能還會更低一些。我們認為歐元區不會陷入通貨緊縮,但目前無論是物價、信貸或是貨幣供給仍無明顯成長跡象,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內,市場將擔心歐元區是否會出現「日本化」的現象,特別是歐元區週邊國家(圖一)。

    在此環境下,我們預期歐洲央行可望將在明年中旬,將再融資利率調降至0.1%,同時不排除採取更積極的政策措施,將存款利率調降至0%以下,或是積極膨脹資產負債表,有別於近幾個月以來歐洲央行資產負債表的快速萎縮(圖二)。然而我們認為,唯有歐元區真的出現全面性通縮風險,或歐元進一步顯著升值,歐洲央行才會採取更加積極的作為。目前,無論是通貨緊縮或是歐元大幅升值,我們認為發生的機會都不高。

    當然,歐元區不會只有面臨下檔風險。我們認為2014年歐元區仍有機會出現兩項主要的正向發展。 首先,歐元區仍處高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環境,經濟成長表現可能比預期的更快、更強勁,一如去年英國經濟成長率遠遠高於預期水準。近期內,經濟表現優於預期的機會,大概僅侷限於德國等歐元區核心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的貨幣傳導機制運作如常。然而,漸漸地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受惠於高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特別是倘若今年的銀行壓力測試讓銀行體系更加站穩腳步。

  2. 歐盟經濟是歐盟(EU)成員國的聯合經濟。 按名義價值計算,它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按購買力平價 (PPP) 計算,它是僅次於中國和美國的第三大經濟體。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 天前 · 歐洲經濟及移民問題,是歷史過去帝國及殖民主義所遺留,從16世紀及17世紀開始,歐洲大國如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及法國等在海外建立大量殖民地,掠奪大量白銀、黃金及天然資源,建立了本土的商貿及工業繁榮、優良基建及富裕社會。

  5. 2024年4月26日 · 札沃洛克說,歐洲經濟成長與美國相比確實遜色,一如1990年代中期的情況,當時德國和義大利國內生產毛額(GDP)在央行貨幣政策「轉向」後仍呈現零成長。 其他類似處包括:科技創新、勞動市場相對緊繃、美國通膨水準與現在類似且經濟數據大致強健。 大致而言,1990年代中期就業和通膨數據一直比預期強,意味Fed降息時點必須往後延,降息步調也比投資人起初預期來得遲緩。...

  6. 2013年12月30日 · 2014年1月起美聯儲開始退出QE政策,歐洲經濟未來面臨的最大風險將是大規模的美元回流。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王亞梅教授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指出,“歐洲經濟回暖主要原因在於歐盟委員會、歐洲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救助計劃的實施以及經濟結構改革的推進;同時受低利率政策和較低通脹水平的影響, 歐元 貶值且購買力增強, 歐元 區的出口回升,並且其內部消費也增長明顯。 不過也有專家指出,雖然2013年 歐元 區經濟環境有所好轉,但仍面臨諸多風險。

  7. 20142015年世界經濟形勢回顧與展望. 2014年的全球經濟復蘇基本得以鞏固,勞動力市場持續改善,物價穩中有降,公共債務水平總體穩定。. 與此同時,各經濟體經濟增速分化加劇,國際貿易與對外直接投資仍處於低速增長通道,缺乏增長動力。. 國際貨幣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