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26日 · 12:05.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 林若寧. Cheers雜誌. 發布時間:2021-10-26. 瀏覽數:10930. 你對「成功」的意義是什麼? 現在的工作,讓你更靠近「成功」嗎? 工作占據大多數人一天中超過三分之一的時間,選擇工作,就是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向世界宣告「我是誰」。 如果你正站在猶豫是否轉換跑道的關口或者心中想著離職卻遲遲說不出口這是警訊也是轉機代表是時候為自己的人生創造改變。 釐清自我價值,不再「被工作選擇」 心理學研究證明,如果因為外界回饋,比如上司指責、父母否定、升遷不順等,個人就認定自己「再努力也無力改變」,這類消極的心態會壓抑潛能,甚至蒙蔽視野,導致自己看不到其他機會與可能性。 這樣的惡性循環,在心理學上稱之為「習得性無助」。

  2. 2020年10月28日 · 1.不定期契約勞工終止契約,依下列規定辦理: 繼續工作三個月以上一年未滿者,於十日前預告之。 繼續工作一年以上三年未滿者,於二十日前預告之。 繼續工作三年以上者,於三十日前預告之。 2.特定性定期契約期限逾三年者,於屆滿三年後,勞工得終止契約。 但應於三十日前預告之。 而未滿三個月不需要提前預告雇主明白自己其實可以直接向雇主提離職也不需要多待時自己心裡就有個底周一上班時我就提離職了工作不滿兩個月屆火速離職那時的自己還很害怕讓別人知道自己第一份工作這麼快就離職是不是很草莓很沒用? 而且我這樣怎麼找下一份工作? 我找得到工作嗎?

    • 離職單請先與主管面談後再送出。建議在填寫離職單前(各公司的流程不一)先 口頭與直屬主管提離職,一方面讓主管心裡有數,安排工作交接及招募事宜,一方面和主管透過面談,了解離職原因。
    • 挑對時間與主管提離職。不要在主管最忙碌的時候提離職,例如主管正在趕報告,或有一整天的會議,這時能夠回應的時間最少,如果因為忙碌沒仔細聽或是無法馬上回應時,可能會讓提離職的人有受傷或是負面感覺。
    • 面談過程中不需抱怨與情緒性的言語。擔任人資這些日子,收到的離職理由不外乎是照顧家庭、身體無法負荷等。離職理由不需創意,最好是 真實的。不用擔心主管會不放人,根據法令大家都有轉換工作的自由。
    • 離職面談請開門見山。談離職最不好的方式就是兜圈子,抱怨一堆,抱怨公司福利、抱怨同事卸責等等,最後主管不悅,同事反彈。其實真的不用,畢竟已經選擇離開,主管問原因時,只要 真實說明清楚在哪些地方與公司共識不同,或是針對個人的職涯發展回答即可。
  3. 2018年12月6日 · 想提離職卻沒勇氣別讓一個心魔耽誤你的終身.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我的幾個自媒體朋友最近都處在想辭職而又不敢辭的糾結狀態中。 她們的薪資都不太高,公眾號都做得不錯,薪資收入還不及公眾號的一個零頭,卻還是要忍著繁重的工作量和老闆用「你在外面做自己的事業,簡直吃裡爬外」看自己的憤怒眼神中,每日早出晚歸。 理由就一個 ── 辭職沒有安全感。 但安全感到底是什麼? 前幾天我給兒子買了一副床邊護欄,最結實的、四面都圍上的那一種,我和老笨花了一個多小時才裝好。 進去後,我就不出來了,兒子還沒習慣,我倒是先習慣了。 四面一圍,即便作為一個成年人,我也覺得太有安全感了。 感覺就是歹徒衝進來,掰開那個護欄還需要點時間呢。

