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4月2日 · 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一個既是民俗節日又是氣象節氣的」,也是少數與陽曆大致吻合的中國傳統節日而且清明節和春節端午中秋並稱為漢族四大傳統節日。 清明有哪些諺語? 清明晴魚上高坪,清明雨魚埤下死: 清明當日為晴天,則接下來會有豐沛的雨水,如果當日下雨則反而會發生旱災。 清明刮動墳上土,稀稀拉拉四十五:...

  3.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介紹的是节日。 关于节气,请见「 清明 」。 清明節 [2] [3] ,是漢族的 傳統節日 ,它是在 農曆 中第5 節氣 的第1天。 清明節的時間為 春分 (也稱 春分点 )後的第15天,即 4月4日 、 5日 或 6日 其中1天 [4] [5] [6] 。 節日活動 [ 编辑] 掃墓 [ 编辑] 主条目: 掃墓. 活動之一是祭祀祖先的墓地。 他們在那里烧纸祭祀他们已故的祖先。

  4. [7] 傳統 寒食節 、 上巳節 、清明節相距甚近,為了方便,往往連續假期,唐代時寒食與清明已並稱 [8] ,清明本無太多文化內涵,而寒食、上巳則傳統豐厚,三相結合,便成了一個重要的節日。 在古代,清明還不如 寒食節 (現在已與清明合併度過)重要。 寒食節主要節俗為掃墓、踏青、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已備好的熟食、冷食,故有此名。 掃墓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倣傚,由於日期接近, 宋代 之後,寒食 掃墓 之俗漸移到清明。 據說宋代朝廷規定,各地祭墳掃墓,以清明節為主。

  5. 春分後的節氣是清明其後的節氣依次是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立春和驚蟄。 圖一: 回歸年、朔望月和二十四節氣. 從地球觀測,太陽一年裡在恆星間或天球劃過的軌道稱為黃道,以 360 度黃經來量度。 二十四節氣正好把黃道分成二十四等份,即每個氣相差黃經 15 度。 春分時黃經為 0 度,清明時黃經為 15 度,如此類推 (表一)。 表一: 二十四節氣和太陽黃經度. 春分和秋分晝夜平分,夏至晝最長 (北半球,下同),冬至晝最短,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是古人最初確立的氣。 其後加入的是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 至於其他的節氣,便以該段季節常見的天氣現象或農業活動而命名,這些節氣某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中原地區的氣候。

    黃 經
    中 氣
    春分
    15°
    清明
    30°
    穀雨
    45°
    立夏
  6. 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稱八位是區分公轉運動對於地球影響的八個關鍵節點雨水驚蟄清明穀雨小滿芒種小暑大暑處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等十六個則反映了四季中更細微的氣候

  7. 2022年3月31日 · 清明節日期是幾號2024年清明節為4/4日可是其實每年清明節的日期會不一樣喔20202021年的清明節都在4/4日而2018201920222023年的清明節在4/5日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呢華人傳統節日大多以農曆計算但清明節卻是以節氣

  8. 基本介紹. 中文名 :二十四節氣. 外文名 :24 solar terms. 起源年代 : 上古時代. 曆法 :乾支歷(又稱節氣歷) 劃分依據 :地球在黃道上的位置變化. 反映 :地球的回歸運動,寒暑季節的變化. 起源 :北斗七星斗柄頂端的指向. 理論反映 :太陽周年 視運動. 節氣由來. 規律.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時代人們以北斗七星斗柄頂端的指向確定。 其也與地球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有關,每一個節氣分別相應於太陽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而制定的氣候規律。 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軌道古人命名為“黃道”,也稱“日道”,將黃道等比例分成24份,之間相隔15° ,就形成了24個節氣。 24個節氣其實就是24個時令點,每月2個。