    • 離職第一步:確認提離職時機點「該在什麼時候提離職?」
    • 離職第三步:離職信撰寫原則、範例
    • 結語

    確定預告期

    根據勞基法規定,無論是「雇主要解雇勞工」或「勞工要辭職」時,都要事先告知離職預告期。 而預告期的長短會依照年資而有所差異,因此第一步建議先確定好自己的職級職等、在職年資,再依照勞基法推算自己的預告期長短: 1. 工作未滿 3 個月:0 天(不用預告) 2. 工作滿 3 個月未滿 1 年:10 天前預告 3. 工作滿 1 年但未滿 3 年:20 天前預告 4. 工作滿 3 年以上:30 天前預告 |想了解更多離職預告期相關規定?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 要提離職前還要預告 ? 白話解析勞基法離職預告期 !

    抓住好的提出時機

    在確認好預告期後,也要挑對與主管報告的時機點,要避免在主管忙碌時提離職,因為此時主管沒有足夠的時間好好回應你,可能容易產生帶有情緒性的對話,建議在主管工作告一段落時時提出,確認主管能靜下心來回應你。

    許多人會忽略提交離職信這個環節,但在離職面談完後建議大家提出一份離職信,一方面是保障自己的權益,一方面也能避免公司事後不承認口頭離職形式。 |如何寫一封體面的離職信?你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 離職信 5 步驟快速撰寫教學┃撰寫訣竅、精選辭呈範本

    決定提離職時,難免會徬徨不安,但只要妥善運用以上的 4 個原則,留意自己的溝通技巧,並負責任地做好交接工作,在最後留給直屬主管與同事好印象,讓他們成為你未來職場上的寶貴人脈,相信未來的職涯道路能走得更順利! 💡【離職全攻略】 離職前: ➤ 要提離職前還要預告 ? 白話解析勞基法離職預告期 ! 準備離職: ➤ 離職交接怎麼做?3 步驟讓你順利離職、留下好印象! ➤ 離職信 5 步驟快速撰寫教學┃撰寫訣竅、精選辭呈範本 離職後: ➤ 面試殺手題:離職原因怎麼說最體面?三個精選回答範例 ➤ 【常見面試問題集】7 大類提問完整回答範例,一次擊破所有面試關卡!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1年11月15日 · Five. 疫情無疑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工作模式後疫情時代世界各地有數百萬人正在考慮辭職如果你也面臨到底要不要提離職的情況不妨先從這些問題開始考慮每個人都可能在工作中感到無力現在有數百萬人在質疑他們的工作。 許多人的困境是:我該怎麼辦,即使我想改變,我還是堅持還是放棄? 在英國和愛爾蘭,Personio 的一項調查發現,38% 的受訪者計劃在未來 6-12 個月內離職。 美國勞工部報告說,僅在 4 月份就有 400 萬人辭職。 在美國甚至有人談論大辭職,這種現像也被稱為更替海嘯(變革的海嘯)。 目前尚不清楚這種現像是由廣泛的變革衝動推動的,還是大流行和從智能工作方法開始的日常工作中斷的心理後果之一。 事實上有。 然而,改變也存在風險。

  6. 2019年12月16日 · 對於離職猶豫不決的5大類型人: 「光想到就覺得好麻煩! 」:維持現狀的懶人型. 「除了這份工作我還能做什麼呢? 」:不敢跨出舒適圈的膽小型. 「換工作薪水能越換越高嗎? 」:只考慮薪水的金錢至上型. 「我真的可以做到嗎? 」:缺乏勇氣的自責型. 「雖然很想離職但不知道該怎麼做。 」:有想法沒做法的資訊不足型. 「光想到就覺得好麻煩! 」:維持現狀的懶人型. 這類型的人會維持現狀,是因為不想花時間、心力換工作。 用談戀愛來比喻,就像雖然想分手,但沒有新對象,又覺得要跟另一個人重新展開新戀情很麻煩一樣。 但其實這樣下去不只會傷害對方,自己也很痛苦,一天到晚都在抱怨,到最後甚至失去改變的動力。 怕麻煩的人,通常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懶得去想:「我擅長什麼? 」、「我想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